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8-10 22:05 发表 写诗不可捏造、不可偏执、不可主观、不可归纳、不可概念 可以模仿但不是抄袭 可以探索但不是扯淡
原帖由 窃火者 于 2014-8-10 22:18 发表 一个人的从里到外的气质,往往离不开生活环境,也就是他所处的那个阶层,从语言(符号)之间散发出的气质,它是无关于人的外在,它更多的属于精神层面,但是,诗语言,我认为,引领它的是“悲剧意识”,是一种悲从 ...
原帖由 窃火者 于 2014-8-10 22:20 发表 如果,将这段话,放在文革前后,都是不成立的,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4-8-10 22:19 发表 金玲子是个很有味道的美女,传灯见过她一张民国味道的照片。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8-10 22:22 发表 那现在呢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8-10 22:21 发表 悲剧意识片面了一些
原帖由 窃火者 于 2014-8-10 22:22 发表 只读文字不看人,理性解读诗语言,应该是一位写诗的人应具备的品性之一,
原帖由 潇山 于 2014-8-10 22:26 发表 这样的理论看到的太多了 一群不懂诗的人 靠着圈捧 弄了点名声 就开始把诗歌妖魔化 好让你觉得深不可测 让你觉得高高在上 其实写诗就是那么一种情绪 或欣喜 或愤怒 或感动 或悲伤 有什么样 ...
原帖由 窃火者 于 2014-8-10 22:33 发表 诗歌还是要有理论研究的,一味的写诗,而没反省回顾的精神,对于诗歌发展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极大的伤害,中国,共和时代,不缺所谓的诗人,缺的是优秀的诗评家,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4-8-10 22:32 发表 呵呵,我是只看了人没看文字。而且人给我的印象挺深。就在这里八卦了一下。 问火火好!
原帖由 窃火者 于 2014-8-10 22:34 发表 哈,哈,哈,丫头好,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4-8-10 22:35 发表 有时于我来讲,写诗的确是一种情绪。。但写诗不能完全就是情绪。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6 1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