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11-22 20:27 发表 我当时选这一首,就是喜欢“雁字已经飘零南天 /你在风中不要着凉”,真是各有所爱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11-22 17:30 发表 问题八: 您为什么想到要制作音画诗歌?反响如何?您是不是认为音画诗歌是未来的趋势?这是不是您追求的诗和歌合二为一的尝试?如是,何不再在画面的基础上谱成曲?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2 20:35 发表 我想,方悄先生不必国旅。历史上,朝鲜、越南等国本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是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其汉诗写得不逊色于我们,很正常。 现在的汉诗不见得衰落,传统诗词群落仍然有不少很优秀的诗人。新诗正在探索前行 ...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11-22 20:46 发表 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些衰落的,我们必须引进新文明和复兴旧文明两条路同时走。纯粹走复兴旧文明是死路。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2 20:46 发表 这与歌词是两码事,歌词是唱的,这种音画诗歌是看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探索这种音画诗歌的新的表现方式。 我只是在尝试。我希望有更多的诗友进行这种尝试。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2 20:48 发表 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已不大有人“纯粹走复兴旧文明”这条思路了。
原帖由 无哲 于 2009-11-22 20:40 发表 毛教授晚上好! 对于中国现代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我基本不爱看,朦胧诗开始,我爱看,有中国现代诗的高度。我想问的问题是,您从事现代诗研究,从朦胧诗开始,到现在,能否简要谈谈您对各个时期诗歌发展特点 ...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2 21:02 发表 拙作《自杀方式大全24式》,有人误会了,邵燕祥作了导读。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06: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