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经典水泡:穗穗“迷你”诗评及紫穗资料库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体还好吧?诗歌是身外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再进来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芙蓉童子 于 2010-8-21 09:13 发表
有空再进来细读。


谢谢:)

请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了无痕迹 于 2010-8-21 08:33 发表
身体还好吧?诗歌是身外之物。。


还好,就是这两天头疼病又犯了,呵呵,自找的哦!看得诗太多,我仿佛想把三个月来未看的,都恶补上哦。

多谢了无痕迹。嗯,穗穗有时总是无言的感动,我就像林黛玉一般的柔弱,却让大家都为我担忧和牵挂了。

握!再次谢谢你。诗歌是身外之物,却是精神之魂魄啊!!身体再差,还可以拖,魂魄若丢,那就完鸟.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洗衬衫

斯威尔(波兰)


最后一次我洗衬衫
为死去的父亲。
衬衫带着汗味,我自
童年起就记得这汗味,
这许多年
我洗他的衬衫和内衣
我把它们在工作室的
铁灶上烘干,
他喜好不用熨就把它们穿上。


世界上所有的身体里,
动物的,人的,
只有一个流着这样的汗。
我深吸一口,
最后一次。洗涤这衬衫
将把它销毁,
永远。
现在
只有他的画作比他活得久,
它们带着油漆的味道。


穗穗点评:洗衬衫,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事件,抒写了作者内心的缅怀之情。这衬衫上唯一的味道,是父亲的。但是它也即将消失了,因为作者需要洗净“衬衫”,然后销毁。所有的怀念,已经不在汗味的气息刺激,所带来的记忆画面,而是变成了父亲的画作,那带着时光永恒气息的油漆味。
某种意义上,这爱和思念,已经升华成了活着的意义本身,暗含着某种艺术的传承。这是我猜测的诗歌能指。希望是误读的分支。


离别

阿赫玛托娃(俄罗斯)


一条暮色里的倾斜的路
呈现在我的面前。
昨天,恋人就在央求:
“不要把我忘记。”
而现在,只有阵阵的山风,
只有牧人的喝嚷,
只有激动的雪松
伫立在净洁的泉水旁。


穗穗点评:阿赫玛托娃总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她善于随性取物,借喻内心的情感。此诗是:“不说别离,甚说别离。”一条暮色中倾斜的路,代表了离别的千言万语。或许这离别里,还暗含着更深的寓意,所以作者才会回忆起昨日恋人临别时的殷切嘱托——不要把我忘记。嗯,想起了一首中国的老歌~~《知道不知道》

曲径通幽的表达。这个有着“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之称的安娜•阿赫玛托娃,她俨然是一个写情的高手。这个“敢于在平凡简单中寻找伟大”的女子,始终是爱情的百灵鸟,执着的歌者。她的诗以短诗见长,充满人文精神。每篇都是平中见奇。如:常景见奇思,常物见奇意,常事见奇情,常语见奇趣……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0-8-21 10: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0 16:46 发表


不懂?


牛以为很多诗理论读多了不一定有好处,它会影响一些个性的东西。诗,还需要一些个性的东西,需要一瞬间的灵性。好诗往往不走寻常路,不走别人走过的路。别人走过的路,是很难出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0-8-21 12:04 发表


牛以为很多诗理论读多了不一定有好处,它会影响一些个性的东西。诗,还需要一些个性的东西,需要一瞬间的灵性。好诗往往不走寻常路,不走别人走过的路。别人走过的路,是很难出新的。


你都不知道,别人走过什么?那你能走出什么新路来??不学无术,就好吗?才气写诗,就好吗??诗需要个性的东西,却有共性的实质!

个性是种类,共性是生机。读理论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写作的时间少了。你总是用一样遮盖另一样。这也是奇怪的念头。理论和个性,不产生直接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0-8-21 12:04 发表


牛以为很多诗理论读多了不一定有好处,它会影响一些个性的东西。诗,还需要一些个性的东西,需要一瞬间的灵性。好诗往往不走寻常路,不走别人走过的路。别人走过的路,是很难出新的。


多读多了解是对的,前面的都不了解很难创新,就算创新,后面也会乏力。至于跳不跳得出,和天份与阅历有关。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8-21 12: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1 12:34 发表


你都不知道,别人走过什么?那你能走出什么新路来??不学无术,就好吗?才气写诗,就好吗??诗需要个性的东西,却有共性的实质!

个性是种类,共性是生机。读理论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写作的时间少了。你总 ...


我读诗,读中国诗人的诗。在诗中领会一些东西,思想、架构、语言、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8-21 12:40 发表


多读多了解是对的,前面的都不了解很难创新,就算创新,后面也会乏力。至于跳不跳得出,和天份与阅历有关。


思想里有了框,就很难跳的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0-8-21 12:43 发表


思想里有了框,就很难跳的动了。


谁让你思想有框了?你看庄子,读完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书籍,他的思想有框吗??

如果你那么容易被禁锢的话,我想你就不是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0-8-21 12:42 发表


我读诗,读中国诗人的诗。在诗中领会一些东西,思想、架构、语言、个性。


你读中国人的诗,而你读的那些中国诗,他们的主人,也是不断地阅读外国诗歌的。他们的许多思想、架构、语言和个性,都是借鉴了国外的众多流派和诗人的风格的。你若不知道这些,如何能找到根源?陈先发就曾试图,找到一条重构的道路,返回中国精神、语言、语境等新的中国诗。

我想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关于阅读的语言问题,已经比三四十年代更好解决了,那个时代的诗人,还不停地学习。到今天,我们有些诗人,倒开始宣扬,不学自通,和所谓只看国人之诗。到底是什么观念,让你如此片面地理解诗歌的个性问题呢??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0-8-21 12: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1 12:46 发表


谁让你思想有框了?你看庄子,读完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书籍,他的思想有框吗??

如果你那么容易被禁锢的话,我想你就不是诗人!


哈哈,我不是诗人,只是一个爱好。脑袋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哈。创新,我赞同外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民族的传统技法的继承以及国学底蕴的基础,和泊来的诗歌技法及其理念。本该很好地融合,而不是对立。本来新诗,白话诗,就是舶来品。应该说,现代诗,正在无形地进入本土化时代。或者说一开始就打印着“中国”制造的标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理念太偏狭了。如果不弄清楚中国新诗史和外国诗歌史的整体脉络。你如何能让自己,面目清晰地~~真正地立足于一方踏实的国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2 15: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