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天放

写给寒山依依的六行诗,100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9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2、计白当黑

头上的黑变成了白,然后干净
现在它什么也没有了。路过的灰尘
偶尔落下来,带走它的油脂

他不喜欢说话的习惯并未改变
看起来却不再沉默。他给文竹浇水的时候
表情生动,仿佛那些气韵就要泼出



----------最喜这个----------深厚并灵动,清澈----------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谢谢!
原帖由 傻小姑 于 2013-8-29 17:38 发表


木雁,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七上〈外篇·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

有时候,一些字词,只是一个喻,写呆若木鸡,并非一定要写鸡,而是写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月追花 于 2013-8-29 17:29 发表
随便找了一首,请教作者啊

13、呆若木鸡

木雁被杀去待客之后,所有的鸡都学会了鸣叫
它们没日没夜。它们在桑树顶部歌唱神仙

一只植物鸡什么也听不见,它到处松土,不为种花
它在寻找蚯蚓。它不思考为何只为肚子而活

终于它啄到一条裙子上的蝴蝶。它惹来了笑声
那银铃般声音它从未听过,它被叫做呆子啦


请问:
1、什么是木雁啊?
2、桑树顶部,好像只有桑叶和桑葚是我们熟悉的哦。什么在桑树顶部呢?
3、什么是植物鸡啊?肯德基有没有卖的?
4、整首诗跟成语“呆若木鸡”是怎么关联上的呢?

请作者一定不吝赐教,谢谢啦! ...

谢谢大家光临,既然说开了,我就晚点打球去吧。
1、木雁就是不会叫的雁。古人养雁跟后来养狗相似,为了看家。雁在发现陌生人的时候,会“鹅鹅”大叫。家里养了一只不会叫的雁,何用?所以最后被杀去待客了。
2、“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巅”,陶诗名句。陶之隐,世人目为真隐;那么鸣鸡呢,既然会叫,便也会装模作样会神仙的。为什么是顶部,陶潜也没说,我猜是离天较近,也就离神仙较近的缘故吧。
3、植物鸡纯属杜撰,肯德基用马桶水制冰,说不定也就有得卖。植物鸡类似植物人又不是植物人,我们有时候会说某某人像个木头人,但某某人肯定不是木头人——没准他比谁都敏感。修习坐忘者,愈敏感,愈木讷。“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好读书,不求甚解”……
4、就是傻呆呆地做一只不会叫的鸡,不要闹哄哄求人生之甚解,活着,偶尔有花裙子经过,喊他呆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京地图 于 2013-8-29 17:43 发表
2、计白当黑

头上的黑变成了白,然后干净
现在它什么也没有了。路过的灰尘
偶尔落下来,带走它的油脂

他不喜欢说话的习惯并未改变
看起来却不再沉默。他给文竹浇水的时候
表情生动,仿佛那些气韵就要泼出
...

谢谢北京地图赏爱,天放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9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球去吧,没见过你这么损的,我说我够虫害了,你比我还要价,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3-8-29 18: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9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现代诗:把古代典故,用现代白话写出来,加上自己杜撰的词汇和比喻。真难啊,尤其是对于读书少的人来说,不知道典故的,根本不敢写现代诗啊。当然,更别说读了。惭愧!
长知识了,多谢!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3-8-29 18:16 发表

谢谢大家光临,既然说开了,我就晚点打球去吧。
1、木雁就是不会叫的雁。古人养雁跟后来养狗相似,为了看家。雁在发现陌生人的时候,会“鹅鹅”大叫。家里养了一只不会叫的雁,何用?所以最后被杀去待客了。
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9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请教,谢谢!

11、双峰对峙

春风吹,绿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荡开
这时山峰就像奇怪的骨牌,在向大地倒下去的当口
突然又立了起来。大海在运动中布满了停顿

于是走向高处的洁白,阻断了遥遥相对的目光
怪蜀黍带着小萝莉把一块块小石头翻开,小螃蟹惊慌失措
山太远,潮水翻滚得厉害,太阳下的阴影近而低矮

1、于是走向高出的洁白——现代诗,不受语法限制的吗?
2、怪蜀黍带着小萝莉把一块块小石头翻开,小螃蟹惊慌失措——现代诗,只是作者个人意绪的比喻或者象征的表达,并不需要与读者建立情感关照?这样的话:“我把欧罗巴放置于妈妈桑的墙壁之上”这样的语句,也可以是现代诗,而且很可能是很好的现代诗?或者像这样的:“ 美西亚的猪啃过的骨头/打中了卡尔.波普的绝对开放/一个东亚人/就此发疯了”——因为人读不懂,就能够成为诗歌,而且是好诗歌?这些也都是典故啊。“美西亚的猪”,记载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里。不过,这里带引号的话语,到底要指什么,我确实回答不上来,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句子,压根就不是诗句——虽然,即使在有些人看来,它居然真的就像是能够吓唬人的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9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记了说谢谢,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3-8-29 18:26 发表
打球去吧,没见过你这么损的,我说我够虫害了,你比我还要价,

快乐的时间总是飞速,打完球又打游戏,爽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月追花 于 2013-8-29 18:49 发表
谢谢!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现代诗:把古代典故,用现代白话写出来,加上自己杜撰的词汇和比喻。真难啊,尤其是对于读书少的人来说,不知道典故的,根本不敢写现代诗啊。当然,更别说读了。惭愧!
长知识了,多谢!

不客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月追花 于 2013-8-29 19:03 发表
再请教,谢谢!

11、双峰对峙

春风吹,绿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荡开
这时山峰就像奇怪的骨牌,在向大地倒下去的当口
突然又立了起来。大海在运动中布满了停顿

于是走向高处的洁白,阻断了遥遥相对的目光
怪 ...

你客气了,以后要多向你请教是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月追花 于 2013-8-29 19:04 发表
忘记了说谢谢,补上。

没帮上你什么忙,谢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修史,历代文学作品选几乎都是奥卡姆及其时俗,几无鸡鸣神仙的,倒是现代化了,鸡鸣神仙和青楼立牌坊的就n多。这倒让人奇怪。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3-8-30 20: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确读书不多,知之有限。根据有限所读,觉得称得上诗的文字,至少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要有形象的意象;第二、要有抽象的意味。有学者为美这样定义:所谓美,即有意味的形式。有人——那些所谓的现代诗人——说:诗是个人的。的确,诗歌是创作者个人的对生活、对美的文字形式的提炼与表达,但是,这样的文字要成为诗歌,必须要符合美的基本规律——即,第一、要有形式,即意象,第二,要有意味。由于形式,是客观的,这就要求,即使是主管创作的个人化的“美的表达”,其所借用的意象,也必须是大众熟知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反对用生僻的典故以及自造字词来进行诗歌创作的原因。第二,关于抽象的意味——这才是主管的,无论创作者还是阅读者,其实“个中滋味”,唯有自知。如果,没有第一,“形式”的客观性,那么,意味的抽象性,就不只是抽象,完全成为费解以及“诗人的呓语”。
在我有限的知识里面,目前只能根据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意象,补充说点,对于汉字诗歌来说,一首诗中,意象的整体性(叙事诗——但是,如果诗歌能够起到散文或者小说的作用,还要散文和小说干什么——另说)是很重要的。现代诗人们,用的描红本,都是西方诗——事实上,就算是自以为涉猎颇丰者,有几个读过原著,而不是读的翻译作品?用翻译作品来学习诗歌的写作,起到什么作用,真难说,至少不会很好。别说不同的文字来翻译诗,就是用现代白话来翻译唐诗宋词,最后出来的模样如何?不幸的是,很多的人,就是根据这些已经脱离了原作美学意味的翻译文字来进行汉字现代诗歌创作的学习、探索的。没有办法让大家接受,只好霸道地掌握诗坛话语权。所谓梨花体者即是此种奇葩。不同的语言的人,在对自己的语言进行审美活动的时候,个体与文字的交流机理,是不同的。西方人,无论他汉语说得多流利,要想品鉴到唐诗中的意境,是艰难的——不要说外国人,就是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汉语传统文化审美的素养,也是比较难的。同样的,中国人去读西方人的诗歌——无论是否翻译文字,情形如何呢?恐怕真的只有“诗人”自己知道!所以,西方文字的对意象的调用的方式,其实不适合汉字的。至于为什么,由于我对西方文字不了解,说不出来。“了解凯撒不必成为凯撒”,因此,可以知道,不同文、不同种,对文字的美的创造和品鉴,都必定有差异。文学,并非科学,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4 2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