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古筝

古筝诗集《虚构的房子》正式出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筝 于 2007-3-15 12:06 发表


问好穷书生哥,我弹诗的评论文章,还有别人给我写的评论,一篇都没有收录进去,这是一本单纯的诗集,全书共180页,包括扉页,洪烛的序文,目录,和83首诗歌。
http://www.yxqh.net/bbs/UploadFile/2007-3/20 ...

很想买书,可惜最近没时间.到来年再说吧!我很想买你的古筝弹琴,那里的文章能更给我许多震撼和灵魂上的鼓励!我是个诗歌爱好者,但我不很善诗,所以我得好好学习,以求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古筝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可以拒绝
   
             ──浅读古筝诗集《虚构的房子》有感
   
                                文/宋开
   
    手捧古筝诗集《虚构的房子》,内心深有感慨,一是叹服她在时下经济物欲叠加的环境里竟能保持如此一份清纯之心实是难得,二是深为当下诗歌之困境而忧虑亦或烦躁,和古筝简单的交流过此书的出版过程,依稀得知其成书之不易。于是我只想在此浅谈几句,以慰同是爱诗之心怀,也是对古筝之相信赖的一个坦诚交流。
   
    了解一位诗人都要有一个过程,首先最难得的是了解她的心中的诗歌的位置以及钟爱程度。其实当我刚一抚摸到它,心就已经被震撼了,其制作排版之精美,使得诗歌至少在外部披上了圣洁之衣。我和古筝的相识缘自诗歌报网站,那时我刚刚走上网络加强自身诗歌的学习,也便得到了她的一些心得之语。其实看她的诗歌诗路,也只比我早上四年,她是1986年开始创作,我是1990年开始接触和发表诗歌,看到她的成绩我只能是自叹我的懒惰。有朋友曾笑说我起步较高,第一首诗歌就是在市级报刊发表,可是看看现在我却依然是诗无成事业无举。但我始终不消极,我只是认为生命里有诗是很快乐的。象古筝,我想此时她的心境亦是喜悦和幸福的,因为她从诗歌里得到了生活的精神快慰。
   
    打开《虚构的房子》,首先读到的是诗人洪烛对她的诗集的序言,从这里我又进一步的认识了古筝,洪烛的话我深有同感,“古筝的诗之所以容易唤起我的感动,在于她是把诗看得很神圣的前提下写出来的,首先已感动了她自己,因而绝少‘废品’”,洪烛对古筝的认识是深刻的,读她的诗歌我们就会为她的缪斯所感染感动,的确如一把古琴发出神来之音。《虚构的房子》,这是怎样的一座房子呢?
   
    “我的房子从一片废墟上升起。月光倾泻/建造房子的那个男人,张开手臂,许多窗/把你镶嵌进去”这里诗人交代了她的房子的来历,而这正是她的精神在生活的沧海风雨中磨洗后的圣洁意识,其澄澈鲜明柔媚清雅,抛开了一切世俗的羁绊,她需要这样的一座房子,她精神王国的心相如此温情,似乎让我看到她内心的那片水色和波澜,她的月光的跳跃。情感的浮动然却是带着无限深情的注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这样的月色下的眼睛,有丧失有疼痛有坚定的向往也有脉脉留恋,“星星流淌出来。它们在黑暗中/浮起无数诱惑,波光晃动/你好奇的看过去”这里的“星星“是个什么样的指代呢?是生活之外或者身体之内的欲望吗?一时的全跑了出来,它在那里炫耀着光彩,“星星”显然不是纯粹的客体物象。应该从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开拓的心灵的处女地”(舒婷:《遗产》),这也许是古筝整体诗歌的一个艺术特征,它由直觉情绪理性还有潜意识等聚合,其诗里的抒情形象鲜明内涵性很强烈,扩张心灵深刻表现灵魂的情思意绪。我们从这首诗歌的营造抒发里看到了古筝生命的情感体验,里尔克说“在一个深刻的灵魂里痛苦总不失为美”,现实的纷杂吵扰,让我们无法摆脱精神的欲望,一些缺憾的存在总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心理。诗人面对这样的一个精神环境她又选择了什么样的归依呢?“那个男人,微妙的注视你/掌心上捧着这间屋”是真实的存在这个“男人”吗?还是就是诗人的精神途径之依托?是生活的理想,对一种无限憧憬的心灵现实的信仰吗?我们无从得知这一心理意识的神秘。
   
    但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她体内奔突的情感圣洁之力量,它是否也代表诗人精神的途径,她悲伤却不失悲壮的探询?“你不可以拒绝/你不可以接受”,是诗人一时的迷路还是她对一种精神的独来幻境?但不管这最终的答案是什么,有一点我们是相信的,那就是诗人的本质心灵征服了读者,一个有着自己审美意识的境界让我们感知到生命的真实和真实的力量,古筝以她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我们带来了对我们情感的掠夺,使我们愿意走进她的诗的世界,走进她的智慧光芒。
   
    “消失的人和事,总在特别孤独的
    夜晚,从新的窗户闯进来
    带走我。时间有意无意
    抹去大部分痕迹
    我所能够记住的名字和面孔
    依然存活在我的文字中”
          ───古筝《朋友》
   
    是的时间的痕迹正在一点点的从我们身边磨蚀掉,然而一切的爱与恨都会留在我们的文字里交与后世。我并没有仔细的品味完这本诗集的每一首诗,但大体的翻阅却使我看到,她的诗语言柔美,情感真实流动,在意蕴感喟的语境里给我们以深刻领悟生命之颤动和反省。她的诗不造作不求奇,情感世界朴实却丰采具体,恰似一池秋水,让我们愿意看她心灵的若隐若现的波澜。陆机的《文赋》里有句话“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诗人的诗歌要送给读者的未必都是清晰的为美,但其总有心灵的模糊性让我们愿意一次次的去玩味品读。看到古筝的这样一本心智果实,其诗的曼妙之化境,蕴涵着人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我深为其空间的感召力所吸引所亲近。如洪烛所说,古筝就是古筝,古筝的诗就是古筝的诗,她不是别人的,她就是她自己。我深为与她相识感到荣幸。
   
    古筝,愿你永远保持这样一份澄澈温柔之心境,继续去抒写你灵魂的力量。“你不可以拒绝”!
         
    二○○七年三月十八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囚雪 于 2007-3-27 13:22 发表
祝贺古筝 !

谢谢,筝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筝 于 2007-3-19 13:19 发表

诗集收到了吗?

问好,还没有收到,.地址:孙树恒: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北街49号保险大厦1702房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恒心永在 于 2007-3-30 15:09 发表

问好,还没有收到,.地址:孙树恒: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北街49号保险大厦1702房间.

你上次给我的是这个地址:孙树恒,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北街49号,邮编010010,我很早就寄出了,你问问收发的人,如果再过几天还没有收到,我按照这个地址再给你寄一本,请加我的QQ101301887,有什么问题和我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愿你永远保持这样一份澄澈温柔之心境,继续去抒写你灵魂的力量。“你不可以拒绝”!
         
祝贺诗集出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建彬 于 2007-3-31 10:14 发表
古筝,愿你永远保持这样一份澄澈温柔之心境,继续去抒写你灵魂的力量。“你不可以拒绝”!
         
祝贺诗集出版,问好!

真诚的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祝贺,看美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情到深处人孤独
    
    ——解读古筝的诗集《虚构的房子》  文/石佛
    
    序:
    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生活在枷锁之中。所以人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人是孤独的,诗人是孤独的,创作诗时的情境特殊的孤独,安于寂寞,甘于孤独才能深入进去,才能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以诗意独特的思惟标新立异,也可以说孤标傲世。
    若有愤怒,倾于诗;若有忧患,寄予诗;若有爱,钟情于诗!
    诗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诗歌,诗是从口头文化开始的。诗记载了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我国从《诗经》的“风雅颂”到“楚辞”,从唐诗的鼎盛到宋词的婉约与豪放,直到今天的自由诗。
    诗是高雅的文化,诗意悠远,揭示生活内涵,指点人生迷津,抒发人的情绪,表现个人主张,忧患意识,爱与恨,可以说诗歌包罗万象。总之,一首好诗总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因而诗人是值得尊敬的。
    诗人能把感觉感知的现象,在理性的基础上融入真情,在他人无法表达的情况下,诗人通过诗的语言,进而通过语言载体很深刻很哲理地表现出来,就象一面旗帜,指引你前进。这种很重要的修养与才智,这种创作诗的能力不是人人与生俱来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永远以诗意的独特方式书写着她热爱的城市与生活。富有哲理情境的深刻思想,张扬民族之豪气,彰显爱国之情愫。
    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而孤是指诗人创作的与众不同的风格,独是独一无二的综合气质。
    
    一、南京古筝
    
    古筝:原籍无锡,现居南京。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1992年出版《南京五人诗选》。作品散见于《雨花》、《青春》《莫愁》、台湾《秋水诗刊》等,有作品收录在《南京新时期散文诗歌选》、《少女诗萃》等。
    南京古筝身材细长,人很清瘦,但气质高雅,微笑中流露着热情。那是一张诗人气息浓郁的脸,分明的楞角里透着智慧,双目透着精明神采。言谈举止,落落大方,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古筝是一位具有古典之美的才女。写诗不长时间就在金陵第一届诗歌节上获得了新秀奖,从而在南京诗坛崭露头角,成为南京市作协最小的会员。她善于在古典意境中营造她的诗歌气氛。她的诗歌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视角独特,富有个性语感。读之,如一洌清泉,给人以滋心润肺的感觉。人的情感有时需要一种背景的衬托,月光和星星都是很古典的具象,比如古老的城墙,比如一朵小花,比如虚构的房子,在诗人情感的世界里,酿成了美好的意象。通过力透纸背的语言传导出来。诗人围绕着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索,融入真实的情感,将隐秘在心灵深处的激情自然流露,每一个字经她的纤手点化,似乎轻而易举的得以渲染,诗歌内涵的传神跃然纸上,可见诗人的才智。
    我最早认识南京古筝,是她的诗从红袖网站上贴出来以后,之前对于她我并不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吸引我的眼球,发现她的诗作很独特,进而猜测诗人,想了解她,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对于诗也是钟有独钟,由于忙于长篇创作,几乎淡化了诗,然而,我一直在欣赏。尤其读到一首好诗,就像喝了一杯陈年老酒,给人一种他乡遇故交的感觉。
    年节以过,刚上班就接到了古筝赠我的诗集《虚构的房子》。诗集制作很精美,不同时期的照片也衬托了诗人的性格与气质。我曾在秦淮河与她会面时,就答应她,俟诗集出版后我会写篇评论。现在她的诗集摆在我的案前很长时间了,我反复读过,每一次读后都有不同的收获与感觉。既然答应了美丽的诗人就得写出评论。但是,我答应的有些草率,我发现这个诗人的诗评不是那么好写的。一是担心曲解了诗人,二是让我思想法无定法,三是我的评论能力有限。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不能久坐,可以站着看书,但不能站着打字。无论如何,也得写出我的感觉认识,因为读她的诗常常让我激动不已。
    诗集共分五个部分,收录了南京古筝不同年代所创作的部分诗作。第一部分是虚构的一组,列为篇首的是《虚构的房子》:“我的房子从一片废墟上升起\月光倾泻\建造房子的那个男人\张开双臂\许多窗\把你镶嵌进去\星星流溢出来\它们在黑暗中\浮起无数诱惑\波光晃动\你好奇地看过去\哪个男人\微妙地注视着你\掌心上捧着这间屋\你不可以拒绝\你不可以接受\远处的伐木声\昼夜响彻\风漫过窗台\传得很远\一只胳膊搭在肩上\你迟疑地低下头\那个人继续说\我还要在房子四周\种些花草\他说着\说着\他的絮叨就像花草不知不觉地布满四周\在冬天\冬青的叶子会一直延续绿色\当我们的孩子睁开眼睛就能够看到春天\那时候\再从山外搬运几车砖块来……\一夜之间\我可以拥有一座房子\一夜之间\还要为此改变习惯的生活\你抬头望望天空\天空多了星星\地上多了间屋\房子神秘地把你装进去。”
    我的感觉是,这首诗反映的是诗人的独立意识,也可以说是女权主义者的独立宣言。诗中的人物面对房子心理反应出复杂的心声,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与他(她)人的对话:男人说:你不可以拒绝。作者对她的朋友说:你不可以接受。诗的前半部分意象深幽、具象明显,但哲理很隐蔽,你得从诗中慢慢体会,反复品味。作者在此作中变换多个角色,后半部较明显地慨括了一种社会现象,有些人难以抵挡物欲的诱惑,进而就被装进房子。
    房子因为是人的需求和物欲从而升华一个高度来审视着:内容丰富多彩,思绪却千变万化。古筝的探索是聪明的、是智慧的,也是积极向上的。诗人能够把所爱所憎所思所想所忧通过诗的形式展示出来,我们在欣赏与阅读时,不仅仅感觉到诗人的风采;而且潜移默化地得到美的享受。
    诚然,你可以理解是一首爱情诗、哲理诗,甚至有一种清醒的感叹。惋惜着什么,那种庸常的生活,表面上很幸福。当一个没有爱情而为物欲活着的人,那么他的(她)幸福的全部意义又在哪里?
    南京古筝的诗体现着人文关怀、独立意识、忧患意识,甚至是女权主义倡导者。她的诗是贴近现实生活的,她的诗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空泛的长吁短叹。
    诗歌的内涵与语言句式的张力,反应的时事、人情、爱情、生活等,尽管形式各异,风格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诗来源于生活,诗的诗意来源于诗人对世界、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而不是来源词汇的堆积和简单的句式分行。
    我们仰目李白的浪漫,丰富的想象;我们同情杜甫的遭遇,但他的诗意在关注低层民间的疾苦,从中也会欣赏到美。事实上,美到处都有,只是诗人发现的独特,反应的及时,内核的深刻,思考的深奥。任何事物都蕴含着诗意,无论什么,诗意存在而且是存在普通的事物中,而不是在空泛的言之无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一道风景
    
    当爱情抚摸我的夜晚时,温暖而无声,发出粉红色的光芒。不管是《虚构的情人》,还是《失眠季节》。应该承认,不管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唯美主义是她一生的追求。句式的唯美、情感的唯美,哲理的唯美,甚至是残缺的美。当然,古筝的诗还蕴含一种冷艳的美,诗歌表达着诗人的自信、独立而任性的女性宣言,诗人在自信与任性中,蕴含着一种意境的延伸,幽雅的、清淡的、忧郁的、忧患的思想感情。《摇啊摇》:“渔舟唱晚\橘子红的江水\把晚霞渲染的五彩缤纷\一叶小舟\剪风荡漾\这吱呀的橹声,将整夜响彻\漫过船舱,漫过窗台\为星空催眠\佛祖说:千年修得同船渡\我摇啊摇,从前世摇到今生。”
    我想引用的诗太多了,我们还是听听诗人自己的心声吧。尤其她与诗人洪烛的对话更能体现诗人的心理历程和思想历程以及她对诗意理解的情感历程。
    据古筝讲,她曾在创作多年的诗歌之后,其中有一段时间,彻底中断了诗歌创作。但是,她并没有割断诗情。她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留连在经典作品之中,通过大量的阅读中外的诗歌,不仅开阔了视野,并让她对诗歌有了更深层的感悟和认知。谦逊地说,感觉到我那些早期的作品在技巧上确实太幼稚了,甚至可以用一览无遗来形容也不过分,后来我个人也觉得越写下去越艰难,潜意识中开始有放弃诗歌的意念。
    作为诗评者,我不认为她想放弃,而是面临困惑,开始了她的寻找,她的探索,当然,可以从经典中吸取营养,也可以说“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古筝:诗歌确实是需要在生活中沉淀后,然后厚积薄发,才能爆发出潜在的能量和熊熊的火焰。我在想像海子这样的诗人,他作为一个完全为心灵写纯粹的诗歌,对生活太理想化了,其他的都忽略不存在,那么外面的大环境的改变,必将会对他造成致命的打击。作为一个诗人,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诗人,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么谋生对于他来说也该和普通人同样重要的。你也该以生活为根基,融入生活的精彩和杂乱中,这种生活酸甜苦辣的感受才能让你的诗歌和生命更丰富多彩。
    那就是追求一种力量美,把生命中的领悟,融会贯通到字里行间。虽然也通过一些意象来达到传递,但它里面隐含了较深的内涵,它不单纯是表象的,肤浅的一种词语的堆积,一种那样的东西。因为这些和你后来的生活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你一些事物的理解和剖析,和一种感悟都渗透到你的作品中,它们不是刻意的,而是水到渠成,自然的流泻出来。就是说你到了一定的年龄后,你在各种经历的磨砺和挫折中成熟起来,同时带动你的作品成熟起来。而且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剩下来是很多时间你在思考和反省,确实是这样的。虽然时间的流逝,使你失去了青春,却在返回时收获了一个成熟的秋天,再像返老还童一样,你突然进入你诗歌的第二春。所以他的诗歌就变得厚重起来。不会像以前那样仅仅停留在诗歌的表面,完全追求唯美,一种直白的,情感单线条的东西,以前他确实是这样的。
    洪烛:实际上在某种程度后你又超越了你自己。当然,你超越了你自己诗歌的出路该在哪里寻求发展和创新?不过我是从来不跟风,随便外面各种流派闹的怎样纷纷扬扬,我最多只是一个怀有好奇心的看众。
    古筝:纵观一代又一代的诗人走过的道路,包括朦胧诗、新生代、口语、下半身等。现在回过头来看,从传统到先锋之间是一条真正的道路。以前那么多的诗人过去了,他们每个人留下了什么?大家都可以审视一下,什么东西最后才能留下来。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流传下来了,还包括北岛的《回答》,就是说必须要有经典之作,诗人和诗歌都需要沉淀。我觉得,现在是诗人他太浮躁了,他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中沉不下来。他想的就是怎样去炒作,快速成名,期望有一条成功的捷径。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他更多的时间和功夫是消耗在诗歌之外了,他也无法写出经典作品来。在心态上,就是说诗人的心态出问题了。他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影响,学那些演艺圈的明星大肆炒作自己,就是说现在的诗人也在干这样的事情,而且它考虑一个市场化的问题,诗人已经和纯洁不能划等号了。
    古筝:有不少人就认为我刚才谈到的那些才是诗歌的美,其实我觉得这就进入了一个审美的误区。其实,审视心灵或者重塑心灵也是一种美,它不是表面的,文字上的这种美。
    古筝:我觉得男性诗人和女性诗人,写作的角度也不一样。
    洪烛:因为男性诗人还是比较注重客观世界的,而女性诗人应该更注重内心世界的。古筝:女性诗人在感性上有着优势。
    进入新的世纪,当她辍笔近十年后,再次拿起笔,重新开始写作的时候,她的诗歌更多关注寻找人生价值,生命本身的力量和对死亡神秘的探索,作品也变得厚重而具有力度。
    这些年,她的阅读是必要的,也是充分武装自己必经的一段长长的思考。她并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厚积薄发。
    古筝的诗歌创作是脚踏实地的,创作出一首首令人惊慕的诗作。尤其近两年的作品,古筝在寻找着一种对自己的突破。也许正是她一种自觉写作的体现。开始将生命中的顿悟,融会贯通到字里行间。时光的流逝,使她失去了青春,却在返回时,让她的诗歌收获了一个成熟的秋天。
    在《宠爱》这首诗里,诗人描写了夜晚里的两个恋人,相拥在一起,仰望着星空,女子幸福地依偎着恋人,一句“你去摘那颗星”和“一夜之间/开遍洛阳”,便使一位任性而又痴情的女子跃然纸上。
    古筝有意识地从古典诗词中吸收营养,大量地和继承了传统诗歌的精华,她的诗淡远恬静、空灵隽秀,往往留下想象的空间,让阅读者遨游在她的诗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
    诗的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她的诗集,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从容冷静的思想光辉。
    诗人知道,永远的美景会带来永远的激情,只是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来的是精彩的诗篇。诗人运用比喻,暗喻,将荡漾自己心头的情思升华,信手让人引起情感的共鸣,甚至她对古城墙的追思,字里行间那淡淡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揉碎一段历史让你激情荡漾,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唱着她心底的歌。
    纵观诗集,诗人的心境,浸润着古典美,古典的意境,古典的情绪,古典的深化:这样的诗歌,读来总会有一种让人怜惜之感,心隐隐的痛着,急于探寻写诗的女子内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伤痛,却又让人望而止步。“像你,又不是你”这么的犹豫,又这么的果敢,这也许就是所谓的隐忍罢?于是,在这座虚构的房子里,你迷失了,我也迷失……但是建造这座房子的人始终清醒着。在她的诗中,她总会有意无意中用“我们”这个代名词,从而在你我不经意间,就被她所建造出的所有美丽、忧伤或是虚无、真实等等牵着思绪,一直的走下去。这座房子的钥匙找不到了,古筝在诗集中多次提起这把遗失的钥匙,还有那张隐藏的红唇,于无数个黑夜与秋天里来来往往,这部诗集便在你我整个失眠的季节中,生根并发芽。
    我之所以引用诗友的评论之语,因为他们太了解古筝了,南京的确是出诗人的地方。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无法克隆
    
    是的,古筝的诗是无法克隆的,因为她树立了自己的旗帜。《虚构的房子》是古筝近两年诗歌创作的一个总结,通过这本诗集,她将她的整个世界展现给了读者。
    在这部诗集的序言中,著名诗人烘烛曾说过:“古筝的诗之所以容易唤起我的感动,在于她是把诗看得很神圣的前提下写出来的,首先已感动了她自己。因而,绝少“废品”。她不仅坚持着诗歌,还坚持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这么些年过去了,她的诗歌既不是“知识分子”流派的,又不是“民间”风格的,更不是所谓“第三条道路”的,它还是她自己的。……人数越多的诗歌流派,越令我怀疑:其诗风要么是太容易模仿了,要么是太容易被模仿了,缺乏必要的难度。一个诗人,做到拒绝仿效别人,是容易的;做到令别人无法仿效,则太难了。”在读完这部诗集后,掩卷而思,古筝的诗歌风格之所以是独一无二的,让别人无法仿效,这与始终贯穿于她诗歌中的那种构建在知识与理性上的充分“自信”是分不开的。
    应该说,在她看似清淡的创作态度里,我感觉她推崇的是诗的神圣。她说:“一直以来我认为诗歌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如阳春白雪、如歌剧、如象牙塔尖。就算流落民间成为歌谣,也清丽、优雅,可歌可吟。”
    是的,我浏览过她的诗歌,今天终于写出了一篇诗评。我发现,面对她的诗我的话软弱无力,应该如果评估她诗作的位置?怎样评价更贴切?我说不好,怎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她的创作理念,如果误解甚至曲解了诗人的思想,那才是罪过。
    南京古筝的诗意的美学理念集中体现形式是独特的,也是无法复制的,更是以自身的修养与独特视角审慎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南京古筝的诗意美学理念集中体现形式:是在现代诗歌创作现象的美学演变与美学追求中,独出心裁和独辟溪径。她具有文学艺术的特质,不是单纯的记录历史抑或认知某项事件,而是哲理的深遂与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内涵。美的形式借助情感意象的延伸,把精彩的历史,悟性的思想,真实深刻又真诚的美,以自身的语调与语感能力,不动声色的表现出来。
    美不仅仅是文艺追求的目标和审美追求,而是人的需要和精神发展的基本需求,也包括社会需求、精神需求。因而她腑视诗坛的情意淡淡然,认识的独特,表现与实践真善美的诗句让你感知,让你回味,让你爱不释卷,这就是诗人提供给我们的空间美,美的本质便是真善美高级精神需求。美的使者应该是发现美、提供美、创作美,让人们享受到美。
    真是客观性的,善是现实性的,美具有自由性和超越性,当然还有主观性和无目的目的性,无理性的合理性,现实的补偿和形式上的征服和超越。不是顺着感觉走而媚俗,美感与快感,美感的综合性从形式到内涵,从价值到情感,从现实到意义。
    痛感的美,有震撼、震惊、警醒和刺激。复杂的美是很难的,难为难得难忘,内容丰富,结构庞大精巧,语言多变,文化底蕴深刻。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细致观察体验,从诗句诗意的细节上体现整体的美,理想的美。一如情爱画廊中新的风景,美丽的表现,精彩的表现,精确的表现。从而从她情感世界的表现形式与情感理性的基础上,拥有实践的动力,产生意象延伸的形象的美、激情的美、自然的美、思想的美、境界的美。情感是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然。拒绝盲目性,她在科学地研究人,研究人的群体性,用哲理的诗句研究人的本质。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人的身体;心理学研究人的情绪;社会学研究人的组织形式和行为模式;文学研究人的动因;动机和动力,本能和观念,诗人研究人的情感和思想。透彻地理解人、人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体验感动和感染别人。敏感和大度可能使诗人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古筝让我想到了很多,她严谨的创作态度,营造的诗意世界,在六朝古都,在江南水乡一如一股清澈的流水,静静地流着,唱着自己的歌,滋润着那片神秘的风景区,生长出永恒的芬芳。
    的确,南京是出诗人的地方。
    “古筝的诗之所以容易唤起我的感动,在于她是把诗看得很神圣的前提下写出来的,首先已感动了她自己。因而,绝少“废品”。她不仅坚持着诗歌,还坚持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这么些年过去,她的诗歌既不是“知识分子”流派的,又不是“民间”风格的,更不是所谓“第三条道路”的,它还是她自己的。她应该为之感到骄傲还是遗憾?相对于流派林立、争论激烈的诗坛,她更乐意保持一种“票友心态”。因为诗不属于热闹,而属于宁静。诗的意义,不在于共性,而在于个性。艺术可以划分群落或派别,而诗比艺术更高明之处,正在于:每个诗人都应该自成一派,有独立的审美体系。人数越多的诗歌流派,越令我怀疑:其诗风要么是太容易模仿了,要么是太容易被模仿了,缺乏必要的难度。一个诗人,做到拒绝仿效别人,是容易的;做到令别人无法仿效,则太难了。相比而言,我更关注诗坛上“孤独的人”或“多余的人”。譬如女诗人古筝。她是无法复制的,因而不可多得。”
    “她对诗的热爱以及独特见解,都令我刮目相看——古筝的诗使我想了很多,说了也不少。或许说得有点抽象,但你读一读古筝的诗集就全明白了。”
    
    尾声
    
    诚然,在文学创作与寻觅的苦海里,独自驾驭一叶扁舟。她是那样的怡然自得,南京美不美?南京很美。过去和现在,城市建筑与临水而居,尤其秦淮河。其实,给我的感觉,山水再美丽也没有人美丽。
    我想说:活着是美丽的。创作诗的诗人是美丽的。为了理想,幸福的为艺术也为人生!
    我相信:诗不会消亡。但诗的形式会变,这是时代与人们审美情趣的精神需要。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诗歌。
    我想说:古筝的诗作细腻而不媚俗,清新而恬淡,幽静而意远,读来一如他乡遇故交,
    轻描淡写的几笔,沟略出一个人,或一画面,都让人暇想不断。甚至简单的一两句便能引起深思,可见诗人的功力并非一般。
    道可道,非常道;诗可诗,非常诗!
    古筝的诗很独特,希望在创作大气度诗的方面,应该心胸更博大,气势更恢宏,给人以震憾。我想随着你创作的不断深入,不断总结经验,你的作品也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赢来越来越多的读者青睐。
    我真诚的期待着,并祝愿南京古筝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精品。让人们享受着诗意的芬芳,为人生更为艺术。
    
    2007年2-3月
    石松茂于芦阳苦梦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女诗人古筝女士赠送诗集支持<<大西北诗报>>颁奖活动


--------------------------------------------------------------------------------


古筝支持这个活动
2006年年度最佳诗人奖 (一名,奖励100元,经典诗集一部,哲学书一本)我赠送这个奖项诗集一本.____古筝诗人发的短信
经过心文花雨与著名女诗人古筝女士联系,古筝女士已经答应支持这个活动,特发短信回复,现予以转告!望你们及时与她接洽具体事宜.古筝诗人的QQ101301887

著名女诗人古筝女士赠送诗集支持该项活动 向诗人古筝致敬!深表谢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全书<<虚构的房子>>,不由为美女诗人古筝的灵气与清新的诗风而喝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土火火 于 2007-3-31 11:22 发表
再来祝贺,看美筝!

再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4-16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