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这样 于 2012-11-1 09:51 发表 语言趋于平常,在白话中没有充分展开 白话诗也很讲究空间和留白,处理得好诗意更淡泊悠远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静雪 于 2012-11-1 10:25 发表 呵呵。。。挑站了整个挑站,气度不凡,有个性,您的有些诗观,我是非常赞赏的。只是舒事诗是最难写的,要让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情节有声有色,最注意的是要让意味深藏其中,却不乏诗意。真的特别难写,没有 ...
原帖由 鱼姬儿 于 2012-11-1 10:39 发表 1、意味是行文的基础,否则无论什么文体都是失败的。 2、诗味是语言带来的,但并不排除叙述过程造成的境超越了语言本身,而产生诗味。这就是“诗味,在语言之外(在境之内)”。我这样补充,白世纪楼主是否就明白了 ...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11-1 10:42 发表 我来简单谈谈意味和诗味。 意味,简言之,是有意思,有意味,有情趣。是含蓄的。而诗味,是特指诗的意味、趣味。 显然,诗味是指诗歌的意味和趣味。那么我们不得不回到诗的特质上来谈,诗歌的意蕴、意境、形式等美学特质构成了诗歌的诗味。 这里不难看出,意味在诗歌的特质中,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先不谈古诗,就新诗而言,通过语调,语感,气息,气场,事境,技艺等等来体现出诗味。 那么,光有意味不一定就有诗味,有可能因为缺乏气息,缺乏气场,或者缺乏事境,技艺较差而无法体现出诗歌的诗味。造成这种可能性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作者对这几方面的认知和领悟有所差异,在技艺的掌控上有所欠缺。当然还有可能是因为审美体系上有所不同。有时候,作者自己认为到了,而读者认为没到;作者认为没到的,读者反而认为到了。 回头,我来谈谈,我说的那句“诗味,在语言之外”。 上面说了意味和诗味的区别,就明白了很多诗歌在阅读的时候能感觉到语言的优美,或清新浅白,或雅致含蓄,或生僻奇崛,或拙朴细腻。所有这些只是语言的表层,而阅读之后的回味才是真正的诗味,是整个诗歌在你脑海中产生的一些思想,是虚实相生。这才是诗味的真正落脚点。如果一首诗歌言止意尽,没有回味,也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字本身给出的空间不够,另一个就是读者自己没心思去体会。 显然,这里会想到另一个问题,就是白兄指出来的,是不是有意味的文字就是诗。我的回答是:不一定。正如白兄说的,诗之外的其他文体也一样可以写出意味,但因为没有产生特定的气息,气场,诗境,没有凝练的手法和优美的语言,它仍然还是其他文体,而不是诗。 这一点,我们的意见是相同的。 但是如果作者特地拿出某个片段,场景,在断句,分行上,在修辞上做了某些特别的处理,那么一些其他文体也可以在改造之后成为具有诗歌特质的文字。这就和我们传统审美和惯常的审美倾向之间产生一些细微的差别。那么是叫这样文字是诗歌好呢,还是不是诗歌好呢? 这才是让我们疑惑的。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11-1 13:09 发表 辩论,那年代我是辩论队的。似乎越到后来,越是不好辩论了。 我老了也,娘啊!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11-1 13:28 发表 知道的越多,会发现自己盲点越多,因为你的视野更开阔,你的角度在增大,你就越“无知”。你开始害怕辩,因该是缘于此。 所以有句话叫“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想指的不仅是勇气和血性,更因为初生牛犊的“无知” ...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11-1 13:28 发表 知道的越多,会发现自己盲点越多,因为你的视野更开阔,你的角度在增大,你就越“无知”。你开始害怕辩,应该是缘于此。 所以有句话叫“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想指的不仅是勇气和血性,更因为初生牛犊的“无知”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5 2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