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晓钟

焰火在雨夜绽放(组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钟的短评:
  
  《春日》
  
  一直。我对着一眼小湖说话。
  诸水坚硬,我的眼皮里埋着石头,
  它们不断地生长繁衍。古道上,
  前行的马匹渐渐失去了节奏,
  站在原地嘶鸣。黄色的沙子跑进了
  东风的嗓子里,许多誓言说到一半
  就熄灭了。桃花总是被春天轻易地使用,
  然后轻易地丢弃。
  
  《结束》
  
  微雨。时间在午夜一刻停止。
  有人点燃蜡烛,这唯一的窗口
  始终无法确定自己的框架。你在身后,
  坚持要缝补四月的月光。
  而我想说的是——
  我已病入膏肓,你要适时举起手中的刀。
  
  《茫然》
  
  墙壁叙述缓慢,它常常喊的是——
  “青苔”。我大口地喝药,把咳嗽
  咽回嗓子里。青铜的镜子挂在门楣,
  这人间喜欢招摇,春天再一次被虚设。
  房间越来越大,我的腿和眼睛在雨天走失,
  耳朵和嘴巴却躺在白瓷盘里窃窃私语。
  
  《途中》
  
  人群开始松动。异地的潮湿言不由衷。
  水却清澈异常,我用最后一枝桃花
  布置房间。月光越来越白,
  你从四面八方赶来,高高的城门
  失去光泽多年。我站在原地无法动弹。
  枕边的处方和药丸提示着,积重难返。
  
  《危险》
  
  举棋未定。那些人鱼贯而入。
  他们来回走动,轻易地改变着
  屋子的形状。空气微微发蓝。
  许多兵器在暗处伺机而动。
  即便是假设也极有可能落地生根。
  我提前把枪掏了出来。
  
  《突变》
  
  光芒被连根拔起。这是午时三刻,
  声音卡在门缝里,惊慌的马匹
  耳朵硕大,疲于应付众多
  来历不明的指令。水正在沸腾,
  急于找到自己的新位置。而
  墙上的照片越来越脆,我害怕,
  那个预言弹指就破。
  
  《真相》
  
  事件初露端倪。白昼被取走,
  道路上布下未知的毒。奔跑的人群
  无暇顾及这些。他们忘了关掉
  体内的引擎。他们一直在找东西,
  也一直在丢东西。他们是无辜的。
  
  晓钟的短评:
  
  整组诗歌以大量的暗喻组织成的场景来铺垫最终的表达,最终以“时间”为出口顿悟生命的价值。这样的顿悟在诗歌中从头至尾都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体现了作者对文字的控制力。
  为了帮助阅读,我举个例子给大家看:比如描绘一个人在雕塑,大量的笔墨落在他的眼神、手法乃至纷飞的碎屑上,这样的结果造成阅读的人极其想知道其作品的高明程度,然而,最终落笔的却是周围观赏他雕刻的人的惊讶的表情。这样的结果也就留给了我们极大的思维空间,从而产生二次创作的审美的愉悦。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却常常被我们简单地忽视了。诗歌最后一节的内容让我想起猴子掰苞谷的故事,我们确实每天在寻找快乐的时间,却在寻找中让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轻易流失,因此,自然地活着也许更有意义。
  其实,我也相信这个,“春日”总会来的,不寻找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时间:2002-04-26 00:00:00




  
★原文转载自opus版menxiaozhong的《Re:落雨街》★
【 在 zhuhong7 的大作中提到:】


“我”审视“我”  
他逃避着追逐  
一些开花  
一些凋落  

在很深很深的地方  
把一些埋葬  
走过一座桥  
我记起并忘记
一些事物  
都在水上

随雨水而来的  
必随着雨水而去  
花开的夜晚  
有叶子破碎的声音  
你听:谁在踏水而过?  
忧忧的琴声  


你笑啊,追逐风  
心长高  
那片蓝天是谁的住所  
树叶遮住眼睛  
数不清的光影交错  
就在门和门之间  
看见你来  
你去  

“我”审视着  
聆听着  
一道水纹绽放  
一朵花在盛开

想改一下语气,但还是不行:)对不起!  





----
我是晓钟,忧郁的晓钟:)作者:menxiaozhong【海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05-22 00:00:00




  
流水自闲版务

    各位版主请注意,流水自闲版自目前为止继续保持了香火旺盛的景象,各位常驻的香客保持了旺盛的热情,采的茶子又大又圆,出油量保持在70%以上,让孤独的我们感到欣慰。
    慕名而来的香客们也是雁过潭而留心影,风过竹而留和声。让我在他们的隽永和芳香下流连忘返。不错不错不错!
    下面,我作个总结,文章部分由你们作:)和和呵呵活活蝈蝈:
    第一好短诗:《心雨》系列。
    大珠小珠落玉盘可以作为这组短诗的准确评价。虽然里面稍微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整体让人阅读起来清新、明快,甚至产生想像作者的模样。。。那个。。。什么,什么的。。。不准乱想!
    第一好长诗并跟帖:点墨:《五月十一日情诗》并水蓝色眼泪的同题跟帖。
    第一好组诗:--
    第一好id:品、简,仅管一个字却内涵很深,代表了帖子的风格。微蓝、匆葱,两个字,前面的和ibm叫板,人家深蓝,她却要微蓝,佩服佩服,后面的代表了一种人生观。纤细而快速是我们生活迷梦的深刻揭示。
    第一好标题:简:《很恍惚》
恍惚是一种状态,前面加个“很”,让人看着就想笑。看着题目能让人发笑,实在不简单。
    第一好推荐:海之子:《分担命运的人》、《推荐闲版的朋友到任我行文集中看一篇文章》 第一有趣帖:微蓝:《我去发了申请》
    第一大灌水:女武神的《给你》,共63帖。
    第一欣慰帖:任我行《转载]:2002年3月个人天地flowfree(流水自闲)版务审核结果》
    第一推广帖:丁丁猫:《听说这里的版主都很帅啊》
第一臭帖:海之子:《点墨,你还没有死啊》

请大家发表意见,并作简评:)


----
我是晓钟,忧郁的晓钟:)作者:menxiaozhong【海之子】
※ 来源: 网易虚拟社区 上海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独白具有最大的艺术上的严格性。这是精心构思的结果,感觉和记忆的材料永远游离不定的形式,它们巨大的--既无目的的又无方向的力的领域,导致一种静止的叙事结构,并反映出一种信念,相信事件中人物是基本静止的。

   我们的基础是:确信孤独绝非偶然的情况,也不是我和几个特别孤独的人才有的感觉,而是人类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重要事实。

我写的〈21路公共汽车〉就是基于这种主张写的。。。。

附:

21路公共汽车

它穿行在城市,很多
关于城市的梦想摇晃着前行
它停靠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我没有去过,感到陌生

今天下午,它准确地压在
一颗石头上,石头飞舞
尖厉的声音穿过围墙
让练扇子舞的老太感到惊慌

我就在其中,看一位孕妇
寻找站立的位置,所有的人看她
并担心肚里的孩子
人们衣贴着衣,靠得很紧

我的皮鞋被踩了一下,回头
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
正望着我尴尬地笑
我们聊了几句,车到站了

我呆呆地立着,和身旁的电杆平行
电杆上写着办假文凭的电话
这时,雨大了起来
我躲在了一个屋檐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异乡

    常常这样考虑自己的处境:我是一个游子,在他乡拼搏立业,有一天衣锦还乡,我仍然能够死在那里,埋在那里,乃至成灰成土!那生我养我、山水秀丽的小村庄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前次我带队拍摄大型连续报道“足迹”,抗日战争前夕红6军团的根据地--金子岭上驻扎的是湘赣省委,与我的家乡只有一山之隔,从另一个山坡往上爬直到山顶,看见我的家乡笼罩在苍茫的云海中,山下炊烟袅袅,当时我在心中呼唤着:“故乡,我看见你了!”同行的摄制组人员无法知道这种心情。
    在这个城市工作已有十年,十年--对于人们来说不算很长。但对于一个游子来说,那滋味却显得格外漫长!很多人羡慕城市生活,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更多的原因是城市现代资源丰富,生活物资、娱乐项目,还有整齐的马路和鳞茨节比的高楼大厦。人们可以坐在家中看万千世界,也可以闲逛在整洁的街道上享受躁动中的平静。这一切应该美好,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对这些却时时有一丝漠然。我想可能是因为我身在异乡的缘故吧。
    游子的心态很奇怪,记得有一年到深圳出差,和一位老乡见面,谈起家乡的情况,她说了一句:“那个城市太差了,没有海风,所以很多灰尘。”言语间,对自己的故乡颇为唾弃!这让我非常痛心,正是这次不愉快的谈话,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海外游子一定要带上一捧故乡的泥土,那是因为随着环境的变迁,容易改变自己的心灵,使自己在不经意间便忘却了自己的根!带上了泥土,让自己时时想起,时时眺望,故乡才会在心中神圣的那个角落开花而不凋谢!
    有一个这样的笑话,很久以前一个农民的儿子在城里读了三年书以后回到了家乡,他每天游手好闲,不干农活,只知道吃喝玩乐。一天,父亲带他到田里耕种,父亲说:“长了败草(注:不结谷子的禾苗,南方常见)了,去把它拔了吧。”儿子问:“乃父,何为败草?”父亲气得胡子翘翘,骂道:“败草就是你这样的败家子!读了几年洋书就把败草当禾苗,要是再读上几年,你会连从哪里出来的都不知道了!”儿子续道:“我从母腹中出,与你何干?”
    说的是笑话,却也让人深省,异乡的游子啊,留住自己纯真的乡情,把故乡永远放在自己心里神圣的角落,并时时阅读,让我伤怀!十余年漂泊的生活,已经为人父的我,总知道自己的处境,我所在的地方是异乡,而我的故乡离我很远,那里山清水秀太阳高......但我的后代是不会这样认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时间:2002-04-30 00:00:00




  
海之子
       
中秋感怀  

蝼蚁携手上厅堂,  
风寒体弱着衣忙。  
对镜瞌眸纹深豁,  
明月平添鬓边霜。  

阶前梧叶秋染黄,  
雨絮推帘暮色苍。  
开卷轻吟《循吏传》,  
搁笔总忆放牛郎。  


注:《循吏传》见《汉书》。
  我现在离开记者岗位做了御用文人了,这是我心的悲哀,但没有办法。我的路是这样的:做了一年报纸文学版责任编辑,半年团委干事,一年电视台栏目制片人,一年计算机网络筹备负责人,兼《党内参考》主编,两年电视网络技术主管,两年办公室主任,两年记者,现在又到了电视频道总监办公室(兼管财务部),我的路曲折而悲哀,我喜欢的就是记者,喜欢爬山涉水采访的日子。  


绿萝       
  
“父老能寻循吏传, 关河暂枉诸侯客。”  

   萝卜始终清晰的感知你文字中深切的离人苦,却不懵懂于异乡情怀郁郁不散。就好象这句诗携给偶的迷茫,一样清晰却一样不可透彻的明了,开卷雨絮鬓发苍苍也总成为你习以为常的慰藉。那么长久的在工作的位置上无可无不可的贡献着自己的激情,似乎肩依的不仅仅是生存,总在不停的寻求,寻求着不同于常人不同于常情的存在,也许生存带给我们的只是卑琐,释放在键盘文字网络里的,只是不可更改不可顶泄的性情所在罢了。  

PS:“御用文人”这个字眼给偶的感觉太不好了,你,你~~~~  

海之子       

绿萝:在农村采访,看多了贫民的疾苦,曾经有一对双胞胎因房子垮塌而死,那破烂的房子和对生命的追求,深深地刺痛我的心!举目太平,歌舞依旧,谁知道这些????  


绿萝       

  难怪,你贴了那么许多的伤痛在这里,历练人生方面,偶实在不如你,文字力量沉寂也因此。谢谢海兄并不鄙弃并能够眷顾萝卜的幼稚,谢谢你的旧贴!  


海之子       
   
伤痛吗?人总有忧愤之心,就看被什么东西左右了。周作人说:人心有两鬼,一为绅士鬼,一为流氓鬼,当绅士鬼占上风的时候,流氓鬼就无所作为,当流氓鬼抬头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无赖。  

所以,我们很难做到慎独,就是这个道理。  


绿萝       
   

所谓流氓鬼,绅士鬼好象是专指男士的说辞吧。  
也看时间段,也许慎独本身是一个生命阶段的特殊现象,没有共性可言。  
大多数的时候,进取意识在茶饭之余闲散的流逝~~~~~~~~~~~  
聊资不过是发掘善良本性的一种发泄罢了。。。。。。  

海之子       

为什么是发泄????其实做小小的事情也许就改变了一颗心的存在状态,这也许是我一相情愿的了。  
能够保持自己的善良,在这个有时人鬼一途的时代也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慎独。。。我们竟然不如旧时的士大夫!  


绿萝       


就好象贪财过分于心不安,布施慈善一般,不过是良心的一种释放,最终求得到是自己私德的宁静。为什么总说“人鬼一途的时代”,这个时代里还需要鬼来支撑邪恶的凿凿之证么,人不如鬼了。“三言”里多有鬼论前生宿因,为什么方到成鬼难成人,才去明了这些是非之败?矫妄亦不及了。  



绿萝       

我们确实不如旧时的文人,连这个时代的农人,亦不如曾经的了。  



   海之子       
   


三言里鬼多,所以我拍!我拍!所以就有了二拍。。。哈哈  


绿萝       

不明白他们对与荆苛之鬼魂用的文字很没有道理~~  
“羊角哀”和“吴保安”那几篇都太夸张人性了,反而失真~~~  



   海之子       
  

本来就是虚拟现实,夸张是为了告诉人们,毕竟现实不是这样的,这是文人的折中,不然谁能容下?  


   绿萝       

三言之题,醒世喻世警世,理当文从此间而露~~~~  



  
   海之子       
  


唉,依我看来,文人的牢骚,弱者的期盼,很多都是自欺欺人的东西!  
有时,我对文学的功用是很怀疑的,棒杀、抹杀、封杀。。。很多的杀,文人有什么做为?留住自己而已。。。  


   绿萝       


抹利独立幽更佳,封走萧飒,固守菲萓。。。。  
没有作为尚且如此,倒想想当年的困境~  
唯全洁其心,陶潜已臻较高的境界了。。。。。。。。。。。  



解甲归田学陶翁。。。很多人最终产生这样的想法,更加说明文学无用!文学(包括你现在做的事情)都是及其寂寞的,需要耐得住寂寞才有些成绩,但要得到承认却又非常的难。。。所以非常怀念鲁迅时代。。。所以今天的论坛才让人有虚无缥缈虽无意,高山流水仍留情的感觉。  



   绿萝       


虚无缥缈虽无意,高山流水仍留情。  

总算得了一句肯定呢~好生欢喜。  


  
   海之子       

嘿嘿,文字不过一些笔画组成的方块字,心境的不同,笔画和方块也就不同,文字不过心境的写照,寂寞中求得一丝理解并没有错,错的是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也许就是拼凑文字者应该达到的境界。xx、xy并不重要(这不过是生命工程的几个符号),重要的是快乐!  
孟秋之时,有戴帽子者二三人,游步于古文论坛,心悦而情不自禁,有子牙之趣,有断琴之意,,,,,,,,  


绿萝:

:)


海之子

:)
----
柔柔弱菟丝,绿绿细女萝。  
纤纤云中舞,静静向阳生。  
匆匆人间客,碌碌陌情谊。  
凄凄风过涧,拳拳老树心。  
郁郁沧桑事,娓娓羡痴林。   






----
我是晓钟,忧郁的晓钟:)作者:menxiaozhong【海之子】
※ 来源: 网易虚拟社区 上海站.
※ cloud-in-sky 改变保留标记: 2002.04.28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05-29 00:00:00




  
关于风

    风,昨天你在海南吹的鸥被我看到了,她灵动的翅膀飞舞我的想像,在礁石边缘,你拍打着段落溅湿我的衣角了。
    我曾经也是一粒种子,在青春的梦里飘扬,到处是肥沃的土地,我却不愿降落,直到心灵蒙伤,尘灰遍布眼角,欲哭无泪。
    风,你为什么要浮云翩跹。风,你为什么要季节轮换。风,你为什么来了又去呢?让我才起暖意,又入愁容!
    关于风,那是一个有质感的物体,但你无法抚摸,无法用阴暗的心灵对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时间:2002-05-29 00:00:00




  
绿萝: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家在四灵山水间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他青少年时勤奋好学,因家贫,又住在僻乡,见闻有限。后在友人、师长的指导下,如饥似渴地把全心倾注于琳琅满目的碑拓之中,花了五年时间,临摹过几百本碑帖,学成了篆书;又花了三年时间,把隶书学到手终于成为清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他在书法上的苦心钻研,悟出了"求规之所以为圆,与方之所以为矩者"的妙理,并运用到篆刻艺术上,创造了"圆劲"的一派,后人称为"邓派",这在篆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他还吸取罗聘"刚健婀娜"的画梅理论,灌注于自己的篆刻创作之中。"婀娜"是一种阴柔的美,如果片面地追求婀娜,容易变成纤弱;"刚健"是一种阳刚之美,把"刚"与"柔"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达到完美的境界。  
  邓石如的朱文印,如"燕翼堂"线条婉转,夸张屈曲,又很刚健;白文印也流动圆转,独创一格。他的篆刻艺术成就,在我国篆刻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印从书出,书从印入",把篆刻与书法紧密联系起来。著有《完白山人印谱》。  


海之子       
头衔: 前网雨神  
来自: 衣风居   

茅舍孤寂宜心居,寒窗寥廓得手成。  

绿萝:
  
意境已在山水横波处。  

海之子

山水之山突兀而孤寂,山水之水如“手”,得手则成,是故四灵山水自是手下得意。。。  

绿萝:       

叹息化工真妙境,尝言得手成辞利。  

  
海之子:       

叹息化工真妙境,尝言得手成辞利。  
但使今人亲操刻,石魂瑟瑟怎自惜?  

赏真迹方有真欢喜!  


绿萝       

吟成首句遂气绝,揖谢衣风联后韵。  


海之子       

呵呵,画蛇添足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时间:2002-05-29 00:00:00




  
海之子 论坛版主

古典文学正式开张迎客

春来半枝花乱眼,年去一声炸雷前。
墨香三滴流韵尽,客到茶温意绵绵。




----
我是晓钟,忧郁的晓钟:)作者:menxiaozhong【海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时间:2002-05-29 00:00:00




  
雨情

月明心:

丝丝点点轻雷催
一院梨花与泪垂
把心遥寄云合处
更知秋雨情不归

海之子:  
头衔: 前网雨神

碾转云被觅佳句,
一园梨花细听雨。
暮秋弱冠情瑟瑟,
怨春易逝人难豫。

绿萝:  
[这个贴子最后由绿萝在10/15 06:14pm 编辑]

想起江南细雨点点迷迷,
靡靡潮意凉润润的弥散在空气里,
“云冥冥兮雨霏霏”阻隔金足乌的莅临。
过去的岁月呵,
一如“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层一层铺满心头。

海之子:  
头衔: 前网雨神

情逝江南朔北寂,
雨雪纷飞发靡靡。
一指屈算鬓角白,
不知今昔是何夕。


绿萝:  
偏离天雨动其情绪了?


----
我是晓钟,忧郁的晓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时间:2002-05-29 00:00:00




  

是我,革命的绿萝同志!

致以革命的敬礼!

革命的同志:晓钟:)

怀故人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题衣风居-------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若嚣尘。

[ 此消息由 海之子 在 2002-03-25.17:19:46 编辑过 ]


----
我是晓钟,忧郁的晓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时间:2002-05-27 00:00:00




  
晓钟随笔:心情

    雨哗啦啦地下着,从黄昏一直下到现在,已是凌晨三点多了。一只蚊子总在耳边嗡嗡地鸣叫着,向我示威,向我问好,但它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吸我的血的,我还算清白这一切,所以一方面保持警惕,另一方面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但每次不但无功,反而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看来蚊心也不古了起来,在与人类的这么多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它们成长了、成熟了。索性起床,今夜无眠,想起一句名言,用在蚊子身上到也贴切: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睡我咬,咬完就逃。身上带着几处痒包,实在难以忍受。
    几天来疲于奔命式的采访,用干了我的智慧,对待那些新闻实事,很难得有什么激情,总感觉自己像一个梦呓者,在啰罗嗦嗦地唱着枯燥无味的歌谣。昏昏欲睡的时候,很害怕自己意识的残缺,说错了新闻实事,因此每每都是强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地做好记录,然后在车上坐着摇篮似的小憩。很多人崇敬着新闻工作的职业,总觉得“无冕之王”是多么多么的自由,多么多么的好玩,隔山看花时什么都是美丽的。其实,身在山外的人又怎么知道这个职业的劳累和紧张。
    钱钟书先生将婚姻比喻成围城,说是在城外的人总想方设法地要进入城内,而城内的人却又想方设法地要突围。因此,联想起工作也是这样的。我在走过的不长的人生道路上,相继干过团委干事、报纸编辑、内参编辑、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管理、数据库程序员、技术主管、办公室主任、电视摄像、电视记者、责任编辑等等行当。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做技术主管的那几年时间,说是技术主管,其实是带着一批不很懂电子技术的年轻人来管理近千万元的电视传输设备和相应的网络系统。那时,几乎任何大小问题都要细心过问,牵涉到政治的东西是不能出差错的。很多朋友都羡慕着我这个职业,因为每年都有一些时间天南海北的出差,每次出差还都要带着一两个员工,让他们也见见世面。每天大部分的工作是看电视,看电视成了职业,相信很多人是羡慕不已的。但,那一段时间实在是我最失败的时间。
    大部分日子我都是在玩乐中度过,没有学习,没有总结。现在想起,当娱乐成了工作的时候,也许就是思想沉寂的时候,是自己最容易放松,也最容易停止的时候。工作总是枯燥无味的,那时,我是多么想干回自己本行的新闻记者。日子就在一天复一天的幻想和迷茫和无聊中快速度过,直到我又成为记者,才又体味到记者的艰难,但,现在,我在也无法去想像回复当初的岁月,年岁不饶人,短暂的还在继续的人生历程给我的教训就是,好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但不能忘记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朝三暮四的日子是永远不会得到长进的。
    唉,其实这些话早在很多年前,父亲就已经和我说过的,现在想起,感慨又是不同,年龄是一记美丽的毒药,让人享受生活,也让人后悔生活,让人青春放歌,又让人年少无知,让人阅历丰富,思想深刻起来,而我已经老了。




----
我是晓钟,忧郁的晓钟:)作者:menxiaozhong【海之子】
※ 来源: 网易虚拟社区 上海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时间:2002-11-11 00:00:00




  
结局

你把红酒玻璃杯
打碎在身体里
这一次,伤痛的感觉
自大拇指开始,顷刻弥漫
坐在玫瑰的幸福上
你还要说什么,蝙蝠
会在这个夜晚
招我的魂魄

我只是一只虫
从十月爬进网络
如果回忆是一枚钉子
耶和华居住的十字架
怎么会有我的影子
我不属于你
但,我们肯定属于城市

再一次微笑,并
让衣服整洁
哪怕就此离开,与土为伴
我也要找到
那张坦然的纸条







----
我是晓钟,忧郁的晓钟:)
我是笨钟,大大的笨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时间:2002-08-03 00:00:00




  
说说86年的诗歌大展

   因为时间太长久的缘故,我对1986年的那一次“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的印象多数是规模和热闹,而实质的东西却没有记住多少。这里面也有属于少不更事,当时对诗歌一知半解的原因吧。今天,重新找到过去的发黄的报纸和书籍,再读那时“他们”的诗歌,感慨良久,乃至通宵难眠。
   从五四运动,白话诗歌诞生以来,中国的诗人、诗歌评论者乃至诗歌爱好者从来没有停息过对“诗歌是什么”的发问。在86年的大展中,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当时诗人们的探索精神,极端的做法是将诗歌排列成阵势,甚至从《易经》中获取灵感,用形式来表达内涵,试图通过某种布置、某种有理的荒诞来折射当时渴望改革深化的心情。这种结果不是偶然的,在这里我不想多说。
   诗歌是什么?表面上看,86年的那次大展,太多的形而上,将诗歌推上了神圣的地位,然而诗人却是极端痛苦的。梁小斌在他的诗歌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显然,真正的解放,不尽限于让世俗生活摆脱一个美学的压迫,而是让人自身从‘美化自己’的精神桎梏中挣脱出来。”他们试图摆脱人性的压抑,追求西方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却走向了形式的奴隶,诗歌成为了文字游戏,从而开创了中国新诗“形而上”的巅峰时期。这是一种胜利,还是一种失败?!
   追溯那段皇帝的新衣般的诗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后来相当长时间中,诗歌爱好者骤减,不是因为诗歌丧失了其应有的魅力,而是因为诗歌的门栏忽然变得高不可攀,成为曲高和寡的纯粹的艺术。这一时期的低潮直到汪国真的诗歌流行才渐渐回复元气。说实话,我不喜欢汪国真近乎白话的诗歌,但对他在九十年代初打破诗坛的贵气却很感佩服,读过他的诗歌人一定感慨,那么多象歌词的诗歌却能够引起如此轰动效应。看看86年的诗歌大展,我们不难明白,读者对于诗歌还原其生活真实面目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催生了汪国真现象的大讨论。
   我说了那么多86年诗歌大展的负面作用,不是否定什么。那些偃旗息鼓的过去的诗人们是应该值得我们崇敬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探索精神!86年的诗人们对诗歌的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中国新诗的第二次革命,尽管他们没有留下更多的话题,没有更多的文字敢于涉及到他们。他们的失败根源在于对当时时代的认识的偏差,和将诗歌形式极端化。诗歌其实就是心灵的述说,既然是述说,就不能让受体感到手足无措,需要用直到头痛的过程来理解诗人的拐弯抹角。但,诗歌之所以成为艺术,又区别于顺口溜、快板等来源于生活琐事或者是通体直白通俗的形式,它承载的是一个更深更广阔的天地,这确实需要86年诗歌大展时诗人们的勇气和探索的决心的。
   一直以来,脑袋里总会出现旧时伙伴共同办文学社,共同探讨诗歌的青春情景,这也正是激励我继续写诗的动力所在。
以上,不当之处,望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关于《焰火在雨夜绽放》(组诗)的说明”
  作者:tenyi8888    发贴时间:2002-06-20 00:00:00
  整理人:ymwl09   整理时间:2002-06-20 00:00:00




  
   1、这个时代是悲哀的时代,许许多多的成功太多的依赖非道德范畴的途径,比如关系等等。。。依靠能力走上光明大道的机会实在不多。在这样的一种压力下,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事情,对生命的冷漠,对尊严的侮辱这样的东西竟然会被人们漠不关心,这是民族的悲哀!
    人类不是什么真正高级的生命,他们仍然摆脱不了生命的自私本性,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为了和自己处于一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就必然处处首先为这种自私利益着想!一切为了利益!道德不过是一种度范围内的有限协调秩序而已!而不是做事的准则和方法。
    既然是这样一种所谓“悲哀”的环境,悲哀和愤慨也就显得是一种无奈或无能了。这种无能,不是真的没有能力,而是自己的能力还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那些投机倒把阴谋狡诈的人走上了成功之路,难道就说他们没有能力吗?投机倒把阴谋狡诈同样也是生命的一种“优秀”生存能力,尽管它们面对道德是可耻的。
    即使是现在的世界杯,又哪里有真正的公平竞争呢?为了胜利的利益,又有多少人使用了多少的卑鄙手段啊!?
   
    2、在以物质主导的社会里,人们的价值观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翻天覆地其实是倒错的代名词,知识的价值缺乏连续性,而产生断层。比如读书到博士的位置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或者学者,而读大学未必会好过一个小商贩。这样的断层造成的结果是知识被讥笑,而金钱被崇拜,当拜金主义充斥社会的时候,一个民族素质提高就缺乏了纵深后备力量,结果是,我们落后,也将更落后,差距的大小不是用一些实验室里的高技术可以缩小的。大家看看我们的汽车工业就知道结果。  
   现在的现象确实是这样的。但这还是一种进步。在以前全民素质很低的时候,一个高中生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佩,为什么人们会敬佩有知识的人呢?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识,而是因为他们的知识能够带来利益的价值。而现在的青年阶层里,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了,大学生的数量比以前多的多,物稀才为贵,所以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但博士生的数量还算是比较物稀为贵的。
   人们为什么要拜金呢?因为我们现在非常的缺金!有多少的家庭整日连糊口都很艰难啊?!有多少的人因为没有金钱而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啊?!金钱不是万能的,但金钱也许是现在这个社会上最重要最实在的东西。人们又为什么不能去拜金呢?
   我们的拜金主义和发达国家的拜金主义的性质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因为有许多的基本愿望都满足不了才去拜金的。而发达国家的拜金主义也逐渐成为一种个人成就感的体现。比尔盖茨的钱难道不够他用吗?他对金钱的追求也完全成为他对自己个人价值追求的体现了!这种拜金主义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
   但是我们很多人追求金钱的手段是通过贪污受贿来得到的,于是也有很多人盲目的去崇拜那些当官的人,因为当官就能有钱,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3、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还体现在民族的麻木性上,没有痛感的民族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虚华和黑暗的氛围造就的中国足球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是个大国,当大国的足球沦落到如此地步的时候,我们的思维竟然是如此麻木,竟然还感到到世界杯赛场走一遭是如此的荣光!这是tmd什么理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早就失去了野心的民族,没有了野心,一切也就意思一下就行了。但因为太“好好先生”了,以至被野心勃勃的侵略者们折磨的遍体鳞伤,和古代的强盛中华相比,真的连一点面子都没有了!而现在,找回面子也成了众多国人的目标。
   而可悲的是,有太多的国人并不是靠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来找回自己的面子。他们更习惯用那些朽死的古代荣耀来装饰自己现在的贫穷与落后!
   一切也就虚伪了许多,在虚华和黑暗的氛围造就的中国足球也就是典型的例子。  

   4、关于海子,我并不是质疑他的献身,而是通过诗人孤独自杀的灵魂来告诉人们,现时的社会并没有比他死的时候好多少,早些天,报纸登载在广东人们可以看着一个生命在水中死去,而没有任何一只手伸出去拉一把,这比草裙着身,击石取火的原始人的团结都不如,我们没有倒退,我们正超越祖先,走上了麻木不仁的道路,这是利益驱动的必然?  
   集体无意识的“形而上”(人民)或者将个性溶入了官场的“形而下”(官僚体制)结合起来必定会形成巨大的摧毁力,摧毁的是中华民族的德的体系,而重新构造的却是医生看着病人死亡而无动于衷的冷酷。  
   雨夜比黑夜更黑,焰火比虚荣更虚荣!我写的就是这些。。。。没有愤怒,只有悲哀。。。
    一个误入歧途的民族,是注定要承受惨痛的教训才能觉醒的!这教训,还远远没有结束!在切身体会教训后,才能重新认识到正确的途径。
   雨夜比黑夜更黑,焰火比虚荣更虚荣!
   但还有你和许多没有气馁的人这样的星星之火,是伟大的火种!团结起来,不屈不挠,卧薪尝胆,总有一天,星星之火会成为燎原大火!照亮黎明之前的黑夜!
   也许,激情对我们更重要一些,而不是悲哀与愤慨……
                                     ----tenyi8888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3 1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