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暮颜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是的,同意楼上兄弟的看法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走进冬天
文/百话争言
1.梅  我知道你来的时候乘着一条河流
身体尽量的适应弯曲和速度   
在绿了又黄了的时间里
你用一场风结束了色彩的送行
墓碑上写满了终点   终点
终点与果实  果实与腐烂
是根系盗窃了冬天的符咒  浩劫在飞
你叹息的回音  让荒芜苦涩而坚硬
2.一些比空气更轻的走动  落满花冢
你紧蹙的眉头  已垒叠成骨
这些层层的层层   足够让你眺望的更远
在白色坠落的刹那   有理由伴随着暗香浮动
哪些无名的草或者花  久酿的那壶酒
你枝头下的那条溪  都在炕头上睡着了
唯有那片雪地  被你拈殷红点醒
春天的呼吸  恰到好处浸湿黑色的眼眸
3.梅  你真的很美
哪些彩团锦簇  已无法救赎
它们被一片片的剪裁或者焚烧
那些裂开的伤  在微笑中绽开
梅  你是否能感到美丽是如此的灼烤
我早已栖息在干净的冬季  等待
等待一场眼泪的洗礼
在漠视火焰是何等的壮丽后
我尖尖的脚  总能轻易的踢破茧
4.起风了  是明天才能来的风
我奢侈的沐浴着寒冷不遗余力的挂擦
是的  这时候我很象
很象你拈出花瓣的模样  鲜艳欲滴
暮颜:诗是最短的文章。象一条小溪以缓流浅唱,去述说着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味的内心情感的神秘呼吸,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一种一切现象都沉淀后的生命状态下揭示江河奔向大海的表白。现代诗歌是没有任何形式流派手法笔调约束的语言。以涓涓的情愫去寻找人的本质,就能寻求到诗的本质。这是成就为一首好诗的根本。
  不只一遍地读争言的《走进冬天》,思绪有时会随着语句而搁浅,象一支海上漂浮的船,让风吹落在某一个岸边,有如此刻。
  文字纵横交错,富于轻盈的想象力。跟她本人一样,她的文字是椰树的风情,蓝色的海涛,清澈的天空和小小的风铃。以一株梅为单一的意象,迤逦的进入了冬天
“梅  我知道你来的时候乘着一条河流
身体尽量的适应弯曲和速度   
在绿了又黄了的时间里
你用一场风结束了色彩的送行”
在开始的这一段,寥寥几笔,作者写尽了梅的特性、形态和个性,“弯曲”的事枝干,“速度”是习性,“在绿了又黄了的时间里,你用一场风结束了色彩的送行”写了梅树的生长,绿的是曾经的叶,黄的是现在的枝,“结束了色彩”是指梅花的洁白,也指代冬天的洁白。
唯美丽之宝贵,才能衬出萧索之苦。在下一段中,作者通过“残酷”,“刹那”等意境对这个意思进一步加强:
“墓碑上写满了终点   终点
终点与果实  果实与腐烂
是根系盗窃了冬天的符咒  浩劫在飞
你叹息的回音  让荒芜苦涩而坚硬”
作者的感情也通过“叹息”,“荒芜”的阶梯,步入“暗香浮动”的思辨,
.“一些比空气更轻的走动  落满花冢
你紧蹙的眉头  已垒叠成骨
这些层层的层层   足够让你眺望的更远
在白色坠落的刹那   有理由伴随着暗香浮动
哪些无名的草或者花  久酿的那壶酒
你枝头下的那条溪  都在炕头上睡着了
唯有那片雪地  被你拈殷红点醒
春天的呼吸  恰到好处浸湿黑色的眼眸”
利用对比转承的手法,以梅的坚韧高洁来抒发作者自己的感情走向,第二部分突出了冬天孕育的无限生机,也为第三部分打好了感情抒发的基础。文章至第三部分达到感情的高峰:
“梅  你真的很美
哪些彩团锦簇  已无法救赎
它们被一片片的剪裁或者焚烧
那些裂开的伤  在微笑中绽开
梅  你是否能感到美丽是如此的灼烤
我早已栖息在干净的冬季  等待
等待一场眼泪的洗礼
在漠视火焰是何等的壮丽后
我尖尖的脚  总能轻易的踢破茧”
通过直白的笔触直接抒发了梅的美好,对冬天的热望。
  如果说前面的三重奏带有思辨的色彩,下面这最后一段就带着鲜明感情色彩了。
作者笔锋一转,换用第一人称,把作者的思想和梅的品性一下子联系起来,不着痕迹的完善了前面意象单一的欠缺。
诗歌里找不到流水般的行板,也少有一泄千里的气度,相比之下,诗歌的感觉多是静态的婉约,兼有曲折含蓄的意境,柔媚的风致,和舒徐自如的思路。作者的这种直觉艺术的特征是: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善取景物之微,即使是事物微小的细节也容易被作者把握,或巧妙赋以新意。出得来,指的是她的诗歌的表现力,这不是直接的再现,而是通过诗人以自我的感受,以预言或结局的形式,以心怀的力量表达出来,可以使读者不期然地为之所打动。

发表于 2005-12-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暮颜,如果说感动的说,我们会用诗歌不停的表达,所以我不像这样做,可是这种理解唯你能做到尽善尽美,你对诗歌的理解和对人内心的体察叫我汗颜,说不好你可以改行当个心理医生,你把我的意思说得比我自己想说还要清楚,再次谢谢,红颜因你精彩,诗歌因你增色!百话有礼了~~~
发表于 2005-12-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下面引用由暮颜2005/10/25 11:27am 发表的内容:
伤口
    --代蚌自言
文/ 小小土拨鼠   

...
读你的评真过瘾,厉害~~
发表于 2005-12-3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真佩服暮颜姐,评的真好,学习并感悟中:))
发表于 2005-12-3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问好暮颜!
发表于 2005-12-3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严重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秋阅
文/小小土拨鼠
一 秋天从一个夜晚开始
夜里没有什么比我更冰冷
抬眼,就把月华凝住
许多难以出口的泪在墙面生根
于是,小屋有了白日温暖的假象
练字。把忘写上一百二十遍
以求,字字入心
前年的那把琴被我挫骨扬灰
前年 你高唱今夕何夕

二 秋天这样一直持续
八月十五的夜晚
所有疼痛都小心翼翼
而拈花的手指 再也拂不过
一丝秋凉
我不想以尘世的语言
去妨碍那洁白的纯粹
只想在秋落时
以一枝菊的姿势 抱香而死

三 秋天在另一个夜晚结束
当月色重叠月色的时候
誓言在遥远的地方藏匿
我的目光翻不过山一样的沉重
冥冥中 许多未知闪烁
梧桐于如香的文字间飘零
这个注定要结束秋天的夜晚
我不言 不语
走过曾经如梦的青涩
暮颜赏析:秋日的浅斟慢饮在洗过的碧冷里/寻得高山流水/ 轻轻敲碎十二孔桥夜夜弦歌/ 别离的风里望见绒绒的生绿/层层摇曳延向那千层空灵楼阁
笑,这个标题实在是没有激起我阅读的兴趣,不过,这篇诗歌我是很完整的读完并体味了。
。“茫茫远远,秋无尽/踏遍红叶暮云,终究是你/只在我眉尖心头!…… 
何处秋虫又唱/怎了得窗纸脆薄/抵不过西风影/翠黄孤灯/片片秋心”
秋天的开始,持续,结束,作者的文本结构和感情脉络自然的结合的天衣无缝,仔细读过老鼠的作品就不难发现,在复杂的情感世界里,老鼠喜爱描述的心
理变化与感情波动大部分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这就是有些诗友所提及的“黑色主题”。老鼠作品中的黑色主题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诗作中运用的色彩多为冷色调,尤其是黑色;其二,从广义上讲,诗作出色地描写了感情活动中抑郁的一方面,包括寂寞、孤独、无奈、落寞、痛苦、思念等,描写的场景也多为离别、失恋、等待、友爱、结束等。
“夜里没有什么比我更冰冷
抬眼,就把月华凝住
许多难以出口的泪在墙面生根
于是,小屋有了白日温暖的假象”
秋天在老鼠的作品中已不再有季节的痕迹,而是一种情感的概念。这种写作方法是历代诗人所常用的“以景寄情”,秋天是这种感情的最好寄托。然而老鼠的秋天又是与众不同的:
“所有疼痛都小心翼翼
而拈花的手指 再也拂不过
一丝秋凉”
  老鼠的秋天在颜色上虽复合其作品中的“黑色主题”,但在表现形式上有了
新意。这就是不再延用黑色,而改用白色。
“我不想以尘世的语言
去妨碍那洁白的纯粹
只想在秋落时
以一枝菊的姿势 抱香而死”
表现的不黑色所能体现出的抑郁和悲伤,而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超脱。
再来看最后的一节, 秋天在另一个夜晚结束,持续的秋不管是悲伤还是抑郁,都是要过去的,月光和梧桐都在诉说着这个信息:
“当月色重叠月色的时候
誓言在遥远的地方藏匿
我的目光翻不过山一样的沉重
冥冥中 许多未知闪烁
梧桐于如香的文字间飘零
这个注定要结束秋天的夜晚
我不言 不语
走过曾经如梦的青涩”
这一节作品在感情上趋于平缓、成熟,最后达到一种超脱: “我不言 不语
走过曾经如梦的青涩” 感情的描写从怅惘与超然,过度到了一种“再生”的境地. 艺术化的审美情绪,以虚虚实实的方式,达到随心任意的效果。
在隐意的文字中看到的是变形的自己,如同自己在坎坷中留下的被扭曲的身影。此刻的作者“苦苦挣扎于开始持续和结束”,变换“平衡的角度”对灵魂重新进行动态和立体的审视。挫折后的愿望是痛苦的,变换平衡角度的过程也是痛苦的,隐意的思绪,是痛苦的。诗歌正是把握这种秋天感情迷蒙的色彩来巧妙地表达情感和人生观。而无论是显意还是隐意的情绪,都是生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闪现。不管是情感的漫射或是折射,闲然或是痛苦,秋天或是冬天,其实都是“遣之不散”的心绪,由此来相伴人生的信念.

发表于 2005-12-5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谢谢姐姐,正是痛苦中的不断自我审视,对痛苦的不断化解,让老鼠求得自己心态的一种平衡,也许这种平衡是暂时的甚至是假想的,但总能支持着我度过这段痛苦。就在这对于痛苦的不断超越中,老鼠感觉自己成熟了,有能力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嘻嘻,姐姐,老鼠前几天有了一个博客,不过还没弄好,名字是“文以求度”。
发表于 2005-12-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下面引用由暮颜2005/11/28 12:29pm 发表的内容:
相望的岸
文/小小土拔鼠
我在南方。思念着南方
思念着那些蹦出来的花朵
...
顺便也感谢姐姐对于老鼠这首小诗的分析解读,喜欢姐姐这种特有的评论风格:)
发表于 2005-12-6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进来学习诗歌评论:)
发表于 2005-12-6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诗国多红颜,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这个贴子最后由暮颜在 2005/12/06 11:10am 第 1 次编辑]

■远离诗歌的日子 
文/沙蓝
扶着一棵草蹲在田埂上,离开诗歌
我学会种植庄稼,在三亩地范围侍候月光
一只瓢虫在阴影中看了我一眼
和我告别,以飞翔的姿势离开塑料薄膜
夜晚矮了下来
等待天亮,露水从头上滚落
把菜捆好,把腌制的萝卜从坑里拔出来
换取纸币。柴火越烧越旺
一粒米跳出水面,落进碗里
在阳光出来之前
颤抖着告别饥饿和寒冷
暮颜:诗评是极难的事,其难甚于写诗。尤其由于阐释双重循环的存在,诗者
和评者、评者和评者之间的多义诠释可以共存。但这不等于说评诗和写诗之
间就如隔天涯,也不能成为注诗只可求语言肌质一体的依据。评论者竹人以为,写诗和评诗相重的部分,在于“什么”和“怎么”,或者说所指和能指这两体。
这是首容易被忽略的好诗,每个情节的安排都深有匠心。
“扶着一棵草蹲在田埂上,离开诗歌”----作者开门见山的点题,也奠定了诗歌的北京和基调,揭示了一种必然的矛盾----田埂和诗歌,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象昭示了作者矛盾的开始,也可以说这种对诗歌的远离是刻意的,是无奈的。
可能还有作者文本之外的背景,但对读者而言,只能根据文本去欣赏,作者在处理这些日常生活和新灵碰撞的题材的时候,言浅意深,极其出色。
“我学会种植庄稼,在三亩地范围侍候月光
一只瓢虫在阴影中看了我一眼
和我告别,以飞翔的姿势离开塑料薄膜
夜晚矮了下来”
你看看啦,种庄稼的时候,作者觉得是在“侍候月光”他看到了瓢虫的告别和飞翔,想象到了夜晚逐渐的低矮,这是怎样诗意的想象啊,你怎么可以觉得他真正的远离了诗歌?或者,他远离的只是那些漫天飞舞的句子,那些哗众取宠的语言? 更或者,他已经深刻的了解到了“返璞归真”才是诗歌最高的境界?
一夜无眠,作者在诗意与失落里失眠,于是:
“等待天亮,露水从头上滚落
把菜捆好,把腌制的萝卜从坑里拔出来
换取纸币。柴火越烧越旺
一粒米跳出水面,落进碗里
在阳光出来之前
颤抖着告别饥饿和寒冷”
这首诗虽然短,但其篇章结构却非常分明,一句一流转,有序而又自然得象流
水。“世界是精神与时代的交替,生命也不会是孤立的存在——诗歌与我们共行,留下命运的履印。是的,我们无可选择地流浪,放弃过去而寻觅未来。为了超脱平庸与现实,我们真实地遗忘渐为尘灰的旧我,频频回顾却没有滞留。
“把菜捆好,把腌制的萝卜从坑里拔出来
换取纸币”----我的理解,这就是一种问题的昭示,诗歌不能换取纸币,诗歌只是囚禁在内心的渴望,然而,内心的世界是不禁的。心灵的内涵便是在这个世界里不断地感知欢乐和痛苦。诗歌受命于情感,情感托付于诗意的升华,从而将心灵深处的朦胧萌动还原成对生活的了悟。诗歌,同时在幸福和苦难的时刻诞生。正如岁月,同时在白天和黑夜里长存。
“柴火越烧越旺
一粒米跳出水面,落进碗里
在阳光出来之前
颤抖着告别饥饿和寒冷”
  还是诗意的视角和表达,通篇都是如此,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离开诗歌”这一主题,这不仅是文本的矛盾,更是情感的矛盾,然而,这两种矛盾却达到了一种有机的结合和统一,把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对诗歌的眷恋表达得完美无缺.
于是,我们用纯美来表征世界,用诗歌延续有限的时空。寓意于物,寄情于景,以外在的意象恢复内在的人性之美。诗歌如此奇妙,瞬息万变的沧桑可以凝为清澈的人生默象,淡泊无奇的生活可以酿出年华的醇香。而诗美的意蕴,在万物与灵感的互为中衍生。正如橄榄树,在阳光与瘠土之间长出绿色的希望。
诗性的沉思,曾醒自悲欢生死的边缘,又趋向于完美而永不抵达,唯心灵的努力已成为诗的主题与旨意。或许,这个崇高的境界并未存在,而诗歌得以传世。面对茫茫人生,我们依然相信。
更如是,我们用一粒米来告别饥饿和寒冷.
发表于 2005-12-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应该说诗评是枯燥的和乏味的,整个过程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因为你需要挖掘,需要思考、还需要体味作者的内心世界,这不同于创作,一个好的诗人不见得能到一个好的平手,所以,红颜因你而骄傲,你的诗评很有水准,这不是一般的人学得来的,你对人生的感悟很独到,体谅人的内心很细微,佩服!!!
发表于 2005-12-7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暮颜简评]之官儿诗歌浅析

你看看啦,种庄稼的时候,作者觉得是在“侍候月光”他看到了瓢虫的告别和飞翔,想象到了夜晚逐渐的低矮,这是怎样诗意的想象啊,你怎么可以觉得他真正的远离了诗歌?或者,他远离的只是那些漫天飞舞的句子,那些哗众取宠的语言? 更或者,他已经深刻的了解到了“返璞归真”才是诗歌最高的境界?
--欣赏暮颜姐姐的评论,真给人莫大启示啊,更让人领略到沙蓝诗的妙处,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9 0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