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445|回复: 102

[小说] 庄晓明寓言小说集(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9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中之网

    从前有一个魏国人,他依着一棵树,在空中支了一张渔网。又在网下搭了一个茅棚,日夜守着。
    一位路过的禅师饶有兴趣地问道:“先生,您这是——”
    “我是在捕鱼。”
    禅师若有所悟地走了。
    一位远方的弟子闻讯赶来:“先生,您这是——”
    “我是在守侯孤独。”
    先生确实老了。弟子叹息着告辞。
    一位正游学东方的哲学家,特意翻越了三座大山,前来猎奇:“先生,您这是——”
    “我是在寻找自我。”
    这位哲学家回国后,在他的体系庞大的著作中,加入了最饶有意趣的一章。
    一位正流浪四方的诗人请求茅棚留一宿,他对着风中晃动的网眼:“先生,您这是——”
    “我是在打捞岁月。”
    诗人如被闪电击中,向空中扔出他的笔,长啸而去。
    关于这个魏国人的种种离奇的传闻,甚至引起了魏国宫廷的注意,首席大臣立即解读道:“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已证明他是一个现行秩序的反叛者,逮捕他。”
    这个魏国人闻风,匆匆卷起渔网,逃往邻国去了,并从此成了反对魏国的最坚定的战士。


对牛弹琴

    从前,有一个人突发奇想,他搬来一张琴,坐在一头正在吃草的牛面前。
    他弹了一曲《高山流水》——
    牛毫无反应。
    他又弹了巴赫,莫札特——
    牛还是毫无反应。
    他灵机一动,在弦上拨起了牛蝇的嗡嗡声——
    这头牛立刻有了反应,一会儿摇头,一会儿甩尾,四只蹄子还不时互动,做出摇摆的样子。
    这个人随即根据牛的动作,调整了嗡嗡的节奏,于是,牛动作的更为亢奋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人在街头弹起了这个节奏,谁知,竟引来一大群兴奋的年轻人,无须教练,他们便踏着嗡嗡的节奏,惟妙惟肖地做出群牛舞蹈的动作,并把街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很快,《牛步舞》就风靡了全世界。


披着狼皮的羊

    有一只羊,乘主人不在的时候,披着狼皮出去游玩了几天。它感到很是惬意,以至于回到羊棚,褪下狼皮,突然感到对周围的一切不适应起来。
    于是,它去讨教一只最有智慧的老羊——
    “做羊好,还是做狼好?”
    “做羊好。”老羊眼皮也没抬地哼到。
    它不放心,又去咨询一只最有智慧的老狼——
    “做狼好,还是做羊好?”
    “当然做羊好。”老狼有气无力地用舌头舔了舔下唇。
    “羊与狼是对立的两极,而现在,它们都说做羊好。那么,在这羊的‘羊’与狼的‘羊’之间,我该做一只什么样的羊呢?”这只羊迷惑了。
    于是,它独自坐在青灯下,花费了余生和无数的羊皮纸,来探讨这个“存在”的问题,并期待后羊继续它的事业。


蜗牛与它的大海

    有一只蜗牛,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
    然而,它计算了一下,悲观地发现,如果按照每日的爬行速度,它的寿命只可维持完成四分之一的路程。
    “但是,”它又换了一个角度,自言自语道:“能否到达大海,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许多到达大海的人来说,大海反而离他们更远了。”
    “因此,大海或许只存在于向着大海的行进之中。”这只蜗牛继续自言自语道:“如果我现在向着大海迈开了第一步,那么,我就攫取了大海的一部分,尽管微不足道。但是,我如果坚持着向大海行进了四分之一的路程,那么,我就拥有了四分之一的大海——对于一只蜗牛来说,这已经够多了。”
    于是,这只蜗牛踏上了大海之程。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的计策成功之后,狐狸发现自己再也离不开老虎了。野狗,狼,豹……等动物都想乘老虎不在的时候,痛殴狐狸一顿,它们不时相互之间传递着会意的眼神,等待这样一个机会。
    狐狸后悔不迭,它必须时刻与老虎保持着一种近而不亲的距离,这使得它身心俱疲。它开始不时地陷入一种神经质的歇斯底里之中,以至于老虎小心翼翼地问它:“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狐狸差一点掉下泪来。
    狐狸最担心的时刻还是来临了,老虎在一次睡梦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对狐狸的莫名的恐惧,亦一直使着它的心律失常。幸运的是,老虎死在山洞里,没有惊动外界。在一种近乎爆炸的氛围中,狐狸以闪电的速度,用石块,木棍,把老虎的尸体支成一种打坐的造型。然后,令兔子通知百兽前来听训,宣布老虎为赎前罪,已奉旨吃素,每日打坐,从今以后不再见任何动物。仪式完毕,狐狸便守在洞口。
    这只可怜的狐狸,就这般孤独地趴在洞口,度过了它的余生。

邯郸学步

    就在那个燕国人邯郸学步不成,手脚并用地爬回来的第二天,某著名时装杂志发布了这则消息,并配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彩照。如预料的那样,很快,街头就出现了一串串爬行的人群,他们相互打量着同伴,并调整姿势。他们高傲不羁的神情,使围观的人群不知不觉中哈下了腰。
    而那个首先爬回来的人,被请上了各类电视节目,他趴在大红地毯上,不厌其烦地向大众讲解着爬行的好处:由于连月的爬行,他的心脏病,胃下垂症状,已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折磨了多年的痔疮,也在不久前消失了。他建议有兴趣的观众不妨一试。
    他很快拥有了大量的信徒,各类爬行协会纷纷成立,他们定期聚会,交换妙不可言的心得。而大批愤世疾俗的青年的加入,更使爬行升华到哲学的高度:人类的祖先就是爬行着的!爬行才是人类最自然,最自由的状态。而站立行走,从文化上说,是彻头彻尾的异化。他们利用各种舆论向社会呼吁:“现在,让我们回去!”
    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则来自女权主义运动,她们更尖锐地指出,女性的站立行走,完全是男性霸权世界长期压迫的结果。实际上,女性的生理特征,更适宜于爬行,尤其是怀孕着的妇女……
  一时间,爬行运动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爬行者所操纵的工业和商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并以其丰厚的利润,及慈善布施,不断地刺激着爬行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少的站立行走者的脸上,郁满了落寞的神情,而给予他们致命一击的,是来自科学委员会的权威报告。其时,地球上的空气污染已糟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空气中所漂浮的各类化学物质,引起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病症和恐慌。最新的测试结果表明,爬行的人类要比立行的人类少呼吸三分之二的化学物质,从而使前者的寿命延长了近二十年。权威报告最后指出:无疑,爬行着的人类更适宜未来的生存。
    终于,在公元二十五世纪来临的时候,地球上的人类完成了一个轮回,恢复了祖先的爬行。偶尔的站立了望,就象非洲草原上的一种鼬类动物,紧张,惶然,并随时一付准备逃窜的样子。

嫦娥

    民间流传着,嫦娥不耐广寒宫的寂寞,确曾在某个日子悄悄地回到了地球——但她所面临的,是比月中更深的寂寞。
    于是,在一个月蚀的夜晚,嫦娥又一次奔月,回了广寒宫,没有惊动任何人。
发表于 2011-3-2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先生的文字,受益颇深,先学习着,并问候春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正流浪四方的诗人请求茅棚留一宿,他对着风中晃动的网眼:“先生,您这是——”
    “我是在打捞岁月。”
    诗人如被闪电击中,向空中扔出他的笔,长啸而去。


研读精品佳作,看来,还是诗人历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问题。

禅宗,是唐代以后,才盛行的。
唐以后,没有一个朝代,叫魏朝。

曹魏时,禅宗还没有诞生。
元魏时,达磨刚到中国,禅宗没有流传开来。

实际上,从四祖 双峰道信开始,禅宗才在社会上真正有一定的影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秋若尘  杨望远
谢菩提本非树的禅宗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寓言故事需细细读方能体味其中寓意,一如品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坛新酒,世态白丑。入木三分,嘲讽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飞雪 哑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只虱子

    有三只流浪的虱子,经过一处猪圈,它们觉得这里的环境和气味都很适宜自己,就在一只小猪的身上定居下来。
    随之,它们进入了一段愉快的岁月,穿越原始森林般游历着小猪的全身,绕着一根根参天的猪毛,相互追逐,并发明着各种游戏。累了,渴了,便吮吸小猪的血补充营养。当它们发现这只小猪的血是如此鲜美可口时,便认真地竞争起来,争先恐后地寻找膘肥肉满的地方,划分势力范围——对于三只微小的虱子来说,猪身如此广阔的疆域,使得它们的圈地行为成为了另一种游戏。
    然而有一天,其中的一只虱子突然忧郁起来,它对着另两只忙碌的虱子大声喊道:“冬至后的腊祭日一到,人们就会杀了这头猪,我们将会同归于尽!”
    另两只虱子愣了一下,又埋下头去。
    “我们必须思考一下,还有时间。”
    另两只虱子的动作更凶猛了。
    看来不会有结果,这只虱子决定单独忏悔,并开始吃素。猪毛上所沾的一些糟糠颗粒,以及一些碎菜叶,已足够维持它的日常需求。它开始讨厌另两只虱子身上的气味,远远地躲着它们:它们扎营猪头,它就避到猪尾;它们吃到猪里脊,它就闪到猪下腹……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另两只虱子也有了不祥的预感。象所有的猪一样,这头小猪也学会了享乐,爱把身体的瘙痒部位,时而往黑臭的泥浆里浸泡,时而在尖锐的墙角上蹭磨,痛快的直哼哼——但对于可怜的虱子来说,这无异于一场死亡边缘的灾难。而吃素的那只虱子,因为总生活在瘙痒部位的对面,所以一直平安无事。
    惊恐不安中的另两只虱子,亦终于皈依吃素。三只虱子和好如初,一同在猪毛的森林里练习坐禅,交流心得,世界一片清风徐徐。
    得到安宁的猪睡的时间更多了,它几乎终日打着呼噜,养的膘肥体胖,远远超过了其它的猪,还没有等到祭神的日子,人们就把它牵往了屠场,连带那三只仙风道骨的虱子。

凤凰与猫头鹰

    猫头鹰得到了一只腐鼠,按在爪下,躲在一根枝桠上,却总担心另一棵树上的凤凰来争抢,便对着凤凰叫个不休。
    凤凰实在忍受不了它的聒噪,就飞走了。但猫头鹰仍对着它飞走的方向叫个不休,以至于爪下的腐鼠烂成了水,它还在叫。
    后来的猫头鹰不知道缘由,便跟着叫,而且越聚越多,直至占领了这片森林,把这发展成了猫头鹰世界的一种传统歌会。


蜗角之争

    公元二十五世纪的一天凌晨,蜗角上的两个国家又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它们相互以一种奇怪的“波”袭击对方的电视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使之轻则胡言乱语,重则竟宣扬起对方的观点来。
    战争的起因,是因为争夺秦桧的籍贯。这时的秦桧,已成了史册上的一个世界主义者,他的超前意识与献身精神,为他抹上了一层圣徒的光彩。但因为在过去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没有一处地方愿意认领秦桧,而使得秦桧的故里成了疑案。现在,随着秦桧的历史地位的确立,学者与大众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这个焦点,争论四起。
    J国的学者花了近六十年的工夫,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考证出秦桧是不折不扣的J国人,他们还从某处荒凉的坟地,挖出一块石碑,证明上面的书法是秦桧的真迹。
    Y国自然更不相让,因为秦桧的三百代孙子,正是该国的第九任总统。他们用不着请学者考证,便在总统中意的一块风水宝地,投资了八十亿美元,建起了富丽堂皇的秦桧故居——秦桧毕竟不是穷酸的文人。
    战争进行了八年,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直至把两国所有的电视台全打关闭了,仍没有结局——双方都有着坚强的信念和追求:J国因秦桧墓的所在地,是贫穷荒凉的西部,正要寻找开发的热点;而 Y国总统的任期即到,正谋求连任,此为政治资本,非同小可。
    然而,就在第八年的年关后,蜗牛再也爬不动了,它左右的两个角渐渐失却着水分,所有的吵闹声,亦随之干瘪了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齐人攫金

    但齐人的儿子记住了那个金铺。
    终于有一天,他穿上了威武的制服,便直奔金铺,抓起一块金子就走:
    “有人控告你的金子有质量问题,距国家规定的标准差0.00001%。”
      第二天,他又穿上制服,直奔金铺,抓起一块金子就走:
    “这金子标签上的重量单位写错了,文件已规定不许用盎司,你违反了质量法第9999条。”
    第三天,他又穿上制服,直奔金铺,用肚兜哗啦啦席卷了柜台里的金条就走:
    “你的金子来路不明,有走私嫌疑。”
    第四天,他又穿上制服,但端坐在办公室——金店老板直奔而来,往他的抽屉里塞入一只沉甸甸的黑包。


楚人献雉

    为了进一步成功,楚人又设法弄来了一只山鸡,把它的羽毛染成金黄色,然后抱到闹市口,树起醒目的广告牌:
    “世界上的最后一只凤凰!”
    有人出价一万金——
    “不卖!”
    有人出价五万金——
    “不卖!”
    ……
    最后,有人喊出了一百万金——
    “不卖!”
    在媒子和媒体们的炒作下,楚人抱着这只身价一百万金的“凤凰”,献给了楚王。
    他随即被任命为“皇家动物园”的园长。

宋人雕叶

    有一个宋国人,用象牙雕刻树叶,雕的真假难辨,名噪一时。
    一天,他对外界发布消息:要用一年的时间雕刻一种全新的树叶,只雕三十片。完工之后,他在记者的簇拥下,来到街头,当众摔碎了二十九片——余下的那一片,自然价值连城了。
    这一消息轰动了整个京城,达官显贵们都争着收藏,连国王也裹挟了进来。

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好穿紫色的衣服,于是,全国上下都追随着穿紫色的衣服,弄得别的颜色的衣服都卖不出去。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别的颜色的衣服制造商将会倒闭,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齐桓公犯起愁来,问管仲怎么办?
    管仲说:“这好办,你明天穿黄色,后天穿红色,再后天……这样不就启动了市场,繁荣了经济。”
    齐桓公点了点头——他毕竟是一个善于纳谏的明君。当月,服装行业的产值就翻了五番。

得遗契

    有一个宋国人,在国家证卷交易中心买了无数的垃圾股,藏在家中的夹墙里。他相信它们终有上扬的一天,或许会成为子孙的一笔巨大遗产。
    但他对着舆论一再强调:这是在为国家分忧。


宋人疑盗

    宋国有一位有钱人,一次,暴雨冲垮了他家的院墙。他的儿子说:“不砌好墙,将会引来偷盗。”他的邻人也跟着这么说。
    晚上,他的家里果然被偷了很多财物。有钱人一直怀疑着他的邻人,但又觉得难以言说。
    很多年以后,早已迁居他国的邻人在日记中写道:“那个有钱人的判断是对的。从逻辑上说,我既以语言在前方设了陷阱,思维必会绕道而行——但那个粗鲁的有钱人却只凭直觉。”
    同样的很多年后,邻人的儿子在一场重病后,忏悔道:“是我偷盗了家里的财物。那个半夜,我起床小解,发现院内的三张椅子和鸡食盆不见了,我索性打开家门,拿走了更多值钱的东西——那段时间,我欠了一屁股的赌债。实际上,我家里的大门是如此坚固,外人是根本无法撬开的。我的父亲陷入了情感的逻辑,忽略了这一点,但神却没有饶恕我。”
    而那个有钱人,此时亦已死去很多年。

九方皋相马

    伯乐自知年岁不饶人,经过一番激烈角逐,终于把弟子九方皋推上了宫廷相马师的位置。
    第一次考核时,九方皋汇报道:“已发现一匹千里马,黄色的母马,正在沙丘那边徘徊。”
    漫长的等待后,宫廷骑师却牵进了一匹黑色的公马,而且显的营养不良。
    国王和大臣们不由一怔,都把目光转向了伯乐。
    只听到伯乐突然惊呼道:“九方皋已超过我矣!他不拘其形,直抵本质,万象皆隐,惟余精魄。他是一位哲学家,他的哲学与这匹千里马同样宝贵。”
    国王和大臣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第二次考核时,九方皋亲自带着宫廷骑师去牵马。远远地,便听得一阵阵金属嘶鸣,震荡宫廷。嘶鸣尽头,只见一马闪入,竹批双耳,风入四蹄,瘦骨铜声,气象高贵,赢得沿途一片叫好之声。
    国王与大臣们交换了一下疑惑的眼神,又一齐把目光转向了伯乐。
    只听得伯乐长叹一声:“现在,我可以退休了。九方皋已在短时间之内打通了宇宙的隔膜,直取元气。该马表里贯通,形神相融,已呈天相。九方皋,天人矣!”
    国王与大臣们又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在总结这一典型案例时,亦已步入花甲的九方皋在课堂上教导弟子们:“如果在不同的时间,演绎同一事物,将会使其产生不真实的感觉。”
    但一次偶然的酒醉后,九方皋喷着饭对弟子们说:“第一次考核,是伯乐老师帮我的,怕我紧张失常,但他老人家却记错了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罢很受益!问候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明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郢书燕说

    从郢人偶然的笔误中尝到解读甜头的燕国宰相,决定成立皇家书信解读委员会,由六人组成,负责解读各部门的汇报,及老百姓的上告。
    两年后,他又把这种解读方法,列入大学必修课,并指定每年都必须毕业几名博士和研究生,由他亲自授衔。
    就 这样,他一直在宰相的位置上,平安地做到退休。
    当他平安地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关于“举烛”的解读,已有了108种,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着。

母猴

    燕王过生日时,一位著名的画家特意画了一幅画:一只虔诚的猴子跪着献桃。
    爱好美术的燕王开心地问道:“是公猴,还是母猴?”
    善揣人意的画师回道:“是只母猴。”
    “我怎么才能看出是只母猴呢?”
    “大王须半年不入后宫,不近女色。然后,再来看这只猴子。”
    燕王好奇地试了一次,果然如此。他重奖了这位画师,称他为真正的现代派艺术家。

肉食者

    国王对天下如此之多的饥民感到奇怪和震怒:“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呢?”
    于是,他命令大臣们调集全国所有的猪肉,投放市场。但猪肉经过各级官员的层层盘剥,到达猪肉商人的摊位时,已是天价。然而,饥民们还是不得不排起了长队,并把剩余的土地乃至儿女卖掉。
    因为他们已没有别的东西可吃,而国王亦明文规定:只能吃猪肉。

鲍氏之子

    鲍氏之子长大后,因为口才雄辩,与时俱进,在电视辩论中大败对手,做上了哲学国的国王。
    根据儿时理想,他立即颁布了第一号国王令:万物无贵无贱,皆有生存之权。人类杀猪时,不得让猪发出嚎叫与抗议;虎狼取家畜时,村人不得鸣锣驱赶;虫虱附体吮血时,更不得拍击致死……
    第二天,民众便推翻了国王。

田夫献曝

    有个饥寒交迫的农夫,偶尔休息时,晒到了一片温暖的阳光。
    他很担心世上没人知道这片阳光,就想把它献给国王。但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这片阳光献给国王,以至于愁眉不展,把地都荒了。


中山狼

    中山狼对救了它的东郭先生说道:
    “在本质上,人与狼是相通的。因此,无论是我吃了你,还是你吃了我,并无优劣之分。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局面是:我正身强力壮,如日中天,而你已步入晚年,垂垂老矣。因此,如果让我吃了你,你便可以在我的生命里更长久地延续,更有力地跳跃;而如果你吃了我,终归只是苛延残喘,亦断送了自己的生命继续辉煌的可能。我想,这个答案你是不会算错的。”
    东郭先生气的说不出话来,只是围着毛驴团团乱躲。至于结局,众所周知,一位过路的老人,帮助东郭先生把狼骗进口袋,举起锄头:
    “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
    但他的哲学,东郭先生和正咽着气的狼都不太服气。

高山流水

    因为生活困窘,伯牙被迫到街头卖艺。
    他弹了一曲《高山》——
    无人喝彩。
    他又弹了一曲《流水》——
    仍无人喝彩。
    围观的人群三三两两地离去。伯牙长叹一声,收起琴,并怀念起钟子期。
    第二天,当地的一家晚报刊发出一篇《穷途末路》的文章,以不容置疑的权威口吻评论道:
    “必须把《高山流水》这样的小圈子音乐,立即从音乐史中剔除。它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更不符合市场的运作规律,是一首彻头彻尾的反民主作品。能从这首作品中得到满足的,只是几个疯疯癫癫的怪人,他们神情犹疑,举止失措,属于这个社会多余的人。他们正和《高山流水》这首怪胎一道,损害着我们社会强健的肌体,并试图使之最终倒闭——因为它鼓励的是出世,是逃避,是不负责任。如果还让这样的作品出现在街头,那就是我们的不负责任,是J市的耻辱。我以3D+4B流行乐队董事长的身份呼吁……”
    这篇评论文章的作者署名:钟子期。



庄周与髑髅

    庄周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尽管老朽的走路都摇摇晃晃,仍坚信自己是一只蝴蝶的梦。但自从那次到楚国的半路上,用马鞭敲了一下一只滚出的髑髅,就愈来愈觉得自己象一个髑髅的梦,乃至日常的举止,所著的文章,都无不透着髑髅的气息……为这个念头所纠缠的庄周,对一切兴趣索然,终日呆坐。游散的弟子们则三三两两,交头接耳。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做一个了断。庄周匆匆套上那顶道士模样的帽子,取出马鞭,复又来到那片荒地。时已深秋,草木衰颓,枯丛间闪烁着数百粒各种姿态的髑髅,哪里去辨上次对话的那个。“早该做个标记,”庄周懊恼着,团团地寻找起来。
    橐橐。庄周用马鞭敲一髑髅——
    髑髅突然跳到半空:“娘希匹!老子正在召开联合国大会,谁如此大胆,冒犯本王?”
    庄周忙闪到一边,马鞭敲向另一髑髅,橐橐——
    却见得那髑髅把空洞的面部从泥土的方向慢慢转过来,恶狠狠地:“你侵犯人权,我要控告你!我好不容易像逮夏天的蚊子一般搂住了西施,滚开,别坏我好梦!”
    橐橐橐——庄周有些急了,往前赶了几步,用马鞭敲一土丘下昂立的髑髅,这个髑髅似乎有些高贵的模样。
    “冲啊!杀呀!”这个髑髅突然狂呼起来。“后退者,立斩!”
    随着这声呐喊,周围竟有数十粒髑髅向着一个方向颤了一下。
    庄周喘息着坐到一边,使劲回想着上次的遭遇。他想起那个髑髅眉骨缺了一角,塞着泥土,一条蚯蚓在黑洞洞的眼眶上搭拉着……他支撑着马鞭刚站起来,又颓然坐下。此时与上次的相遇已隔六月,那髑髅难免不产生新的损坏,况一条高速路正不远处开掘,民工们常这一带出没……再说,那髑髅终日与这些髑髅们做伴,难免不改做别的梦了。
    然而,庄周又是谁呢?谁会梦这么一个糟老头子呢?望着荒野的髑髅们,庄周更深地迷惑了。

庄生梦蝶

    终于一天,蝴蝶再也不想飞了。因为每个年代都有无数不相干的人,以完全相同的理由,钻进她的肚子,以至于她沉重的再也飞不动了。
    于是,蝴蝶落下地,叫了声:“我肚子疼。”并令人难堪地蹲了下来,腹泻不止。
    立时,所有的人都离开了蝴蝶,并且,不再有新的追随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天辟地

    当代一位宇宙学家在他的最新著作中指出,盘古开天辟地的伟业,实际上是在一枚鸟蛋的内部完成的,而那把著名的劈开人类漫长混沌的斧子,显然就是鸟喙。
    鸟曾经是人类的祖先,这一远古神话,与当今的科学推论不谋而合,立即在学界引起了轰动。然而,这位科学家又进一步认为,鸟蛋还可以成为研究人类,乃至宇宙的基本模型,从而探讨人类的终结去向。
    “或许可以说,人类的时间并非无限的,但却是没有边界的,有如封闭的蛋壳。”这位科学家充满自信地展开他的文章,“无疑,蛋壳内的空间,就是目前人类所拥有的宇宙,人类目前的行为,就如同蚂蚁攀爬于蛋壳的内壁,尚无法,或不能进入蛋壳的外表,了望另一个无垠的空间。然而,在远古的时代,人类是曾有过这种机缘的。那次,可能是某位神祗的好奇心,或偷窥欲,他把封闭人类的这枚蛋壳敲裂了一条缝,差点酿成一场大祸,幸亏女娲及时用五彩石补上了。因为那时的人类——直至今天,都还在孵化之中,受不得另一个世界的冷热动荡的。”
    “当然,我们所想象的这另一个世界,又将为另一个更为巨大的蛋壳所封闭,并依次无穷地推理下去,构成无限的宇宙。”文章发展到这里,这位科学家突然转以调侃的口气,“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每一个人都生活于自己的蛋壳之中,乃至一座城市,北京,巴黎,纽约……无论是黑暗笼罩,还是灯火通明,都无不囿于各自的蛋壳之中。现在,让我们进一步发展想象,进入一个更为迷人的突破:因为鸟蛋这一基本的宇宙模型,还解决了宇宙能量来源的这一不解之谜——这一不解之谜,使风靡当世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成为某种无根的神话故事。鸟蛋的形状,无疑最利于滚动,并于滚动中获得不竭的能量。这里,我们可以由此断言,宇宙的时间应是一种斜坡状的,从而使得鸟蛋无法停止滚动,并趋于永恒。在人类的一些封闭、朴素的地方,大人们常常把自己的孩子叫着铁蛋,狗蛋之类的,实际上就是在潜意识中暗暗契合着宇宙之原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人生的斜坡上永远愉快地滚动。”
    “然而,是否所有关于人类存在的问题就此解决了,不!”科学家严肃地话锋一转,“让我们回到主题,继续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处境和去向——实际上,也就是最终从蛋壳的内壁,蜕到蛋壳的外表,接触一个辽阔的,更为开放的宇宙空间。现在,到了问题的关键,人类是否已经孵化成熟了,可以破壳了呢?这是个严峻的,关于是死,还是活这样必须选择的问题。因为对于蛋壳内的雏鸟来说,过早地出壳,会被冻死;而过晚,又会被闷死。而且,比雏鸟出壳难度要求更高的是,人类并非把撑破的蛋壳往旁边一推完事,而是要小心翼翼地在蛋壳上钻一个孔,然后,攀爬到壳的外部生存——如果这枚鸟蛋被不慎弄碎了,人类就成了宇宙中随风飘忽的尘埃。”
    “现在看来,这枚鸟蛋还得请上帝来看护,”文章的最后,这位科学家突然皈依了宗教,“或许,在那儿——教堂,仍是孵化鸟蛋的最好地方。”

桃花源

    当代有位学者认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关于时间的寓言。
    “关于‘桃花源’,一直存在着混乱的解释,”他在文章中写到,“有人认为是纯粹杜撰;有人认为是诗人服了某种麻醉剂之后的幻觉;但更多的人则相信实有其事,并已考证出就在某地,引得‘桃花源’的爱好者们蜂拥而至。”
    “而最后一种说法,尤为荒唐,亵渎原著。原著的关键部位,就是那个‘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根本就不是为旅游准备的——在本质上,《桃花源记》应是一篇关于时间的寓言。显然,在陶渊明的思维中,存在着两种时间,这两种时间相互邻依,打个形象的比方,就像两块磨房的磨盘——我们尚不知它们欲研磨出什么,但已知它们是在绕着不同的轴,以不同的速度运转。现在,让我们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展开探讨,因为每一种时间,都试图向着无限伸展,扩张,这样,就必然地要在它的薄弱部位出现一些撕裂——时间并非无懈可击,它的诞生物,我们眼前的并不完美的世界便是明证。那么,可以想象,只要这两片邻依的时间磨盘不停地运转,就会有某个偶然时刻,两个磨盘上的裂口对接在了一起,形成文中的那个连通的‘小口’——当然,只有坚信这个‘小口’的存在,并耐心守望者,才有可能幸运地得之。《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就是从这个‘小口’,不自知地进入另一个时间的。而当他从另一个时间——桃花源——返回后,两片磨盘的运转,又将各自的裂口错开了,通道消失了,自然‘不复得路’。”
    “这位渔人是幸运的,”学者继续写到,“如果他再迟返一段时间,两片时间磨盘的继续转动,将会封闭他回来的‘小口’——他将留在桃花源,生活于另一种时间之中。”
    “而生活于另一种时间之中,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见不到渔人的形体,”这篇文章此时到达它的精华部分,“因为所有的时间都是透明的——但我们所见到的渔人将是个疯子。当然,这里的‘疯子’不含有任何贬义,它是人类的一种错觉。不同的时间,就像物理性能不同的透明物质,具有着不同的折射率——当我们从空气中观察水里的游鱼,以为它在那里,实际上它并不在那里。”
    “因此,桃花源中的所有人都是疯子,是被现行时间放逐或自愿放逐到另一个时间中的疯子——桃花源就在我们之中。”这篇文章以如此惊世骇俗的推论而收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侠客

    有一位侠客,为了寻找对手,徒劳地走遍了天下。最后,他发现,真正的对手就隐伏在自己体内。为了把对手赶出来,举行拟想中的决战,侠客使尽了各种方法,长时间地倒立,超常规地扭曲身体,在烈日下暴晒……然而,对手就是隐伏着不露面,并不时地在他的要害部位闪出剑锋,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他终于无法忍受这样被动的局面,对于一个真正的侠客来说,这比死亡还要耻辱。于是,他从枕下的黑匣中,取出那把祖传的宝剑,指向自己的肉躯,他想做最后一次决定性的出击——既然对手的屏障是自己的肉躯,那么,现在就用剑清除它,把对手逼到无从闪避的角落。为了使割肉的过程不至于过分痛苦,难以忍受,他一边割肉,一边不停地喝酒;为了使运剑的手不至于因能量耗竭而停下,他又把割下的肉送回口中咽下。他相信,对手将会被迫做出选择:立刻显形出来,或者消亡于剑与牙齿的咀嚼之中。然而,对手比预想的还要富于经验,忍耐与拖延时间,似乎是他的既定战略。他老练地屏着愈来愈少的肉躯,向着更深处隐伏——侠客甚至都没有想到,自己的躯体竟有如此的纵深。而对手还不时地还以一击,令侠客猝不及防。
    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双重痛楚,同时袭击着侠客,他的残缺的躯体开始摇晃,有如寒风中的秋叶。但他的手中的酒与剑,依然是那般富于节奏与速度——他的躯体就这般在空气中不断消失着,仿佛一种神奇的远去。而得到鼓舞的是,躯体的消失过了某个临界点之后,他的痛楚亦随之趋于零度……他舞动的剑感着一种无限的自由的快感。就在世界接近透明的一刹那,他终于看见了对手——而他们也都在这一刻,几乎同时将剑刺中了彼此的要害,一同倒了下去。


画饼充饥

    从前,楚国有位落魄的画家,因为实在抵抗不了饥饿的纠缠,就在纸上画了一张又一张的饼。由于他的认真,投入,以至于真的忘却了饥饿的存在,并成了名垂千古的画饼艺术家。
    但当他所画的饼堆满了房间,甚至没有立锥之地的时候,自己却在饥饿中死去。


屠门大嚼

    有位同样落魄的楚国人,对画饼充饥的行为艺术很不以为然,认为缺乏生动的现场感。
    当然,他也吃不起肉,但却知道肉的味道确实很鲜美。于是,他就每天早晨,对着屠夫的大门,张开大嘴,大嚼不停,直至有了饱胀的感觉。
    过了一段日子,他又觉得这样的行为艺术不够文明。于是,每当有人宴请宾客,他就整顿好破旧的衣冠,坐到人家门口,摆开一双筷子,一只勺子——以至于有一天,他得意地向家人宣称,他已吃遍了天下的美味。
    他终于因为过于饱胀而撑死了——那天,他遇上了位好心的东家,不忍见他坐在门口,做着大吃大喝的样子,便请他入了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4 0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