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天涯孤鹰 于 2009-11-22 19:01 发表 现在文学已经边缘化。诗歌是边缘的边缘。如果还能称呼其为诗坛的话,现在的诗坛已经没有来自官方的洪声。所有的喧嚣都是来自于民间。诗歌又回到了原始的自娱自乐自行流传的草莽年代。网络诗歌的盛行预示着这里将是未来诗歌的主要集散地。但这些草根的声音却没有办法进入主流媒体的眼界。因为他们的语言习惯和技巧都不被这些拥有话语权的看官们认同。而另一方面官办的刊物也不被草根的读者放在眼底。因为那些诗歌刊物发表的诗歌水平还停留在我们传统朗诵诗歌的阶段。几十年固守不变。已经没有办法适应现在诗歌读者的审美情趣。就如同再美丽的风景我们呆上两个月也已经没有风景一样。诗歌需要不停地创新才会有生命力。因为人的审美天性是残酷的,是喜新厌旧的。我们不喜欢老的风景。我们一直需要去更远的地方。 请问先生,你认为这些现象存在吗?现在并不缺少诗歌,缺少读者,缺少的是让诗歌生存的合理的肥沃土壤。 这些官办的诗歌刊物确实能起到号角的作用。 如果让您来带领,您又如何举起诗歌这面大旗? ...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09-11-22 19:34 发表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09-11-22 19:51 发表 分了几次才看完,现在还在回味中,就提个最简单的问题~ “我对诗友们有一个建议: 不要始终恪守着诗。不妨去写写别的文体,散文、随笔、小说。 更不要画地为牢,始终恪守新诗、自由诗、现代诗。” 呵,记得当 ...
原帖由 亨一 于 2009-11-22 15:33 发表 1、 伊 人 伊人伊人在水一方 从春到夏蒹葭苍苍 道路总是曲折漫长 伊人总是青春偶像 啊,伊人 月儿已被流水漂白 你的美丽让我忧伤 伊人伊人在水一方 从秋到冬白露为霜 箫声总是如泣如诉 伊 ...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2 20:24 发表 关于拙作《伊人》,谢谢亨一先生的鼓励和指教! “结尾写的有点淡了.结尾可以用一个很抽象的词语或者句子,将伊人深化到另外一个世界或者境界” 经您这么一指点,我真觉得有点恍然大悟了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11-22 17:25 发表 问题七: 在上千年的时间里,汉文化特别是汉诗,都是东亚地区的“珠穆朗玛”,让邻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人纷纷以写作汉诗为荣,有不少作品毫不逊色于我们自个写的。而现在的汉诗显然是衰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06: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