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红山

[讨论]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意见是:后者的诗,是改写,不能拿来发表;如果发表,就有三分之二是抄袭。
这种做法不是借鉴,只能说是抄袭。抄袭可耻,为自己的抄袭而辩解,则可耻又可恶、可悲!
当然也有这个可能:当初是改写,后来忘记了,就以为是自己写的了,但承认是改写就行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写也不要嘛,没有谁愿意自己的诗不经自己的同意去改写然后就变成两人合作的了。
有个Q友就是这样对待我的,把我的东西改了几笔就算是与我合作的了,我不同意都不好使,真讨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第一不要背别人的诗,第二写诗时不要看别人的诗。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既是真情,又能一气呵成。
即使有一句两句相似,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我写东西,身旁只放一本字典。
而且不强写,只要写,就是写字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教授抄袭徐州作家诗歌?》追踪报道
2007-2-27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前往徐州社区参与讨论

十余网站媒体转发晨报报道


“抄袭”还是“借鉴”双方各抒己见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讯(记者 万俟轩)2月14日,晨报以《辽宁教授抄袭徐州作家诗歌?》为题,对辽宁某大学教授赵福君先生涉嫌抄袭徐州作家陈广德先生诗歌作品一事进行报道,社会上反响强烈。到25日为止,至少有10多家网站和媒体对该报道作出反应,赵福君本人还在网站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到目前为止,对《都市晨报》报道做出反应的网站有,读书杂谈·论坛、诗歌报·论坛、中国诗歌网、中国微型文学论坛、西祠胡同、信息资讯论坛、汉诗·诗坛新闻、新浪、榕树下、中国徐州网等。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抄袭论”。他们认为赵福君先生的做法构成了抄袭,因为整首诗的意思没变。他们的观点是:只有语句相同意思不一样才能称为“借鉴”。这些人还引用国家版权局的观点:著作权法所称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准确的说法应是,所谓抄袭,就是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发表。部分读者还说,现在抄袭现象非常普遍,希望能够引起法律界重视。一些读者还现身说法,举例自己许多文章被抄袭或剽窃的经过,并大声疾呼“不能让本来很纯洁的文坛变得污浊不堪”。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支持陈先生通过法律手段“讨回公道”。


  第二种意见是“借鉴论”。赵福君先生在网站上发表意见认为:点化、借用、仿效、暗合与抄袭有根本区别。他从古代诗人诗歌与现代诗人诗歌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引用了王世贞、顾嗣立、谢榛等人著作观点,从古代的苏子卿与子美、庾信与王勃、苏轼与陈与义以及近代一些诗人的作品说明点化、借用、仿效与暗合的渊源。他坚持:点化、借用、仿效,古往今来早已有之,不足为怪。

[ 本帖最后由 无伞之旅 于 2007-3-3 10: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赵教授的回应——

http://www.xici.net/b501012/d48911957.htm
福君 发表于:2007-2-18 13:48:53  第4楼
点化、借用、仿效、暗合与抄袭
   “当红老生”写文章说赵福君抄袭,是其不知诗歌向来就有点化、借用、暗合与仿效。
现请诸位看看有关材料的证明:
             一,古代诗人诗歌
(一)“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隋炀帝诗也。“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少游词也。语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王世贞《艺苑卮言》)
(二)秀水李竹懒(日华)曰“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所谓点铁成金也。”(顾嗣立《寒厅诗话》)
(三)苏子卿曰:“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子美曰:“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庾信曰:“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梁简文曰:“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韦苏州曰;“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三者虽有所祖,然青愈于蓝矣。(谢榛《四溟诗话》卷一)
(四)顾况喜白乐天送友人原上草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是李太白瀑布诗:“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意。(吴千干〈〈优古堂诗话〉〉)
     以上可见,在语言和“意”上,古代诗歌是可以如何了。
(五)苏轼〈〈虞美人〉〉:“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陈与义〈〈虞美人〉〉:“明朝有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陆娟〈〈送人还新安〉〉又把愁和恨变成“春色”:“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钱钟苏〈〈宋诗选注〉〉郑文宝诗注)
(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语本有所自。〈〈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此皆古人久已说过,而一入少陵手,便觉惊心动魄,似从古未经人道者。(赵翼〈〈瓯北诗话〉〉卷二)
(七)吴曾〈〈漫录〉〉谓乐天“回眸一笑百媚生”,盖祖李白〈〈清平词〉〉“一笑皆生白媚”之语。仆谓李白语又有所自,观江总“回身转佩百媚生,插花照镜千娇出”,意又出此。(王楙<<野客丛书>>卷十七)
..............从上可见,点化、借用、仿效与暗合,在古代诗人诗歌中的一般情况。没有人“作大”地说是谁抄袭了谁。无知、知之甚少的人才能那样说吧。
        二 现代诗人诗歌
仅举二例:
(一)戴望舒的前期代表作〈〈雨巷〉〉,就是借用李商隐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如“一个丁香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诸位若不信,可看看“大家”的论述。
(二)〈〈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也是有借用的,那就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仆先生纪念大会上的演讲原文。诸位也可看看论文。
........以上可见,点化、借用、仿效等情况,古往今来,不足为怪。
           三
“箫声呜咽”,直接取自李白“箫声咽”;“箫声”如“碎月”,也是自李白“秦娥梦断秦楼月”;箫声“吹出一条河流”,取自陆定一老的〈〈老山界〉〉:“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如春蚕在咀嚼桑叶,如野马在平原上奔驶,如山泉在呜咽,如江河在澎湃”,“声响”如“江河”引出“一条河流”......至于“蝉鸣 宁静”明显源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难道“蛙鼓烘托安静”不是借鉴于此吗?等等,不一一而道了。
  综上可见,说人家是“抄袭”,污蔑而已。或者其根本不知诗有仿效、借用、点化和暗合等,而却夜郎自大,以井蛙之见,欲借此搞起轰动效应,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二诗既然亮相,孰高孰低?当自有公论。
  再引用一下吧。“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所谓点铁成金也。”以上情况,是否类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伞之旅 于 2007-3-3 17:29 发表
http://www.xici.net/b501012/d48911957.htm
福君 发表于:2007-2-18 13:48:53  第4楼
点化、借用、仿效、暗合与抄袭
   “当红老生”写文章说赵福君抄袭,是其不知诗歌向来就有点化、借用、暗合与仿效。
现 ...



赵某,真会强词夺理,还拉几个有名的古人一起陪绑,就光荣了?
举现代诗人的两个例子简直是胡扯,赵某之诗的情形能比吗?就是古人那种做法,在现代如果发表,且不注明出处,也是抄袭。
赵某可以点明从哪里借用、仿效的,可以连同借用的原诗或说明一起收入自己的集子,但是不可拿来发表。如果真的发表,和编辑说是化用哪一首诗,相信编辑也不会采用。而现在赵某却隐瞒这个事实并拿来发表,是为不法(违反著作权法);现在强辩,是为可悲;广大诗人也因此在社会上蒙羞!
以为懂得知识多一点,就忽悠老百姓了?

[ 本帖最后由 刘小平 于 2007-3-3 21: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4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段写过一首《死名》,这位教授可剽窃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4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的幽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1.在网上查"首届中国高校诗歌大奖赛获奖名单"得知;赵福君的《春》获教师组第一名(一、二、三等加优秀奖共42名)。
2.《世界诗人》2007年第一期4页“特别消息”登载:“本刊首尔讯;韩国著名诗人、小说家Baek Han-yi博士主编的《The M00nlight 0f C0rea》(《韩国的月光》)国际诗刊2006年12月号,已在韩国首都首尔出版。本期刊有十余个国家的知名诗人、评论家的诗文。其中第40页,刊出了《世界诗人》总编蔡丽双博士、艺术顾问梦凌女士、特邀总编唐诗博士、副总编林桦博士的照片,同时还转载了《世界诗人》编委、中国著名诗人赵福君教授的诗作《巴黎圣母院随想》(中英对照,杨宗泽英译)等。该刊为大16开,68页,全铜版纸精印,系韩国最有影响的诗刊之一。”
3.《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专刊、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一期于“当代文学”栏,刊登了研究赵福君诗歌创作的学术论文《彻骨真爱的血性投入》,还是“头题”。
  此外,《世界文艺》上还有他的《麻雀》等发表。
  特此公布,看看他的这些东西是不是也抄袭了谁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之,只能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9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2007-3-9 11:07 发表
哈,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谢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鉴可否这么理解,一面镜子,你用它照出你的脸,我拿过来,照见的是我的脸.而抄袭,不是用别人的镜子,而是在自己的履历表上贴上别人的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9 2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