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11-21 21:05 发表 汉语诗歌再度危机四伏 作者:北岛(诗人) 来源:文学报 日期:2009-11-19 1972年年初,我把刚完成的《你好,百花山》一诗初稿拿给父亲看,没想到他责令我马上烧掉,其中一句“绿色的阳光在缝隙里流窜”把他 ...
原帖由 陆华军 于 2009-11-21 21:05 发表 那目前收入中学生课本和大学教材的诗人和诗歌,您以为哪一首是最可有可无的?中学课本一首,大学教材一首。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1 20:20 发表 方悄先生说:诗与歌还是“分屋而居的好”。 我以为,诗歌原本就是一家,不必守着疆界,分屋而居。就表达方式而言,诗分三种,即歌唱的诗,朗诵的诗,阅读的诗。歌唱的诗,就是歌词。 你说,洛兵那首《晚钟》是诗呢 ...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11-21 21:26 发表 毛老师:可不可以这样说,诗和歌是两个圆,有小部分的交叉,大部分是独立的,洛兵那首《晚钟》正是处于交叉部分,我也特别喜欢,记得当时我还向您请教洛兵是谁(唉,我是多么的寡闻啊)。但愿未来交叉的部分有所 ...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1 21:05 发表 《诗美创造学》七年前出版,《歌词创作的原理和方法》近年出版。皇上爱长子,百姓疼幺儿。我是百姓,大概疼幺儿吧。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1 21:12 发表 不要听北岛危言耸听,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年”, 诗歌有危机,也有新的机遇,绝对不会灭亡的!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1 21:39 发表 诗和歌是两个圆,这比喻很好。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到两个圆重叠的地方去领略一下。 其实,《诗经》305篇,还有楚辞吧,当初就是歌词。我们今天又何必视歌词为异己呢?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1 21:48 发表 我对诗友们有一个建议: 不要始终恪守着诗。不妨去写写别的文体,散文、随笔、小说。 更不要画地为牢,始终恪守新诗、自由诗、现代诗。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11-21 21:23 发表 我还想继续我昨天的问题: 中国对诗歌 是求整体意义,中国对于意象的理论其实很肤浅 就像油画理论。中国主流上都在追求意象的直接抒发,靠完全整体去接轨整体,这样可以迅速达到语言的平衡 。西方大多靠抽离,也就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02: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