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暮颜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我爱红颜:)
发表于 2005-11-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乌鸦向暮颜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空
                    文/ 清缁
再数数我手里还剩下的
时光,你否定我
就像打破你捧着的玻璃杯子
一般轻易
这么快,日历又薄了一半
这个夏天 我常常产生
幻觉。在迷途的过程中
有人悔恨 同时也有人
错得,心甘情愿!
把那些走错的路,统统都
退还给我!连
你乘走的小船和许我的
小木屋子:
外表富丽堂皇,内部
空空荡荡
暮颜赏析:我想,在欣赏和解读一个人的写作及作品时,我们肯定希望能够尽可能客观、准确地捕捉到他的某种有效的语言信息和他在此过程中流动的心灵轨迹并进而获得某种文字享受或精神启示(不管他最终带给你的是什么),然后中恳地作出我们自己的回答。当然,对一个诗人及作品的诠释赏析肯定是因人而异的。故而在一些所谓的评论中,我企望力求以我粗拙并不失偏颇的笔、以我对诗的浅薄认知、感悟及个人的解读标准与角度,试试着开启和进入作者诗中那些令人感怀心动的章节。
                      -------写在开头,为一些支持与一些不认同。
暮颜解读:“空”是一个很大的词,很是容易落入俗套和真正的空洞,正如虚空 ,迷恋于一种自我解说的有感而发 --一首诗的源始,最让诗人竭心尽虑与忐忑不安的,并不是此处之所有所为,而正是彼处的隐约与颤栗--“在那里!”诗人沿着自己的路径依稀找寻搜索着,但是,真正诗的所有并非象春天花坛中的花朵那样“美”随处可见,诗隐约的身影、颤栗的皮肤,仿佛在和诗人的一生作着无尽的迷藏与游戏。有时,它们出现了,但这并非因你的寻找,而是源于它们之“在那里”。它们并不单就于被发现,因为它们对自身的自觉的选择远远早于诗人们与之的邂逅。我们再来读这篇《空》
“再数数我手里还剩下的
时光,你否定我
就像打破你捧着的玻璃杯子
一般轻易                 -------你对我的否定如同玻璃般的易碎,这是情感空虚的理由么?
这么快,日历又薄了一半
这个夏天 我常常产生
幻觉。在迷途的过程中
有人悔恨 同时也有人
错得,心甘情愿!    ----对于一个错也甘心情愿的痴人,是空虚的表现形势么?
把那些走错的路,统统都
退还给我!连
你乘走的小船和许我的
小木屋子:         --------请归还我吧,我的纯真,以及我的付出!
外表富丽堂皇,内部
空空荡荡          --------请拿走吧,那些寂寞,那些空白!
    作者再次再次向我们昭示了那种幽怨 情结以及对爱情、生命本源的追问和渴望灵魂回归的强烈意愿。作者的呐喊让我是我觉得,看完她的文字,在我的眼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那颓败的废墟上有一扇窗户被打开了,温暖的阳光和空气,和那震撼人心灵的话语蓦然倾泻进了我的世界。于是那开始读的那孤独的,寂寞的,被限制着的绝望的感受消失了。
  “ 把那些走错的路,统统都 /退还给我!”在那这颓败的废墟中,那些醒悟和领悟的呐喊隐约在那扇打开的窗户里,带着淡淡的苦涩。

发表于 2005-11-9 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支持!!
暮颜功底深厚!学习!
发表于 2005-11-9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摘要:"...冠军暮颜出题: 《这个中午,有些事情需要抚摸》..."
我参加了比赛,想请你一评,行吗?
发表于 2005-11-9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好评。学习。
发表于 2005-11-9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再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下面引用由沧海月2005/11/08 09:53pm 发表的内容:
摘要:"...冠军暮颜出题: 《这个中午,有些事情需要抚摸》..."
我参加了比赛,想请你一评,行吗?
呵呵,会是有人评论的呢!这个专栏只评论发表在红颜的诗歌,你去红颜发表你的新作,暮颜再择题赏析,可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随笔
                         文/牛哥哥
你所融化的美丽
竟然如弹指的飞花
一分钟的时间唱响的那些激情
无形的隔膜 我可以忍受岁月阴冷的讪笑
却是无法把哀伤的良知挂于高天
满头青丝 满满的霜花 满满的初冬
讲不出口的情爱  欲与谁诉 欲与谁诉
与谁诉了都是枉然
试着不去抚酒 不去碰那些燃烧的情煽
且随渐矮的红烛滚烫烛泪随风散忧郁的凝望
也罢 也罢  一地的踢踏一地疯狂的鼓点
闭上眼睛闭上冬天温暖的洞察
舞起来吧舞起来吧
我知道此刻那即将冲眶而出的泪水
它所浇灌的隐秘在心底的花朵
幽幽地要铺满一生的旅程
我知道那转瞬即逝的热恋也将如昙花般
短暂一现  那一现哟
可将一生枯败的荒原于短促里满满关怀
满满关爱......

暮颜不知所云:说一些题外话:《关于误读》-----作品或作者没表达的意思或指向,被人“读懂”、“读出”,或者干脆是想出--由阅读而想出,这就叫误读。比如说一句诗中的一个数字:“这一片树叶/碰我的头已有三年”作者写的是自己生活中的实录,而读者却在想:为什么不是两年不是四年而偏偏是三年?并由此开掘自身对“三”的公众经验,认为“三”是某个什么事件的暗指、代称等,一个简单的叙述句就这样被弄复杂了。导致这种误读的原因是因为读诗的人带着文化的偏见,文化的积淀已在他的意识中先入为主了,并且左右着他对事物的理解。
  能够引起误读的作品,是最优秀的作品;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起误读的作品,是对事物最本质的把握,也是最伟大的作品,它像事物本身一样,交给读者,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和不同的经验范围内对它加以“理解”和“领悟”。或者作者就是一个指路人,指给读者一片空间、一种生活、一个物体,而他(作者)并不说什么,读者的“理解”便是理解。这时,指路人隐身。
                                 ------BY丛小桦,TOO:《每日一评》读者
再回到牛哥哥这首诗歌,在之前,他写下这样的说明:“在湖南娄底夜印象酒吧,我写下下面的文字---” 这一首诗歌是他的一个阅历,一种沉思,进而到一种感悟
沉思是另一种经历。切身的经历只有一次,不可重复,而沉思则可以反复进行。沉思的生命可以返回过去,沿着曾经的阅历的生命之路,深入下去,甚至,沉思的生命可以对过去的阅历的生命时段或事件进行截取。  阅历是一笔巨大的有待开发的财富。我现在时常有一种要享受这笔财富的念头,这种享受就是对它进行反复的思考和开发,通过记忆返回过去,从阅历中感悟生命,体味生活。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或许就在于此,我们的生活和存在、经历是一种证明和见证。
“ 我可以忍受岁月阴冷的讪笑/却是无法把哀伤的良知挂于高天”“ 讲不出口的情爱  欲与谁诉 欲与谁诉/与谁诉了都是枉然” 这一段交待了作者去酒吧的契机,也是诗中情感脉络的起点。
“试着不去抚酒 不去碰那些燃烧的情煽/且随渐矮的红烛滚烫烛泪随风散忧郁的凝望”作者的自制、挣扎、矛盾在这两句话刻画的一览无余,试图挣扎出这种苦痛,超脱出自己的思想桎梏。
“也罢 也罢  一地的踢踏一地疯狂的鼓点
闭上眼睛闭上冬天温暖的洞察
舞起来吧舞起来吧
我知道此刻那即将冲眶而出的泪水
它所浇灌的隐秘在心底的花朵
幽幽地要铺满一生的旅程”
-------  在这样放纵的躯体意识和灵魂意识里,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失意、苦痛和绝望都得到完美的呈示,闭上眼睛,关闭泪水,舞动身体,把隐秘在心底的花朵一一绽放。
“我知道那转瞬即逝的热恋也将如昙花般
短暂一现  那一现哟
可将一生枯败的荒原于短促里满满关怀
满满关爱.....”
-------舞动之后,叫一杯红酒吧,把这些诗写在餐巾纸上,然后点一根蜡烛,把它消弭于那些跳动的火焰中------那些哀伤,以及失去的爱情,随风而逝
只是随笔,写在瞬间的文字。如此而已
发表于 2005-11-10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看了一下,人气很旺呵,再支持!
发表于 2005-11-10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这个贴子最后由白鸦在 2005/11/10 02:44am 第 1 次编辑]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音乐 和爱情
                            文/天涯孤鹰
    音乐如日出,
       拖动光芒的羽翼,
       从黎明的边缘升起;
       从房间里升起;
       从我的身体里如同喷泉
       长出喇叭型的花束升起----

       我躺在音乐的旋风中,
       躺在波浪起伏的音符中。
       如同金色的麦浪躺下,
       身体里长出绿嫩的幼苗
       招摇着,欢腾着——
       感受着那音乐骤雨的莅临!

       你是我屋子里的红日,
       狐媚的身子如同波浪爬起。
       果香的脸蛋,
       光鲜的笑容——
       你的眸光
       在说着一种波光粼粼的语言,
       ——用一种异族的文字。
       将我波澜壮阔的额头抚摸,
       将我的相思抚摸。

       自然是一个共振的琴箱。
       万物栖息的音符,
       宇宙的季风拂过时,
       会吹皱停滞在风浪表面的音节,
       发出金属颤动的喧嚣。
       如同红日,
       尊临天地时,
       拖动音乐金色的风暴和——
       霞光万丈的尾翼!

       我躺下,
       如同山峰,如同大地,
       如同大地上金色的麦浪,
       躺倒在你无限温柔的光芒里----
暮颜赏析: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歌手。诗歌永远属于一种诵唱艺术,因为声音是诗与人之间的最为简捷的传播使者。诗需要语感,也需要耳朵和倾听,它通过声波具体传授着某一情感,描述着一个或多个画面、意象,表达着意念、思想,并因此产生着强烈的情感冲击波,作用于大众的神经末梢,激起人们对美与正义的崇尚与热爱。吟诵和歌唱仍然是诗歌不能丢弃的东西,因为音乐性是诗之所以为诗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派诗人们聪明地借鉴了欧美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却忽视了对诗歌所本应具有的音乐性的创造和发挥。
                            ------记不得谁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诗歌的灵魂有燃烧的特质,而在诗意栖居的人生格式下,我们还能找到生活留给诗歌的位置吗?诗要一行一行的往下写,空穴来风的杜撰与空谷足音的推敲都不足以成就诗的伟大。
“音乐如日出,       拖动光芒的羽翼,       从黎明的边缘升起;       从房间里升起;       从我的身体里如同喷泉       长出喇叭型的花束升起----       我躺在音乐的旋风中,       躺在波浪起伏的音符中。       如同金色的麦浪躺下,       身体里长出绿嫩的青草       招摇着,欢腾着——       感受着那音乐骤雨的莅临!”
第一二段写的是音乐------作者眼中、心中得音乐,代表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爱情的音乐,宗黎明升起,从身体中喷射--------
“ 你是我屋子里的红日,       狐媚的身子如同波浪爬起。       果红的脸蛋,       光鲜的笑容——       你的眸光       在说着一种波光粼粼的语言,       ——用一种异族的文字。       将我波澜壮阔的额头抚摸。”
音乐如红日,爱情如红日,在作者的心中,音乐和爱情是可以融为一体的,爱情和万物可以融为一体的:
“自然是一个共振的琴箱。       万物栖息的音符,       宇宙的季风拂过时,       会吹皱停滞在风浪表面的音节,       发出金属颤动的喧嚣。       如同红日,       尊临天地时,       拖动音乐金色的风暴和——       霞光万丈的尾翼!”音乐孕育在自然和宇宙的一切之中-------
真正的诗人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天马行空,纵横捭阖,却又登高望远,胸襟宽广。他应该学会倾听大地之声,学会与自然万物交朋友,学会在自拔与更新的过程中以创造力与想像力来为诗国唤回过往的尊严。
“ 我躺下,       如同山峰,如同大地,       如同大地上金色的麦浪,       躺倒在你无限温柔的光芒里---”  
诗歌像火焰一般穿过迷茫的黑夜,来到等待润泽的人间,这不仅仅是诗的神性使命,也是作者不容置疑的思想表现所在。他的真实是看到了世间的真实,他的忧郁是体悟了人群的忧郁,他们的愤怒是透彻了的大地的愤怒。诗的亲和力是在与美好的想象与浪漫的思想血浓于水的相知相交中结成了沉默的知己。
发表于 2005-11-1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上来看一眼 有事要出去办~~  晚上再来回  先谢谢~~~
发表于 2005-11-11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细细看了~~~有许多观点都很认同 也是鹰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东西 谢谢莫颜的议论~~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四月槐花
文/李小小建
聚在一起的白色耳朵
  四月槐花 神底白色耳朵
  安睡的耳朵 静在绿荫中
  
  一群白鸽 天气晴朗
  我从哪里飞来?
  穿着白色棉衫 打马走过四月
  我在哪个花开时节悄然落泪?
  
  四月槐花 四月槐花
  盛满青草山坡上的羊群
  神在云朵 神在花朵
  
  四月槐花 我干枯身躯上缀满星光
  星光柔和 四月柔和
  
  白色浪花 浪打船头
  神将我安放船头 顺流而下
  途经四月
  途经五月
暮颜简评:“聚在一起的白色耳朵
  四月槐花 神底白色耳朵    -----“底”字改为“的”子好,现在几乎不用这个字表示了。
  安睡的耳朵 静在绿荫中” -------很好的比喻,把槐花的性格(安静)颜色(白色)形状(状似耳朵)都形象生动的写了出来
   北方四月的乡村,最夺人心魄的花莫过于槐花。在这里,三月的嫩柳刚刚染绿了枝头,四月的槐花就争先恐后地竞放了,开在山丘阡陌沟岸旁,着一身雪白一路芳香。
“一群白鸽 天气晴朗
 我从哪里飞来?
  穿着白色棉衫 打马走过四月
  我在哪个花开时节悄然落泪? ”--------用槐花的心声来写,飞,落泪 ,写出了槐花飘落的良种姿态—轻盈和飘逸。
  “四月槐花 四月槐花
  盛满青草山坡上的羊群
  神在云朵 神在花朵 ”
高高低低的槐树枝叶间,花絮成串,相拥羞笑,色如素锦,既无忸怩之态,又不需人工雕琢。槐花不似桃花,粉得有些妖艳;不似杏花,白得有些轻薄;也不似荷花,孤芳自赏,令人难以接近;更不似花盆里的兰菊,见不得烈日风雨。槐花似乎天生就属于乡村,一点都不娇贵,质朴得如同世世代代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
“白色浪花 浪打船头
  神将我安放船头 顺流而下
  途经四月
  途经五月”
四月的槐花就是这样,根植于乡村,哺育着沃土,不争三月春光,不慕五月繁华;绽放时执著倾情,竞艳相依;凋谢时无怨无悔,安然逝落;似春蚕吐丝般燃尽生命回报春天的关怀,把芳香留给人间……
文章用笔质朴,语言清新婉转,读来唇齿留香,是一篇色香味俱全的诗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8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