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七星宝剑

《桂枝香》(红颜八月精彩作品读后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07-8-7 11:39 发表


恩, 本来烧已经退了,今天又有些低烧,咳嗽的厉害,总也不好,呵呵昨天大姐骂我,说我不要命了~~

我去找来看看。


保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猴头L 于 2007-8-8 12:39 发表

非常赞成你的观点!支持并严重学习。问好七星宝剑,辛苦。。。


谢谢,看到清荷给你的生日诗歌了,很感人。清荷能这样写,我就认可你的技术和态度。以前拜读过你不少好作品,将来有机会就再读。撰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2007-8-8 12:55 发表
首先是自我情绪的发泄,其次才是所谓大众胃口。

哈哈。赞同:)



感谢哦,呵呵。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07-8-9 13:57 发表
独特的解读,学习!


乖,你也快要是出土文物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短     诗    四    首
  
                        文/安徒生-他他


     1.《学 佛之佛指》

走进庙门
你就指着我
走出庙门
却走不出你手指的方向

当我准备指你的时候
指尖上的黄土却 撒落一地

七星宝剑:我承认一直在研读这个小作品。我看见很多人在说这组作品禅味浓,呵呵,我不这么认为。作者很小心地运笔,所谓小心,就是他不想让人家看出来他并不是写佛而是写一种矛盾或当下的思考。但是有了自己的想法,要表现出来,并不容易。又要有诗味,又不能真的弄成写佛的或是写禅的,所以,作者很下功夫啊。你看,“指尖上的黄土却 撒落一地”明白是佛指的黄土,但却要在“当我准备指你的时候”,注意“准备”,就是我并没有指啊,我想指的,佛指就已经指着我并如此的残破。再回头看“却走不出你手指的方向”就很清楚了。这里佛指的方向冥冥之中的既定和佛指的黄土的散落一地,表明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人的所谓执迷不悟已经如此清晰。另外还要注意他的题目,是《学 佛之佛指》,明白告诉你是两层意思,看起来,作者还真是对佛有所领悟,就象作者对生活已经有了领悟。

        2.《学佛之他 他》

我只是第三者
你却在门外一遍一遍叫我的名字
其实,我一直想把那扇门钉在墙上
让你进来      让我出去

七星宝剑:这个四行就是所谓的禅味了。进来的进不来,出去的出不去。如果你忽然发现了“我”是佛在说话,怎么想?这里面的深入,如此恍然之后,多少人在门外对我一遍一遍的叫,我又出不去你又进不来,意义何在?如果我们再注意这么短小的诗歌不可能出现的字不代表意思,那么“第三者”是谁?佛啊,是的,就是说,充其量,我也只是第三者。作者如此的厉害,如此的犀利,所以我说他几乎不是写佛,而是写整个大人生。

          3.《  学佛之失火的天堂》


失火的时候      你开始流鼻涕
我进来的时候天堂里全是鱼
我说“灭火吧?!”
你说“谁才是鱼啊?!”

吃鱼的时候,我的鼻涕开始流
因为我咬痛了自己

七星宝剑:不成了,纸是包不住火了,象前面两手那样的写法真的不过瘾了。呵呵,这手可以看作是作者直接赤膊上阵了。那样的隐晦把他自己也憋得要烧起来了。但是这手作品大约还可以凝练一点,你才是鱼啊,这样的写法可能过直白了吧,从诗歌艺术上讲,不如前两个耐读。也可能是宣泄造成的。可见,宣泄是诗歌不大不小的敌人。

          4.《学佛之化缘》

你拿出的那张钞票
远没有我的袈裟洁净
我合什鞠躬
比币面上的图案弯得虔诚
比一本书的封面宁静

七星宝剑:这个可以认为是整组作品的终极推展。也不必要隐晦什么了,谁真正的干净,谁真正的虔诚,谁真正的安静?我记得我在昭觉寺皈依的时候师傅说,你就跑吧,天南地北,佛不阻止你,到时候你自己会阻止自己的。我当时只是认为人都要老的,当然您说的对,后来才发现,不是的,不是只有老了才停止流浪,而是忽然看见了佛的袈裟用泥土做的长长的褶皱和飘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剑辛苦,穗穗拜读,并继续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07-8-11 00:23 发表
宝剑辛苦,穗穗拜读,并继续收藏~~


感谢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我的生日

  猴头L

七星宝剑:写生日的诗歌我见过很多,我自己也有很多为朋友生日祝福的诗歌,当然,也曾为自己的生日写过诗歌。但是我读这个作品的第一段,就毫不犹豫的复制到我的硬盘里,就是我准备细细的研读这个作品的第一步。我们的作品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真正的吸引人呢?是华丽的辞章么?一定不是;是巧妙的构思么?很有意思,凡是构思很巧的作品(有点象围棋里面的小巧手)通常给人眼睛一亮之后就心甘情愿的一闭,因为惊讶已经过去了,回味一把倒也无所谓,回味时间不需要长的,这说明巧妙的构思的作品拿围棋的小巧手来比较,就是聪明的手段但是并不代表棋手的基本功就很扎实,反倒是象李昌皓聂卫平那样看起来一点不花俏的棋手,很难对付。要我说,作品首先就是给人的撞击是扎实的,要字字击中作品要体现的内容的本质,要大方不要萎萎缩缩,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要体现的内容的充分把握和手上技术的厚积薄发。来看看这家伙怎么进入的,第一段:

一。正午

阳光在疯长的贫穷上直挂下来
哭泣的蟋蟀找到了歌唱的由头
母亲仰卧在坚硬的木板上
她的手,在床下的土灰里抠摸
她抓到一枚六十年代末的石子
石子上有厚厚的疼痛
她忍着,把一滴血,又一滴血
滴在上面。六月
就开出金子般闪亮的花来

第一句:“阳光在疯长的贫穷上直挂下来”劈头而来,气势宏阔,内容扎实,贫穷被嵌进去,说明身世的一句也说明出生时响亮的快乐。我们也可以把这句叫做出句,阳光和贫穷的对立出现,很技术很说明问题,下面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称作是对句,马不停蹄地说“哭泣的蟋蟀找到了歌唱的由头”,哭泣和歌唱正好对住上面的阳光和贫穷,是追杀手段,不放松的手段,这样的开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句,也不巧妙,却直接领起下面所有的描述,是成竹在胸的写手地风范。下面点明是六十年代末生于六月的这个时点,是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年代,这其中的“疼痛”、“血”,都有了着落,尾句也没忘记加一笔靓丽的风景,就是“就开出金子般闪亮的花来”注意这里面 的语法构成,“就开出金子般闪亮的花来”是“她忍着,把一滴血,又一滴血”滴出来的。一共九句,没一句漂浮,紧紧扣住,很精彩。

二。生长

文化急行在一场动乱里
左手生风,右手落雨
脊背上驮着五千年的生机
飘荡的红霞插在山冈上
青草的命,奄奄一息
野菜红薯喂大的胜利
一肚子蛔虫。
生铁在烧荒的原野上红着脸
它知道,一场大雨过后
将会长成,杀生的刀

急风暴雨中艰难的成长被丫的写的血肉丰满。“文化急行在一场动乱里”应该是经典的句子了,“脊背上驮着五千年的生机”更可能是“脊背上驮着五千年封建的延续”的另一种说法,“青草的命,奄奄一息”是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样子,注意这段的后面一种强烈的隐藏的暗示:“将会长成,杀生的刀”,要把“我”彻底融进去是很不容易的,作者找到了这样回带勾连的句型来通过反复的捶打构建了语境的力道,使得看起来一个枯燥的成长过程写成了风蛮雨厉的搏杀或将来的反击。


三。求

咀嚼生米,咀嚼土块
在水塘里踩挖莲藕
一条蚂蝗,趴在了文字的火上
美玉和红颜还走在春天的外面
清瘦的月牙夹在耳后
柳笛在虫穴里垂钓——
太阳,太阳。你出来
漆黑的孩子,蜷缩在漆黑的梦里
请你来,把他照亮。。。

“咀嚼生米,咀嚼土块”把贫穷推上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求”字落在这样的字面,使得下面连续的四句落地生根。这六句的力量使“太阳,太阳。你出来”一点都不虚了,这样的呼唤,在诗歌里是极其的要慎重的,给的力道稍有不足就会飘起来。另外请注意一下,这一段一共九句,最后用了三句,而不是前面用了三句后面用了六句,我们一些作者写到这里就刹不住,好象找到了宣泄的口子,就排比下去,是不对的或者是要看你给的基础是否能够承得住你的宣泄。

四。走

披上春天的绿色
就会走近春天的馥郁
摸着河流的心跳
就会听见小草的呼吸
四月的雨水追不上花开的速度
一支队伍路过六月
没有惊动,一群枣树的迁徙
谶语黯然。瓷器上镂刻的记忆
让一颗红枣,泪水全无

这个段落应该是过度性的,这个过程是不能豁免的,也就是说,要走过这些“泪水全无”的过程,才能迎来真的春天。从技术上讲,是作者最弱的一个方面,可能作者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在此停留了比较长的时间,甚至认为这节是不是可以跳过去,当然,跳是跳不过去的,因为缺了链接会使最后一段突然,所以这段可以看作是铺垫。我的感觉就是略略虚了一点,还可以写得更好。

五。花开

鱼儿结挂枝头的时候
秋天掩过面去
火便在果实的内部升起
歌谣流淌着。一群高梁米
从浮肿流向富裕
闪亮的文字,流进长长的诗句
我在诗句里煮鱼。煮沸一个名字
——过了今天,我将吹熄所有灯盏
秘密潜回,无边的大海里。。。

2007年6月28(阴历)


强烈赞赏这样的结尾。看起来收住了却意味无穷。看起来结束了,却并不知道春天是否真的可以继续还是深渊依然存在。可能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但是我经常说,一个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我不能放过“秋天掩过面去”以及“——过了今天,我将吹熄所有灯盏/秘密潜回,无边的大海里。。。”所给我带来的沉思,不论作者是何种意图,作为读者的我,就固执的认为是一种暗示或者是一种忧郁。在谈到中国诗人或作家与外国诗人或作家之间的差异时,北岛说,如果说有差异,就是中国的诗人或作家缺乏一种忧患意识。我一直认为此说正确。

                     

这个帖子算是我的祝福.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住月亮湾
    -----送给ZFZ

  作者:踩不死的小草

1.  七色水

再有一滴,七色
就漫过我水样的心地
前世,许是净瓶里的露
佛前有烟,天空因此柔软

打开,漫天的根须
拒绝交出尘埃,一滴雨
永久停留。黑云不说疼痛
风之外的夜,星星深邃

穿过身体,随着远方
归来与转身,倚上离去的影
月色,洗净的白
情愿与五颜六色,错过一生

七星宝剑:把诗歌写的柔软,说起来容易写起来并不简单。这里重要的不是你用了什么柔软的词语,而是句子之间的搭配和陈述之间存在着“链”的关系。比如这里起手的“再有一滴”,就把前面先送出去,接着又不是说有了这滴就怎么样,他把语态放在 一个可等可不等的状态,诗歌就柔软了;再唠叨一下,这里重要的是什么?是七彩的天空即便是缺了这一滴,因前世的露,一样要柔软,况,再有一滴,并漫过我水样的心地呢?打开。打开了吗?第二节实际是一种反向陈述,很有意思的是,他在这里一个折回,使拒绝交出成为行动,使星星深邃成为无奈。所以重要的第三段在最后象发誓一样的说,“情愿与五颜六色,错过一生”,可见开头的“再有一滴”不是信手,而是有预谋的,就是即便我错过了山山水水,错过了五颜六色,我也还是要等到这一滴的到来。所以我说诗歌要写的柔软其实不易,就是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地方都要想的到写的到,而枝枝节节,都围绕着自己要写的主题服务,还不能直接说,羞于说和说就彻底的说。我用了这么多字来说这个小诗歌,可见诗歌的力量在分行处蕴藏空灵,在行文时收缩水分。

2.  月光的背面

习惯对视,无意
掩饰那些温柔,水一样
经过旧年的天空

把手伸过来,打开
或者握紧。睫毛下的玫瑰
一直幸福,谁的眼神
抚摸天空,遥远
梦想

还可以,在背面
弯下腰来。影子很近
月光很轻

七星宝剑:这个技术就更好。前面一节用的是同样的手段,中间一节有了变化,好象是一种推展但是并不紧张。我原来想,他最后为什么不直接说“抚摸天空,遥远
的梦想”呢?这样不是也很顺畅么,后来才发现,他不是这个意思,

抚摸天空,遥远
梦想

是说遥远了梦想,是梦想变的不能把握的状态。或者说是梦想随之而辽远出去。请细细体会一下作者的很小的心灵在做什么。特别要赞赏的就是最后三句或是最后一段,“月光很轻”,太有诗味了,这里的一个动作,说出了什么语言都说不出来的味道,很短的影子很轻的月光勾勒的一弯腰,无言可传达其中的意境。


3.  花落云外

轻轻的一朵,说出
整个春天。掩进云里
不说悄悄话,风一直安静

打动这个夜晚,星星
落下来,在手心里飞翔
再次张开,就会抖落
未来的爱情

云,走得无息
隐隐吹动,翻开往事
拉近了迷茫
只有玫瑰,清晰的开放

七星宝剑:他画画,画一些只能用诗来画的画画,不是可以直接画出来的画画。这里的三段构成,是真正的朦胧美,还要注意的是,如果一直用虚的景象,比如“就会抖落
/未来的爱情”“隐隐吹动,翻开往事”等等,诗就会飘,因此一定要落到“只有玫瑰,清晰的开放”这样清晰的直接的可以感受的句子上去。不很熟悉这个作者,这样的写手至少有三年以上磨研现代诗歌的手段,才会如此清晰地知道隐藏在诗歌背面的技术实际是操作诗歌时候形成的惯性,就是技巧已经融进过程了。绝对不是新手可以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好贴,评得太棒了。学习学习再学习。问好七星宝剑!继续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心 于 2007-8-11 22:02 发表
难得的好贴,评得太棒了。学习学习再学习。问好七星宝剑!继续期待!


感谢阅读,感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短的,请批

作者:又一村

《画鹰》


其实我并没有见到真正的鹰
我见到的只是关于鹰的传说与想象

从一只落入院中觅食的麻雀
到妻子刚买回来的鸡雏
从一片摇摇欲坠的梧桐叶
到傍晚一角高楼的飞檐
我画得辛苦而陶醉

面对着三尺宣纸
我画冥思苦想的鹰
画悠然自得的鹰
画怒目利爪的鹰

面对着千仞高峰
我画谷底大大小小的石头
画它们身上黑色的翅膀

七星宝剑:可能我这个人是属于那种比较笨拙的人。至少不是悟性高的人。我在这个小作品前前后后转了不下十遍,一直都只是感觉他好,好在哪里,说不清。还是后面这个作品的最后两句:“我一再低头、弯腰/像一张蓄势的弓”给了我启发,才顿悟这个作品其实也很一般,就是我们常说的比兴手法。呵呵。用画鹰来比,兴我精神,就是这样的构思。虽然手法古老了一点,个中笔墨还是值得赞赏的,尤其是“我画得辛苦而陶醉”很有说服力,这样的句子出现在这里才算做是柔韧。最后的三句很值得玩味,千仞高峰是一相,谷底石头是另一相,把高低两者结合起来的黑色的翅膀,(这是动的)又是一相,三者一结合,可以感受到画面。手段也是可以圈点的哦。



《竹》



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言
这个冬天蓄谋已久

鸟雀逃走
翠绿的枝柯染上霉斑

被动低头
把腰深深弯下去
骨骼噼啪做响

根抓住了一层又一层的泥土
早有春天暗通消息

我一再低头、弯腰
像一张蓄势的弓

七星宝剑:首先是要批评“霉斑”这两个字,带来的感觉太影响阅读效果了,不好。这是写了从冬天到春天的动态的竹子,构思非同一般的巧妙,想象力和锓入其中的精神,浑然一体。从技术上讲,最后一句就将整个精神为之一振,是值得一再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走

披上春天的绿色
就会走近春天的馥郁
摸着河流的心跳
就会听见小草的呼吸
四月的雨水追不上花开的速度
一支队伍路过六月
没有惊动,一群枣树的迁徙
谶语黯然。瓷器上镂刻的记忆
让一颗红枣,泪水全无

这个段落应该是过度性的,这个过程是不能豁免的,也就是说,要走过这些“泪水全无”的过程,才能迎来真的春天。从技术上讲,是作者最弱的一个方面,可能作者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在此停留了比较长的时间,甚至认为这节是不是可以跳过去,当然,跳是跳不过去的,因为缺了链接会使最后一段突然,所以这段可以看作是铺垫。我的感觉就是略略虚了一点,还可以写得更好。

。。。这个点中了要害!兄好像是看到了猴头的在这一节上的犹豫彷徨。前三节一气哈成,到这一节时我停了下来。停了足足有一天!勉强写完又反复修改,依然不尽人意。算是个硬伤啊。但是写完这一节,后面的一节就毫不费力了。整个思维过程和主旨想法,被兄看的一清二楚。很是佩服!虽然稍有偏差,当属正常。特别是兄对这首诗最后两句的确认,使猴头找到信心。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剑老师辛苦。对〈竹〉刨析切中要害。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七星宝剑 的帖子

感谢宝剑的点评!

他他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3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