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灌水] 这个世间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云和迷雾,两种事物,一样困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玄理的特性——纵贯横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觉悟,是把人的纵贯线唤醒,才能阔达和扩大生命。所以不能只看眼前的一点一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是高度精神层面的一种生活境界,并非不动、不为。无为的要旨是自然。

道家所说的自然,和我们日常所指的自然世界的自然,不同!也不是西方思想的自然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所说的自然,是精神生活上的观念。是自由自在、自己如此、无所依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精神独立,才算得上自然。是一种很超越的境界。

西方人所说的自然界的现象,严格意义上是他然、待他而然、依靠旁的东西而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说:逍遥,无待!可是现实中,哪里有无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一眼就看清楚了现世——生命落在虚伪造作,就是最大的不自在。人人疲于奔命于那些虚伪形式的空中楼阁。其实名利,本就是一座空空如也、金碧辉煌的海市蜃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的境界,就是“虚一静”,不让我们的心灵粘附或固定在某一个特定事物和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家讲的执著,就是“粘附”或“粘着”,是心思封陷在一个特定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也是纯一无杂。没有乌七八糟的想法和冲突。
静,就是不浮动。人随生命奔驰,顺着意念前行,天天都在浮动中,只有化掉这些,才能静下来。

道家喜言静,儒家常言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强调定的重要性,贞定。如佛家讲的“止”,意思相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的“静”,并非物理学中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的静。而是绝对心境,是定。是随时随地,你能将心灵,从现实中超拔出来。浮定于上层的一种境界!是人类的整个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自然、虚一而静,都是精神的境界,是有无限妙用的心境。

我要修行,必先领悟这三点才是关键所在!你若有“无限妙用”,就能应付这个千差万别的世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实这个“玄”,在我看来,不若简单点,就是一个圆周之转。

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

好像是玩字眼,其实不是:)不懂的,就以为是玩字眼,懂得了,规则其实很简单。一个圆周之转,就是“玄”。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1-20 14: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5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