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280|回复: 131

【精品屋】第2期--走近星海左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4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近星海左岸





  一、星海左岸简介:

  左岸,本名杨庭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第三极”写作代表诗人,“突围诗社”核心成员,“非非”作家群主要成员,《中国风》诗刊执行主编,获《诗歌报论坛》2007年提名奖。 组诗散见《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中国诗人》、《星星》、《绿风》、《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歌报月刊》、《第三条道路》、《第三极》理论专号第2卷(2008年)、《第三极》第3卷(2009年)、《诗观察2007年选》、《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赏析》(2009)、《燕赵诗刊》(2008年优秀诗歌范本)、《2008群岛诗年选》、《东北诗歌年鉴》(2007年卷)、《中国诗歌选》(2004-2006卷)、《中国诗库2007年卷》(诗刊编选)、《新汉诗2008年选》、《中国当代汉诗年鉴》、《中国新诗1999-2008》、《非非评论2009年卷》、《奔腾诗歌2008-2009年鉴》、《城市诗人2009年卷》、《诗国》、《大国文化的崛起》、《界限—中国网络运动十周年精选》《漆》(十周年诗选)、《华语文学五周年诗歌精选》、《∏°诗刊》(派度诗刊)、《陌生诗刊》、《九月诗刊》、《无界诗歌》、《2009•中国诗歌年代大展特别专号》等全国200多家官刊、民刊并撰写70多万字的诗歌评论。现居大连。
    
邮箱:
xinghaizuoan@163.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eftbank519988

  二、最新作品展示 


  组诗:《目光所及》及《落地坐佛》
  
  
  《秋赋》
  
  不想让一本书里的黑暗
  灼痛我的眼睛
  步出屋外,阳光病态十足
  秋风无涯,落叶坐地如佛
  田鼠抢粮食,池塘储存音乐
  果实转暗,犹如帝王旧时的脸。沧桑可望
  农民骑着落日远去,早已沉静于习惯
  没有比想象更残酷
  一年终始,大片的土地没等来种子
  我紧了紧风衣,转过身去
  倾斜的天空,一只瓶子张着空旷的嘴
  
  2009-10-25
  
  
  
  《联想集团》
  
  一片普通的树林
  在一棵树倒下了之后
  这里就不再平静
  一只本打算前往北方的狼
  率先吹响了号角
  议论、猜测接踵而来
  其实什么也没发生
  就是因为倒了一棵树
  最后一直通过了
  它的倒塌和某某妻子的私奔
  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9-10-30
  
  
  《室内外》
  
  有多少无声的痛疼
  就有多少年轻的皱纹。刮风的日子
  玻璃总是小心翼翼。梦呓多于毛发
  一位不修边饰的老夫子
  反穿衣服,喜欢下楼梯
  
  “所有的生命为什么不会以方形呈现?”
  他手拿放大镜,像枪口
  我希望他对准的
  是我
  天黑前我希望被人发现
  
  2009-11-3
  
  《反光》
  
  一只白色的盘子
  孤独而无助
  它的忧愁不是没有道理
  主人遭遇变故
  于今已没有什么东西
  可以盛放了
  它很怀念过去
  相信熟悉的脚步声
  一定能回来
  它的一丝笑
  吸引了一束年轻的光
  要与它分担一些什么
  可它本身的局限
  使光
  沿着原来的方向垂直走回去
  
  2009-11-4
  
  
  《目光所及》
  
  今天我的目光只剩下一尺
  不能再睥睨江山了。手离自己最近
  于是我紧紧抱住自己,疼爱一下
  这时有人叫我,我已无法辨认来自哪个方向
  
  2009-11-6
  
  
  
  《自行车》
  
  我抱着一摞方便面
  几瓶矿泉水
  试着朝它里边走去
  步入黑暗的大门,到处是
  纵横交错的管道
  眼睛成了爬行动物
  锈味四起,散漫阴森
  不时有几个
  似曾相识的人影飘忽而过
  火车撞击轨道的声音
  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与其它物质混成一片
  顷刻又化为乌有
  而我的
  雄性荷尔蒙
  带领我深入到它的内脏之后
  那些轴承并不因为我的到来
  转过身
  我想讨要隐藏在
  其中的灵魂
  它7.82克g/cm3的密度
  拒绝了我
  
  
  2009-11-9
  
  
  《随心所欲》
  
  自杀不用负刑事责任
  这对我是以后的事情
  我先把自己拆解了
  组装成很多东西
  它们在我的诗里
  你都会找得到
  余下的
  我刚好拼凑出一把手枪
  想找人与我分享这面
  烤蓝的镜子
  他似乎还没出生
  
  2009-11-9
  
  
  《国粹纪念日》
  
  你早晨读了几首唐诗
  上午办事就显得简练
  中午的盒饭在口腔体现得古香古色
  合辙押韵的下午
  你会听见城市内部的年轻走向
  黄昏之后
  你带回家的欲望比过去少了
  一支歌完全停止的时候
  黑夜走下了山岗
  你打开封闭已久的窗扇
  父亲般地接住
  每一片吹进来的落叶
  
  2009-11-10
  
  
  《在纪念十一月的肖邦的朗诵会上》
  
  我在火车上读到送走了最后一批果实的你们,
  仿佛看见你们正站在枝头等待无边的飘落。
  对往昔的无限眷恋是我们这个年龄共同的疾病,
  但要记住与历史初次见面握手不要超过3秒钟。
  
  2009-11-10
  
  
  《雨中》
  
  这里曾经是一位英雄
  流过血的地方
  雨水落下的时候
  格外小心,形成一个水洼
  汽车开过去
  有一滴水花溅到我的面颊
  秋天的凉意来自多方面
  
  2009-11-10
  
  
  
  《落地坐佛》
  
  秋天的寂静犹如进入玻璃
  犹如水的睡眠。血液成群,来自果实的冲动
  父亲的山岗,耀眼的玉米倾泻
  奔跑新一代金黄的老虎
  又是一年,黄老学说
  依柴门,摆棋,博弈
  屋檐的红辣椒,是它现代胡须
  终于红日啼哭而来
  这伟大的婴儿
  将宣布死亡是永生。它收割迪金森、叶塞宁
  普拉斯、塞克斯顿、海子的肉体和诗歌
  继续着永恒
  在于它的无法控制
  起风了。树叶嬉笑而落,坐地后成佛
  
  2009-11-11



  三、重庆子衣访谈大连诗人左岸全记录﹙一)
  
  重庆子衣:周末好,左岸诗人。子衣知道你是第三极神性写作代表诗人,也是《中国风》诗刊副主编,你的诗作刊发过众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官民方诗歌刊物,在网络诗坛也是相当活跃,享有盛誉。今天,子衣想请你就当前诗歌的一些现状,以及你自身的诗歌创作进行探讨,相信我们的谈话会轻松愉快,也相信你能带给子衣新奇而实在的收获。 
  
  左岸诗人:子衣,你也周末好。我非常荣幸,并心情愉悦地能得到一位在当今诗坛异常活跃的青年女诗人的采访,尤其四川是一个诗歌大省,古往今来,优秀诗人层出不穷,令人艳羡,记得有位诗人在酒桌上放过言,随便在蜀找一个写诗的,就可以去一个较大的城市担任诗歌学会的理事长,此话虽有些炫技,但还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你们诗歌的如何发达。特别重庆,更是诗人云集,诗书漫卷,说到这,我们在政治上还蛮有缘的,我们不在一个城市,却相继拥有同一个薄熙来市长,他,很有个人魅力啊。
  书归正传,你说我享有盛誉不敢当,不过就围绕我近年来写作的个人历程向大家袒露一下,小结一下自己的得失,还是很有意义的。好,现在你就开始吧。
  
  1。重庆子衣:左岸兄果然出语不凡!能与左岸兄这样的诗人交流,子衣深感荣幸。也谢谢你对四川重庆诗人,以及重庆现任市长的高度赞誉。
  我一直以为,想要深入了解一个诗人,我首先对他的诗歌作品有深厚兴趣。你的诗歌给我深刻印象是语言鲜活,构思巧妙,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写作题材。想问问你创作诗歌有多少年头了?诗歌在你生命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子衣想知道你对诗歌的定位是什么。
  
  左岸诗人:谢谢你谈话刚开始就给我戴上了一顶高帽,像你说的这些对一首好诗评价的几大要素都是我具备的,不如说是我写诗的自觉追求,诗,从某一个角度讲,于坚有一句不错的评定说,它是一个手艺活儿,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要想手艺高强必须拜师学艺,刻苦磨练,“三年不窥园”,甚至要有“悬梁刺股”之勇气才行,再讲大一些,它也是一门科学,更确切的说是一门综合科学。其实,我认为码字的人最好具备一个杂家的素质,对他的创作风格及写作高度无不紧密相关,一般指所谓的好诗,就是当你读它时,它反映出的东西,你所不具备的,或缺少的,是你目前需要的,或正在等待,感到新奇陌生的,激动是先,沉思为后,那样一种效果,印证作者掌握的知识比你多,一言以蔽之﹕综合素质比你高。这里还有一个欣赏问题,也与你平素积累的大量信息休戚相关。
  马克思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你说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写作题材”,这个成因比较复杂,这与一个人的遗传基因,性格,社会经历,生活阅历等连体,所谓的思想内涵的深刻,自一首诗表现出来,无非赋哲理以从来没有发现的新鲜形象。后者则是风格不确定前的徘徊或者纯粹是一个集大成者,比如杜甫、郭沫若、巴尔扎克、普希金、特罗斯特朗姆等举不胜举,不但在诗歌领域作品风格廻异,独占鳌头,且在戏剧小说领域也奉献了不朽名著,为世人敬仰。
  因为个人的原因,我的写作分为两个阶段,八、九十年代为初创期,而后“弃文经商”,于二零零六年又重操旧业,并决心义无反顾。自古“忠孝难两全”,顾此失彼,谁亦无法拒绝,记住,永远没有想当初。
  而今已是不惑之年,大半辈子没学什么技术在身,更何况有的诗人说诗,是魔鬼,被魔鬼缠身的人一生将无法解脱,更有甚者说是毒品,越写越上瘾,看样儿我也难逃其运。关于我对诗歌的定位,我想引用智利诗人聂鲁达一段饶有兴趣的话,“诗歌,要是人人都能看得懂,那将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而诗歌写出来,只有诗人自己,最多包括他的情人才看得懂,也是一件让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2。重庆子衣:呵呵,我与你的经历差不多吧。我也是年青时代喜欢诗歌,零四年才开始重新创作。没想到你比我晚两年进入创作,短短两三年时间,诗歌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实在是令我惊讶。我想,每个诗人的写作,都经历由最初的稚嫩到日渐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定也有某些外在或内在的决定因素,影响你的诗歌。因此,我想知道,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你有哪几个重要转折点,才促使你的诗歌能抵达今天的艺术成就?
  
  
  左岸诗人:你说的很对,进行与发展永远是诗人的两个轮子。
  爱好写诗毋宁说与性格有关倒不如说与血型有关,我就是B型血,据说拥有此类血型的人喜欢从事文艺,像李白、梵高等都是B型血,当然这是一种戏谑推理。就我个人而言,爱好比较广泛,影响我的多角度,如我从小喜欢画画,考过鲁美附中,自动放弃。在艺术团任干事多年,接触了钢琴,那是一个美妙的家伙,如是就喜欢上了,至今有空闲就坐下来弹两首。你像《叶赛尼亚》主题曲对我来说就是一盘小菜。我说的这些后来在写诗上无疑给了我很大帮助。我在写每首诗眼前都有场景,画面甚至有小提琴在拉奏,不夸张的说,我也有相当的舞台经验,有时我像导演有时我像诗里角色,他的性格,命运,他的脸盘,他的动作等,我弄不准了,自己站起来比拟一下,对此我屡试不爽。
  至于转折点大约有几次,是跟诗坛的大气候走的,每个诗人都有偶像,而每个阶段不一样,我的观点不管你用什么手法去写,只要感动我,就是好诗,我看重第一时间感动我的瞬间。并尽量找出它能俘虏我的原因。
  如果说我写的已诗引起相当一部分读者的关注和追随者,在这里我要告诉他们,写出好诗没有捷径,也没有一夜成名的规律,阿杜不是有一首歌吗,坚持。多看,多写,多投﹙多网上交流﹚,是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写诗还真的要有那么点神经病患者的专注。
  
  
  3。重庆子衣:恩,写诗还真得专注,才能抵达一定的高度。听了你的见解,子衣颇有同感。呵呵,记得在零七年,好些诗友曾在诗坛贴子中评价你的诗作属于学院派的诗风。我想可能是针对你诗歌的精细与多种诗歌技巧的灵活运用而下的结论。你的诗风也与当前口语诗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口语诗的创作调侃随意,有玩诗的心态。你的诗歌给人感觉是严肃,认真,深刻,是真正把诗歌当作一门高深艺术在精雕细刻。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评价呢?你认为这种评价是否中肯?
  
  左岸诗人:把我的诗作归于“学院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能与我的经历,爱好,以及时代背景有关,可以说朦胧诗是学院派的前身,而我恰恰在此时迷恋上了缪斯,北岛、骆一禾、江河、多多、舒婷、芒克等等,我对他们的诗顶礼膜拜,恨不得烂熟于心,其中我接触了两位重要诗人,一是顾城夫妇,大约八十年代中期,大连诗人麦城把他们从北京请来讲课,地点在隶属大连的县级市﹕瓦房店。因我与麦城挺要好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列入邀请名单里,几天的相聚,或饮酒或朗诵,好不痛快,谢烨长得很漂亮,柔弱婀娜,特有贵族气质,当时的她已成名,但为人很低调,在顾城面前甘当绿叶,堪称完美女人。可惜那时没有留照片,每每扼腕叹息。故人双乘鹤飞去,万事转瞬都成空。愿他们俩在天堂冰释前嫌,相辅永远。这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不会磨灭了。另一个就是王家新,九十年代初,由我牵线在大连金县开发区举办的一届诗刊函授笔会上认识了他。年少稳重,儒气十足。诗刊社来的老师不少,记得有诗刊主编张志民夫妇,吴家瑾、朱先树、高伐林、黄殿琴等,好像学员中有多多,其他记不清了。当时全国诗坛兴主义、流派、铺天盖地,王家新不动声色,任两由之。除了讲课以外,抓紧一切时间写诗,看诗,记忆犹新的是他非常喜欢帕斯捷尔纳克、庞德、叶芝、布罗茨基、帕斯、纳博科夫等外国诗人的作品,爱不释手,从中悟出道理,厚积才能薄发啊。
  毋庸置疑,我在写诗的道路上受到他们的影响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了。
  你提到的口语诗,实话一开始我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那不叫诗,就像你说的有些玩世不恭,随意任性,灌水之巅。现在看来,我有失偏颇,最起码口语诗,于过去不同的是作者一下走到前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第一时间记录生活发生的事情,大众化,通俗化,简言快语,样式活泼,直奔主题,立马触动你的神经,它的独立的艺术品味及历史地位不应忽视,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是我目下的态度。
  你说我的写作题材广阔,只说对了一半,你仔细读我的作品不难发现,在一组诗里我会用几种写法去写,口语诗我现在写的也比较得心应手,你像最近突围论坛正在编辑出版的诗集《中国新诗三百首》里的“清明上河图---一人一首成名作”栏目选了我的一首短诗,不否抄下来大家看看﹕
  
  《后背的草帽》
  
  现在大家都异常忙碌
  甚至一次雨中用过的草帽
  都忘记从后背取下来,
  长时间沐浴风风雨雨,
  这些草,复活了
  后来隐隐约约听见一两声虎啸
  人们误认为自己神经过敏
  
  我认为也属于口语诗,都是一些常见用语,只不过我用了一个大的意象包裹起来,亦可说我打造了一个房子,弄好后,我可以尽在其中舞弄刀枪。
  
  
  4。重庆子衣:从你的一些诗作及诗歌评论可以看出,你对外国的一些诗歌相当熟悉,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自己的诗作中来,你的诗,给人“中西和璧”的感觉。你能谈谈对你有影响的外国诗人吗?他们对你的诗歌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左岸诗人:由于历史和东北的地域原因,我最早接触的是俄罗斯的一批诗人,你如普希金、涅克拉索夫、莱蒙托夫、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叶赛宁等,再有西方十八世纪的诗人歌德、叶芝、雪莱、拜伦、海涅、席勒、荷尔德林、诺瓦利斯、波德莱尔、兰波,以后又接触到了里尔克、特罗斯特朗姆、艾略特、庞德、博尔赫斯、帕斯、卡夫卡、里尔克、詹姆斯•赖特、路易斯•辛普森、罗伯特•勃莱、威廉斯、布罗茨基、沃尔科特、保罗•泽兰、特拉克尔、米沃什、奥登、斯蒂文斯等。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或者说我梦寐以求的艺术风格是以庞德、勃莱特、詹姆斯•赖特、路易斯•辛普森、拉克尔为代表的深度意象诗群,尤其推崇庞德创立的“漩涡派”诗学,他主张在意象诗歌原则下,更强调诗歌的动感和活力,认为:“意象不是观点,而是放亮的一个节或一个团,它是我能够而且可能必须称之为漩涡的东西,通过它,思想不断地涌进涌出。”追求意向的动作感,写作上追求多意象跳跃的复杂效果。这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品味,大家知道,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古代人们骑马,现在飞机,文艺文学也必须配套,举个直观的例子,二十年前春晚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的舞美效果于现在无法比拟,于今高科技的运用,你像几百路的音响,声控,旋转舞台,激光,升降器等,无所不用其极,这样方可满足观众的欣赏情趣,如果一成不变,后果不堪设想。据科学界权威人士测试,人的大脑进化到今天,他的复杂性比原一千年前高出几万倍。自然,在这方面我在借鉴的同时,明白一切艺术没有复制法,法国画家德加也给了我们明确的态度“艺术的秘密就是听取大师的忠告,但不重复他们的步伐”。但并不是说我们没有打通与大师们的脉络与之直接对话的可能,歌德的一席话也是耐人寻味的,他说“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这就靠个人的先天与后天的努力。
  争取不但要摘下花朵,而且要摘下朵花的香气,要有这样的意识才行。
  
  
  5.重庆子衣:呵呵,谈论起外国诗歌,左岸兄果然如数家珍。诗歌界现在也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中国的诗歌,根还是在中国,特别是古典诗词。谈到这里,我想起由原野牧夫诗人创办的潮流论坛提倡“新汉诗运动”,即在古典诗词艺术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诗的写法,写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时代意义的诗作来。你觉得作为中国的诗歌,应该如何传承古典诗词的艺术,又要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跟上时代步伐?
  
  
  左岸诗人: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著名诗人原野牧夫早些时候就形成了这个理念,即提倡“新汉诗运动”,不但创建了潮流论坛,而且具备了很专业的基础理论,培养了一大批诗人,在诗的写做方面也是身体力行,不负众望,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爱情和麦子一起成熟》一诗,并且被选入当代大学生教材。我的理解任何一首诗不能作无本之木,从技巧上来讲要继承古典诗词的精华,进一步讲,要发扬光大中国几千年汉语的衣钵,它还有另一层意义,要从生活出发,以现实主义为底座,视角平民化,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内涵是炎黄子孙的魂,它的外延具有与世界同步的节奏,所谓现代意识,就是反映的触角全方位,把诗歌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及时反映时代的主流,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抛弃无病呻吟,风花雪月,阴暗悱恻之类的伪诗。
  诗是个体的,从个体生命洞察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如何通过自己的胃消化,反刍出来是关键,个性越鲜明,他的诗越与众不同,越能抓人眼球,当然,你的个性必须具备共性的元素,在其他人中包括诗人们暗藏着身体的某个部位,突然有一天因读了你的诗顷刻被唤醒,这个唤醒有个须臾举足轻重的环节,你的诗是通过运用高超的技巧来体现的,没有这个做前提,种种都是奢谈。
  一首真正好的诗歌必须在第一时间打动你,这有个时代节奏问题,必须要有诗的特性,它不是小说不是戏剧,它需要刹那间的定格,它需要灵感闪电一样的捕捉,既如此,诗人在一首诗里就要给读者提供爆发点,还有个问题不能忽视,你的诗不能与一般的读者文化素质相距太远,但必须你是走在他们的前面,你是向导,是队伍中的旗手,这里有个度。
  
  对一首好诗的评价其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美字。不管你写白云,写鲜花,或者写苍蝇,写牛粪,如何调动技巧,终极目的给读者美感,当然,这种美感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忧郁,悲切,孤独,恐惧,死亡都是美,就看你如何表达,你像冯至的《蛇》,流行歌手汤潮的《狼爱上羊》,这两种动物在以往的概念里都是让人厌恶加恐惧的形象,但是通过作者的意识转换,像变魔术似的,以表现爱情的坚贞出现,就很美。
  总之,诗人要立志做一个像昌耀、海子、顾城、北岛、戈麦这样的元素诗人。
  
  6。重庆子衣:呵呵,左岸兄果实对诗歌有独到的见解!现在诗歌论坛比较多,也是许多诗人聚集的地方诗江湖是很吸引男诗人的一个诗歌论坛,也汇集了伊沙,徐江,沈浩波,尹丽川,陈衍强,以及著名诗评家白鸦等一大批知名男诗人的论坛,在那闹闹嚷嚷的坛子里,更容易混出名声来。但那里极少有你的影子,更没听到你在那里的声音。在我眼里,你其实也有实力参与到他们中去,为什么不去凑这热闹呢?我有些好奇呢。  
  
  左岸诗人:诗江湖论坛确实很有名气,除了你上述提到的以外还聚集着其他优秀诗人,我非常喜欢的有朵渔、巫昂、巫女琴丝、莫小邪、老德、口猪、水晶珠链、春树、魔头贝贝、杨瑾、艾泥、金轲等,这批诗人基本上都是“下半身写作”的代表,在十几年前曾经风靡一时,对诗坛不啻掀起一股风暴,在谈性虎变的漫长岁月一朝被他们这些“大逆不道的”诗冲破禁锢的栅栏之后,人们彷佛懂得诗原来可以这么写,且超常露骨,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他们诗的应运而生,是时代的必然,然而,它只是某个阶段,不可能永远,因为从这些年去看,后继者没有出类拔萃者,也没读到超过上述诗人的诗,由此看来,他们要想发展,必须调整自己的写作惯式,注入更多的元素,更有甚者干脆分道扬镳,当中朵渔、巫昂等就做的令人钦佩,其成绩斐然,一跃成为诗坛的主力军。
  一个论坛有一个论坛的办坛宗旨,我也经常不参与的去流览一下,那里很不安静,口水大战一刻也不停止,粗口,骂娘,有时达到白热化,并不是正常的学术讨论,好像谁能撕破脸,大骂出手,谁就会出名,如此的鬼把戏连鬼都不会相信。对于把时间都浪费在挖空心思去骂倒对方上,我才不会那么傻,不如退避三舍,留时间多写几首诗。
  中国诗坛窝里斗,网上暴民闻名遐迩,我的很多外国朋友十分不理解,或感到莫名其妙。
  正像你说的诗江湖成了男诗人的决斗场,“战争”让女人走开,也好,可赤条条的对决。

  重庆子衣访谈大连诗人左岸全记录﹙二﹚

  7.重庆子衣:呵呵,对于诗江湖论坛,我也只是旁观,从没在那里说过话。也不得不承认,那个以争吵出名的诗歌论坛,同样也有好诗人。最近有个贴子在诗坛广为流传,即在新一期《当代作家评论》“诗歌观察”栏目中,六位评论家、诗人分析去年下半年的诗歌创作情况,不约而同提出——“我们的诗歌缺乏力量”,号召广大诗人走出风花雪月的低吟浅唱,深入百姓的灾难与疾苦,写出人民真正强有力的声音,对这一观点,你如何看待?
  
  左岸诗人:我想把《当代作家评论》发表的《我们的诗歌缺乏力量》及来源文学报的《重写诗歌史》的这两篇文章捏到一起来看。我认为这这两篇文章提出的现实问题很尖锐,很及时,很有必要。这六人分别是罗振亚、刘波、张学昕、张清华、何平、王家新、何言宏等一线评论家和诗人,他们明察秋毫,罗列了当前诗坛尤其是网络诗坛从兴起到目前成整体疲软的全程扫描,但是,为是么会出现如此的尴尬境地,原因是什么,六君子没有作正面回答,只是把2008年不堪回首的责任一股脑儿推给网坛和写者们,有失公平。藉此,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诗歌的灵魂是瞬间情感的喷发。
  它在第一时间直接感染读者,并换发起激情,这种艺术形式尤其在世界级和国家级发生战争及出现重大变革事件尤为突出,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国家每处于一次重大变革,都有诗歌作为先锋和轻型武器得到亿万百姓的青睐,你像抗美援朝、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拿这三个大事件来讲,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一切。那些战火纷飞的时候,那些一颗压抑的心刹那获得自由解放,那些面对经济文明突然降临的喜悦,他们呼换诗歌相呼换情人,而只有诗歌能表达他们浓烈的感情,相当初,八十年代末,在北大礼堂举办的一场诗歌朗诵会,与会者人山人海,群情激昂,台上的北岛、西川、王家新、海子等诗人被族拥着,像于今的刘德华、李连杰、张涵予,更像凯旋的英雄。
  那个几个时期诗歌达到了令人眩晕的礼遇。
  有些东西不能替代----这就是诗歌。
  尤其改革开放,这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初始化里,人们精神领域及物质领域极端贫困,突然找到了救星,那种出之内心的爆发不言而喻,那时的诗,个人的、国家的命运,历史地交织在一起,极易引起民众共鸣,它有个最大特点唤起广大的普遍的阅读经验,上至领袖,下至乞丐。从世界诗史探去,杰出的诗篇无不烙下时代的痕印,无不与国家民众息息相关,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帕斯捷尔纳克的《二月》、里尔克的《预感》米沃什的《大地重光》、博尔赫斯的《渥品尼亚的士兵》、聂鲁达的《侵略者》、奥登的《一位暴君的墓志铭》希尼的、《铁路儿童》、莱蒙托夫的《祖国》、休斯的《黑人谈河流》、李金发的《弃妇》郑敏的《金黄的稻束》、芒克的《风中的向日葵》、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昌耀的《划呀,划呀,父亲们!》、的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于坚的《横渡怒江》、海子的《亚洲铜》、陈先发的《口腔医院》等等,有的直抒对祖国、土地、母亲的淳朴情感,有的像布罗茨基在《哀泣的缪斯》中所说﹕“在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惟有诗歌可以应付现实,它将现实浓缩为可以触摸、心灵可以感受的某种东西”’,义无反顾地将诗的触角伸入到贫困的人群中去,反映最底层的劳动者的喜怒哀乐,让诗沉重起来,沉重起来的诗才有力量。
  从另一层面去理解,艺术包括诗的核心就是批判与悲情。
  目前诗歌只所以出现所谓的“疲软”或者阳痿”现象,与当前的中国社会阶段有关,与政治有关,与物质生活有关,与领袖诗人有关,与权利机构、官方媒体的引导有关。诗,在很大程度上属宣泄贫穷当中的诸多不幸而存在,无论精神上的或物质上的,目前中国似乎在上层建筑领域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神支柱,或者说不甚清晰,来产生磅礴的凝聚力,另一个不可小觎的问题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快速提高,诗人们大都有优厚的生活条件,天无忧无虑,处心积虑要把诗搞到象牙之塔为荣,古训云“饱暖思淫欲”,就是这个道理,你叫这些诗人到农村体验生活好像是去做苦役,既如此,将心比心,他们怎么能写出为民众所关心的诗来呢。李后主李煜晚年写的诗为什么流传下来,就是因为自己由君王一夜变成了亡国奴,国破家亡的切齿之恨,促使他改变了创作主体,站在一个流离失所的百姓之间写作,迸发出了伟大的诗篇。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来是一个诗歌大国,而且从政的多如牛毛,诗歌与权杖的关系有着难破的密码。形成了要想当官为国效劳,必须写好诗的唯一途径,据可查的资料,历史上因写的一首好诗而官至宰相的大有人在,你像李斯、曹操、张九龄、范仲淹、王安石,都是赫赫有名的诗人宰相。毛主席与诗人柳亚子和郭沫若情及臧克家情同手足,经常和诗吟唱,共同探讨治国大略。记得在前苏联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苏共开政治局会议,邀请了一位诗人,只见他推开门,三两步跳到桌子上,毫无拘束地大声朗诵着,完后径直扬长而去,身后转来政治局委员们的一片热烈的掌声。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曾经的历史中领袖们对诗的尊重程度,诗,绝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工具。
  随着科学复杂的巨细分工,诗逐渐演变成了御用工具,诗龟缩到书斋里圈养起来,我所说的是诗歌在各级权利机构里已一没有名额二没有话语权,一些不知诗是何物的领导他怎么能重视诗,由他们撰写的文学史忽略诗的历史意义就可想而知的可怜与不真实,所以重写诗歌史迫在眉睫。
  
  8.重庆子衣:第三极神性写作近年来提得特别响,以刘诚,安琪等为代表诗人,你也是其中的一位代表诗人。想了解一下,你如何理解神性写作?在你的诗歌创作中,又如何体现神性呢?
  
  左岸诗人:人的思想一旦落入文字它就成了一种象征。
  我先解释一下第三极,它是世界地域的一个概念,南极北极分为一二极,按照中国的说法,青藏高原属第三极。由此诗人刘诚等将第三极引申为一个流派,其用意显而易见。
  神性,顾名思义,具备神的一切能量。
  进一步阐述,神性写作作为一种创作的倾向,主要体现在诗歌作品对主观意识中的绝对真理的追求,在诗歌中灵魂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他们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更多的是拷问自己的灵魂,也就是将灵魂或者说绝对精神放在首位,而把带有“实验色彩”的东西如“现代性”、“后现代”之类统统置于次要位置。对他们来说,诗意的本质是一种宇宙真理,诗的理想就是最大程度和范围内表现这种真理的存在。无论是诗的架构还是诗的内容,形式是宇宙规律的再现,内容是哲学和宗教统一于最高的诗艺——绝对宇宙精神,绝对宇宙真理。因此,诗意也是永恒的。
  作为反后现代主义写作的创作倾向,神性写作的特点是在写作中表达最理想化的诗歌本质意义,诗歌的内容是精神的最高表现,神性写作往往是照耀和启示性的作品。相比之下,诗歌的写作形式则是次要的。神性写作的对立面是口语写作。
  神性写作的代表诗人有海子、骆一禾戈、麦等。
  我对第三极神性写作的前瞻,正像同盟《信札》中所共识的“神性写作”确是中国诗歌的生铁元素!同时,它也是处在新汉语诗歌探索道路上的一条非常积极的道路,它属于开拓者的道路。自新汉语诞生以来“神性写作”的创作追求最大程度地将宗教、哲学和诗性统一于一体并对本土和殖民诗歌进行最大程度上的颠覆与整合,我们谓之汉语诗歌的新一轮“玄学实验”。
  在未来不远的时间,“神性写作”将拉开与所有诗歌流派的距离,并成就独立个体上的大我。“神性写作”是一次思想上的大冒险,她终会如期、安全地抵达彼岸!
  刘诚对神性写作三指标的最后一个指标,定义为“尖锐”。他说:“神性写作准备让尖锐成为必要的姿态。神性写作向存在发问,击中存在的要害部位。神性写作认为,诗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诗歌的力量来自诗人的人格,是诗人的人格使诗歌强大。神性写作建议放弃纯诗的幻想。神性写作将不拒绝政治……神性写作准备面对当代,面对当代的乐,也面对当代的苦。……神性写作认为,任何对于当代的漠视,都只能造成对诗歌的损害,从而失掉诗歌发生之根和当代生活的原汁原味。神性写作准备面对心灵,倾听心灵的召唤。神性写作强调重建诗人的人格力量,认为在诗歌里坐着的,只有诗人的灵魂,那是使一首诗所以震撼人心的根本原因,此外别无所有。”
  神性写作是一个总体把握,文艺作品总归要写人,问题是怎么写,意识是第一位的,有了这种灵性之后,或者说打开灵魂的天窗之后,你就会豁然开朗,人类神圣的干净的超然的境界涌向你,而后你在看社会感觉迥然不一样。我就是依循我自己的理解去进行写作的。
  象征和隐喻为神性写作修辞学第一定律。,
  这当中我揉进了魔幻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结构主义,印象主义等,在神性写作的框架下运笔。
  
  9。重庆子衣:我一直认为,写诗评是异常艰辛的事,同时又怕不正确的观点,会给人误导。你也为众多诗人写过诗评,其评论之多达到五十万字。你如何看待这一艰苦的劳动?
  
  左岸诗人:我也不知怎么回事写起诗评来,那是几年前在柳亚刀的第一短诗网当版主,天天看帖,点评,写的比较认真,有人认可,就叫我写比较规范的诗评文章,就这样一路走下来。正像你说的,写诗评是一个苦差使。从情感放纵的梦幻者转换成理智的审视角色对我来讲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尤其像我认真有加,往往查一个典故就花去半天时间,对诗人对诗我是虔诚的,雪莱说过“诗人是世界上没有被确认的立法者”,故对诗进行二度创作也是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写诗评的过程是最好的读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什么是诗歌评论呢?诗人解非对此有自己的认识,他说“简言之,就是对诗歌撰写的分析,探讨,评价的文章。目的是通过分析诗歌来总结诗歌的创作经验,揭示诗歌发展的脉络,倡导高品位的诗学理念,弘扬时代的人文精神。要有针对性,时效性,论辩性,真实性。行文中逻辑推理应当严密,论点正确,论据充分确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读者易于正确地理解诗歌作品的真意。解读诗歌要力求主旨明确,意到笔活,情在话中,概理精要,见解精秒。也要讲究运文的语言,议论的活力与谋篇的文采。诗歌评论也应有“神思方远,万涂竞荫。”“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意境之美。”
  那么诗评家的任务是什么。
  诗人解非进一步阐述说,一篇有风格的诗歌评论会产生持久的艺术活力与魅力,因而,评论诗歌要在潜心细读的过程中感同身受,尽可能的“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有个性,有特色的展开独到的见解,有的放矢。评论的思路开阔,表达起来就会富有思想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思路清晰的语脉,语流。语脉是文章语言的条理性,语流是文章语气的衔接性。所展示的题材、结构、语言、手法等因素也要表现出文体美和形式美,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首诗歌的情致、理趣、意象、境界在作品中都是潜伏的,要依靠诗评家以自己的诗学理念和审美经验去体会、召换、再现出来,这也是一个诗评家最基本的素质。诗评家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和解读一篇诗作,力求接近于诗作的本来面目,因此,解读诗歌之前就应该追索诗人的人格学养和道德品位。文如其人,“人”才是一首好诗的主旨和内涵。诗评家解读诗作,其前提一定考察作者的品德修养,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
  从某个侧面说诗评家是承担伯乐的角色,海子有今天的成就与谭五昌全面系统地评论他的诗作不无关系,是谭五昌第一个肯定了海子的诗歌在中国诗界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坦诚地说诗评是诗发展壮大的加速器与清道夫,诗评的本质是批判的,诗评从来都是双刃剑。
  同时不可忽略的是诗评家要有道德底线,现在有不少所谓诗评家以舞弄刀枪,对作品大加砍伐为津津乐道,不是像法国思想家福科说过的:“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那样,那么从这个角度看诗歌的真正敌人是伪诗评家。
  我认为诗人与诗评家应该是海德格尔提到过的:“思想家的使命是言说神圣,而诗人的伟大使命是为神圣命名。”这样一种和谐。
  
  重庆子衣访谈大连诗人左岸全记录﹙三﹚

  10.重庆子衣:我想,从内心来说,每一个写诗的人都想出名。说不想出名的,肯定是在欺骗自己。一个诗人的成名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你的作品上过《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在网络诗坛也深受众多诗人的喜爱。在许多民间诗人眼里,你其实也是一个真正的诗歌大家。但在诗歌界最上层的圈子里,好像很少有你的声音。你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默默地,认真地坚持诗歌创作的呢?
  
  左岸诗人:陆游在一首诗里说过“千年史册耻无名”,拿破仑也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管在哪个领域人要出名是一个共性,普通人需要名人,民众一刻也离不开名人,名人是偶像,是某一个行业的精英或者英雄。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他的习性并没有因为进化而改变,他需要领头的,需要领袖。俗语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世界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谈起我的诗,甘苦自知。走到今天,也感谢自己。俄罗斯大科学家罗蒙若索夫有一句名言一直鼓舞我到现在“一个人的成绩和自己的劳动成正比”。你对我的现状分析的准确无误,离一流诗人还有不小的距离,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写诗需要天才,当你具备还不行,还要贵在坚持,不言放弃,机遇也是关键,一切要服从命运的召唤。像我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也抗拒不了物质的诱惑,弃诗经商多年,但当有一天我突然回头,发现自己已被无情淘汰。与我同桌的诗友早已名扬天下,生活就是这样多情而残酷,忠孝难两全。好像我又捞到一点稻草,谁笑到最后才笑的最好,来安慰自己,于是我想到了阿Q,精神胜利法要重新评价她的积极意义。如是,人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主攻方向是我今年的重头戏,当然指诗歌,如何更上一层楼。你我要记住,机遇永远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你同意吧。
  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这样的规律,人生得志能几人。只要我们有一杯忘情水,于自己比肩,爱诗写诗就好。
  
  11.重庆子衣:恩,抛开名利,专注于诗歌本身,这也是当代诗人应该具有的内心品格。你的诗歌既上过《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等大型官方刊物,也有众多作品在知名和不知名的民刊中发表。一些诗人也关心纸刊发表诗作的途径,子衣想了解一下,你平常通过哪些方式来投稿的?在投稿发表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经验呢?呵呵,相信众多诗友对这个问题同样感兴趣。
  
  左岸诗人:诗人投稿犹如演员要有一个表演的舞台,是必须的。
  但应该看到,有那么一批诗人从不到诗歌论坛交流或有一大批诗人一心只顾扑到网坛发诗帖从不投稿,形成两大阵营,我认为都不可取。尽管人们对国家顶级纸刊颇有微词,但他毕竟正式代表且有法律效率的权力部门,显示你水平被认可的惟一依据,对你的仕宦,评级,住房等都会产生一系列诺米多骨牌效应,请不要误会我的庸俗,诗人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然后再考虑写作,业余写诗使我们永远共同的处境,切不可本末倒置,贻误人生。我就有几个诗友,堪称诗癫,成天琢磨如何一夜成名,结果妻子儿女远离了他,丢掉了工作,衣食都成了问题,在社会没有一点交际或者显示地位的本钱,这样的后果是你的诗没有力量,诗与诗人的品质须臾捆绑在一起来看。
  民间诗人要想得到社会承认是很难的,它是某个时代的必然产物,你像以北岛等为代表的朦胧诗崛起的一代诗人就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于今则需要忍耐和漫长的等待,对守株待兔的信念,文人最后的优秀情操,施以由衷的敬重。
  诗人投稿天经地义。但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另外要有大量的诗稿储备库,看到有些诗友刚写了那么几十首就被迫不及待地到处投递,心情浮躁,万万使不得,拿我自己来说,现在手头就有近千首诗,有较充足的“炮弹”。像流行歌手常宽他总结自己的成长经验就说过,成名之前他能轻松地唱出六百多首卡拉OK歌曲,无疑这些歌曲音符成了他日后功名成就的试金石。
  《人民文学》、《诗刊》仍然实行纸稿邮局投递的形式,便于备案。一般情况三个月没有答复,可自行处理,不过也有例外,像我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组诗是在一年以后由韩作荣老师来了稿件采用通知单的,意外可使人享受强烈的戏剧刺激效果。《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大都采用电子邮箱,快捷省事,编辑的邮箱在他们负责主持的栏目里都有,在这里我公布一下《诗歌月刊》女诗人编辑黄玲君及阿翔的邮箱ahszh@126.com
  E-mail:a_xiang2003@163.com
  
  有不少诗友发牢骚说发表难,不认识编辑没有关系不行,对我自己来说,我发表的诗百分之一百都是自然投稿,千万不要搞复杂化,只要你的作品质量够发表,肯定没跑,这里有个缓冲,要编辑对你有个认可过程,另外,编辑审美、录用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完全是个人行为,在这里不行,可能在那里通过,哈哈。
  
  12.重庆子衣:诗人自杀是一个敏感,却又倍受人关注的问题。如近年的余地,吾同树。近年也有诗人早逝,如沈河,赵新,陆恒玉等。对于一般诗人来说,多数作品终将淹没在时光的河流,再没有人提起,只有少数诗人的诗作,会继续流传下去。那么,诗人应该如何看待诗歌的价值与诗歌的生命?诗人又应当如何去珍惜自己在尘世的光阴?
  
  左岸诗人:子衣提的问题都好尖锐啊,也很及时。在你的名单里还漏掉了东北青年女诗人左手,去年末去世。
  自杀离我们并不遥远,也是我们每个人须预防的事情。,我们应该面对,诗人自杀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据可靠部门提供,我国每年自杀未遂人数为200万。我国每年自杀人数为28.7万,其中一次成功的为21万。我国每2分钟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
  可以说自杀的首选对像是高危人群,有人说自杀是一种自我的保护机制,
  有人说因为现代的人会越来越聪明与食物有着紧密关系的肉类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所以智慧越高想的问题也越多一些天生内向的人与外界格格不入时间长了恶化
  最终导致轻生所以既然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去适应环境。有人说自杀的人必须有好几件事情同时出了差错。我不认为自杀纯粹是由于生物因素所造成,但它却是由潜在的生物危机所引发的。有人说自杀是唯一一个可以杀人但不必坐牢的方法。众说云云,很有说服力。我说诗人的自杀所以引起我们的惊动惋惜,是因为惺惺相惜的缘故,我们都是同行都是为了缪斯,青灯一盏,笔耕不辍,才添此痛。
  诗人是一个完美主义或理想主义者的典范。而冲动是天才象征中好坏兼蓄的尤物,当现实达不到要求,其中一部分性格偏执的诗人就要以行为艺术完成他最后的反抗。有多少诗人誓言旦旦说诗歌是自己的生命,诗纯属于自己的,其实这是错误的定向。生命是个人的,只要你一生下来,就是家庭的,社会的,做每一件事都与上述两项息息相关,无论是么事如果和生命比起来,都会变得不重要,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写的《热爱生命》会给我们终生的启发,生命所以宝贵,因为只有一次。
  借此,我呼吁,诗人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要不写诗毋宁死,把写诗看得太重,成了包袱。走出小圈圈,其实其它行业万万千,都可施展自己的才华,要知道,在不少的人士里认为写诗的人是个大傻瓜。在大连,我熟知的不下十个诗人,弃诗经商,成为千万富豪,百万的那就更多。
  至于说你写诗歌到底有无价值,那是要岁月去鉴定,你我包括已逝去的诗人们将无法预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顺其自然,我们欣赏自己写作甘苦自乐的过程,有闲暇多读佛家书,如达到泥洹之界,心轻如飞。
  
  时间仓促,杂七杂八说了一大通,只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共勉。可能离子衣的初衷相差甚远,请宽恕。
  要做一个象名字有什么?
  我们叫玫瑰的那种花
  换成别的名字还不是一样芬芳
  
  ——(莎士比亚)
  
  2009-3-13

  重庆子衣:非常感谢左岸诗兄的真知灼见,给了子衣一次洗脑的机会。左岸兄精彩的谈论,给了子衣深刻的印象。子衣相信左岸兄一定会像热爱春天的阳光一样,一如既往热爱诗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左岸兄的秋天,一定会有诗歌的一份果实,一份丰实而硕大的收获。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10-1-14 14:5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归目光所及——读左岸《目光所及》
  
                               文/南闽老茂

  
  除了目光所及,我们一无所有。远方只是个空壳词语的本身,未来也只是个虚无时间设定的笼统走向。除了拥抱的内心,我们眼下也是两手空空。物是物的自在状态,人是另一个内心驾驭的身躯。如果说人存在生活中,就是为了去相拥这身边的一切,那么既是在走近、也是在远离。
  
  只是我们习惯不自知地要去睥睨一切,或者以为睥睨的就是一切。也只有在偶尔的收起目光、收起心来时,才心清目明些,有一天会省起回过头来审视那些目光所及的,会发现这才是自己真正应该去回归的、去珍爱的,无论已走了多远。
  
  左岸写下了这首诗,一落入我的“目光所及”,就成为背负我的达意之物——一个文本一旦瓜熟蒂落,它也就离开创作者,成为归属别人的一个个曲解的载体——我无从求证作者的本意,但我喜欢这首诗歌给我“躬身自审”的欣喜,有“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划亮心灵的感觉。它在这一刻,打开了我心门一隙。
  
  关照给心灵的,其实都是自己的,其实都近在身边,不是远在天涯,都靠近心灵,不是放逐在世界。幡然悟起,有时候真的要用离自己最近的手,去好好拥抱自己,用最俗但最真的情感疼爱下自己。沉浸到自己的心灵世界去好好感受自己、聆听自己、关照自己,不要再理会周遭了——在这个万千生活,你不觉得真的要好好感受下自己,你有多不易?
  
  
       浅评左岸的<<自行车>>和<<落地坐佛>>
  
                               文/西翔

  
  左岸是全国超一流诗人,他的诗作,被全国几十位评论家和诗人,写文章评论过。同时,他也是写诗评的高手。我,西翔,不是盲目崇拜人的人!! 
  风格不是什么好东西,容易审美疲劳。"我还刚刚说过,"我不喜欢一成不变,我喜欢风格多变。多变的风格也是一种风格。"左岸就发了<<落地坐佛>>这组风格迥异的诗。
  我的影响力真够大了。玩笑。
  
  言归正传 
  <<自行车>>作为这组诗的头首,它的开头两句,我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顺眼。左岸,就算你是写诗的多面手,把口语诗和诗性强的诗句结合在一起,要知道,坏了总体效果。<<一辆开往春天的汽车>>,前后一致,是口语诗反而没有口语诗的效果(其思想性另当别论)。怎么,真是车与车不同?<<自行车>>就该别样?但,还是瑕不掩瑜的。只是我说出来你就不会蒙在鼓里。
  
  说说<<落地坐佛>>:
  
  我觉得你写这首诗,具有探索性质。
  此诗初看门口很小,但进去后就会觉得空间很大。说句难听话:你在里面东拉葫芦西扯瓢。好听话是:你在里面设置了几层意境,且都十分神祕。第一层就是划句号的前面两句。是抑。第二意境是:从血液成群,到金黄老虎。是蓄势。第三意境是:又是一年,到啼哭而来。是铺垫,说蓄势也行。第四意境是:从伟大的婴儿,到继续着永恒。注意,这一句是结句又是启句,是句号又是逗号。读到这里,读者思维的马车简直是在撵作者思维的飞机,作者思锥很陡,它不是直线思维,三根筷子一米长。它拐弯很急,三根筷子三角形。这也属于作者探索性质的一部份。
  再接前。不知怎么的,诗人对特定的镜像似乎很着迷。例如:云再低也是天空的一部份。闪电是大树的技杈等。这次又对秋天的落叶很着迷,近诗有,树叶落下时,打了他一耳光。这次是坐地后成佛。说实话,作者这首诗很难懂。我虽然领悟了一点,但我不想说,为的是抛砖引玉,因为,广俱论坛上的高人很多。我人懒写不惯诗评,也请大家多多斧正。
  
  平淡中孕含机巧,或者说是转折。所以说,平淡无奇这几个字不能用。但是,假设这个平淡无奇的奇字去掉,作者,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吧? 
  多看看左岸的诗作,看他是怎样把非凡(不平淡)、和奇,结合在一起的。难,确实是很难。说的不一定准确,勿介意!!!楼主对这首诗的构造太勉强,不如深蓝改写得好。深蓝改写得确实不错,有左岸的《雪中的拉车夫》的调子。
  
  (《雪中的拉车夫》我又多读了几遍,感觉能够接受,而且很好,关键看你用什么心境去阅读。)

  
               
        从读左岸两组诗谈构建“诗意秘境”  
  
                                 文/红袖如刀
 
(一)构建“诗意秘境”
 
  在其他地方,我也曾看过有关评论左岸的一些贴子,其中有一种将左岸的一些技法叫作“神性”创作。我是个不相信神仙的人,所以也不喜欢所谓的“神性”。不知道彼左岸是否就是论坛上的此左岸。  
  我看左岸老师近来的两组《目光所及》和《坐地成佛》,感触颇为强烈。与其把他的一些特质归为地上无、天上也无的“神性”,不如说左岸正在自觉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一种探索,而构建“诗意秘境”正是他目前的一个主要方向。  
  “诗意秘境”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是诗歌所固有的属性呢。由于我对国外诗知之甚少,不能奢谈。但从我所读过的古诗词看来,“意”与“境”一定是古诗词不可或缺的内质。“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诸如此类,不必枚举。  
  作为短小浓缩的文学艺术体裁,在方寸之间,构建意境,形成回味无穷、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是诗歌的重要特征。如此,从不同的角度看,诗歌便折射出不同的光芒。由此,人们便把诗歌称作是文学艺术皇冠上最璀璨夺目的明珠。  
  然而,诗歌是不能脱离人类世界而独立存在。它必然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今世界包罗之万象已远非古代、近代社会所能比,突飞猛进,已形成质的飞跃。因此,简单地将现代诗中的“诗意秘境”等同于古诗词的“意境”,不是我的意思。它是一个传承,但也必然是一个飞跃。所以我在“诗意境”中加上一个“秘”字,正是强调这样一种创作,还在探索当中。  
  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西方的文艺随着科技的解放而获得空前的兴盛。例如在绘画方面,“印象派”、“表现派”和“立体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局限,为事物的表现,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  
  而中国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同样推动了中国文艺特别是诗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新诗的出现,为更好地表现世界提供了工具。 
  总的来说,构建“诗意秘境”是现代诗歌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它虽然不是唯一的,但肯定是不可忽视的。左岸老师的这种探索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但肯定是值得尊敬的。
  
  (二)浅析《目光所及》、《坐地成佛》中几首
  
  构建“诗意秘境”是现代诗歌中的一种表现方式,要达到这个目的,方法(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浅析左岸老师《目光所及》、《坐地成佛》中的几首 
  1、《反光》,“盘子”的存在就是为了“盛放东西”。一只“空盘子”的存在是悲哀的。但由于它的“局限”使仅存的一线希望也“沿着原来的方向垂直走回去”。但在本诗中并没有看到作者对于自身“局限”的怨恨,相反,我感到了一种“处之泰然”的态度。 
  一个人在人世间“碌碌无为”是悲哀的,这是一种“有为”的思想,是积极的。然而一个人总有局限性的,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在于不能容忍“局限性”。作者在这里表达出他“有为”则“为”,不能“为”则不“为”的自然态度。作者而且隐约显示了对于自身的“局限”或者外在的“局限”绝不抱怨的态度。用一句比较俗的话说,他这样的思想与“达则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文人思想是有相通之处的。  
  事实上,左岸的这首诗表现得比我陈述的更为丰富,“有为”与“无为”的关系,再加上设定的“局限性”,使事物变得更加复杂。然而作者几乎用了一种白描的陈述方法,就使这些复杂的关系产生并发生了互动,营造出一种思辨的“诗意秘境”,充分彰显出诗歌的特点与优势。 
  2、《目光所及》,是“谁”“紧紧抱住”了“我”?在这里,作者其实已经进行了主客体的换位。“抱住了我”的一定不是真的“我自己”,而是一个他。他是谁?他必然是作者理想的对象,离他最近的人(虽然这样一个人“似乎还没出生”)。但如果梦想成“真”,那时的幸福将让“我已无法辨认来自哪个方向” 
  不想多说什么,只想让大家再次静心地欣赏这样的艺术效果,“诗意秘境”。  
  另外,想多说一句的是,在论坛上也看到不少“抱紧自己”这样的诗句,但基本都是平面的、直线的描写,因而只能及表而不能及里,产生不出这样强大的内在张力和艺术效果。  
  3、《自行车》,在我看来这首诗似乎在表现一种世界的“机械性”。“自行车”是一种已经设定好的“程序”,无论谁的“到来”也不会使那些“轴承”“转过身”,“我”被拒绝了。  
  在这首诗中,作者再次表现了他自然的态度。这个世界是机械的,因为自然规律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也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改变,因而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作者也尝试着“有为”,“想要讨要”“其中的灵魂”。在被“拒绝”了之后,作者并没有表现出怨恨的意思。因此这一首与《反光》一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反光》一首采用了白描的方式。而《自行车》一首则采用了大量的隐喻。关于“隐喻”我也有一些想法,有机会另文再来探讨。本诗在表现手法上具有“探索”性质,应当属于“先锋”类写法。 
  另外,说一下,“不时有几个/似曾相识的人影飘忽而过/火车撞击轨道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与其它物质混成一片/顷刻又化为乌有”,这一段,很喜欢。
  4、《落地坐佛》,因为这首诗中写到“迪金森、叶塞宁、普拉斯、塞克斯顿、海子”,这里面除了“海子”我略知以外,其余一无所知,所以这首诗我并没有能“进入”。
  之所以要浅析这首诗,是因为本诗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父亲的山岗,耀眼的玉米倾泻”“屋檐的红辣椒,是它现代胡须”。
  在古诗词中常常有一句诗构成一个意境。但在现代诗中,由于开放的关系,力图仅在一句诗中构建“诗意秘境”,是局部的,徒劳的,无效的。除非这一句话基本就构成了一首诗。
  就本诗而言,由于一些障碍,我没有能“进入”,也许这两句诗不是局部的吧。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构建“诗意秘境”应当依靠表现手法,而绝不能依靠语言技巧。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10-1-14 11: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些,大开眼界。
有事,一会再慢慢地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我曾经对星海左岸的一组诗,写过简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兴昌,看到了,谢谢你及心情文字的其他同仁的关心支持,如果说有收获,都是诗歌报的培养,没有诗歌报就没有我今天。写诗我依然在路上,我把同仁的勉励,始终当成自己的强大动力,上面是我去年的一小部分作品,有兄弟们感觉还行,写了一些读后感,于是我就选定了,意在更好交流,诗没有定论,我们就在缺陷中将中国诗歌艰难推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星海左岸精华作品《我的一张年轻人皮为你死亡》

点评星海左岸精华作品《我的一张年轻人皮为你死亡》
      可能真是孤陋寡闻了,这之前我真不知道论坛有星海左岸其人,也从未读过他的大作更不感兴趣什么主义、什么写作。昌昌读诗,直来直去,按我的标准,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更不喜斗嘴逞能,甚至对诗以外的东西说三道四。一直以为所在的论坛及每一个版块,都是一个公平、自由、纯真的诗创作交流平台,所以每个会员都可对论坛帖发的诗作品独陈已见,疑义相析。正如此篇拙评,也可在诗友批评中再受益。

1、《钻出水面的不一定是鱼》
   
   
钻出水面的不一定是鱼
   
海豹、潜水艇、寒号鸟都有可能
   
一小块拱起的新陆地
   
漂流瓶。也在猜测之中。直到风平浪静
   
才看清
   
一颗活着的人头,比蘑菇还年轻
   
不过有一只巨大的手
   
毫不客气地将他摁下去了
   
   
多年以后,接到一个电话,当我确认就是他时
   
里面传来辨别不出国界的枪声

【昌昌点评】钻出水面的不一定是鱼,那会是什么呢?透过一些可能的相关意象,视点在广角中移动、聚焦,钻出水面的悬念,定格在汪洋中的一块新陆地,沉浮中向往自由的年轻人头上。全诗比拟形象而生动,时空切换自然,诗意通透而感人。

2、《广场》
   
   
   
他来这里散步,出于一种潜意识
   
鸽子有鸽子的喜悦方式
   
绿色的小哨兵
   
在草丛中时隐时现,目光可以看到
   
远山的呼吸,这样他的脸
   
堆积多年的落叶,舞动起来
   
人们相互传递着微笑
   
感知身体的音乐
   
有难言的美妙。他想起母亲
   
曲折的炊烟,瘫痪的妹妹
   
忏悔的钟声,突然
   
从灵魂里醒来
   
   
他向喷泉池边一个老警察走去


【昌昌点评】人群中的良心发现。广场,是诗境不错的一种选择。人心本善的主题,作者举重若轻。用宁静平和的意象反衬复杂斗争的心态,表达出灵魂在忏悔中达到的和谐诗意。

3、《一天》
   
   
这个地方是同村同族
   
操着同样的口音
   
阅读一本书,吃一口井里的水
   
祖辈三代,以铜锅长杆大烟袋
   
维系着一种自然
   
唢呐讲着过去,眼睛的两片黑瓦
   
对月光渐渐失去敌意
   
看年轻的女人
   
像误入向日葵地,难辨认
   
   
一天,河水的浪花涌上一个陌生人
   
男人们立刻警觉起来,他
   
强悍,透明,轻盈,生殖器郁郁苍苍


【昌昌点评】平静生活中,加入生命的新活力。生殖器的选择,没有错,很自然而真实。

4《我的一张年轻人皮为你死亡》
   
   
我的一张年轻人皮为你死亡
   
在许多年以前
   
   
某个时刻。日落,大地的觅食者未归来
   
你召唤着一群戴眼镜的
   
小白羊小黑羊,朝
   
火车站走去。黄军装,行军壶
   
列队歌,彷佛战争就要来临
   
前线,说好了谁也不准
   
轻易回头。红色书籍,马克思
   
这位大胡须教练,要求我们必须从白桦林
   
走向慕尼黑的
   
玛利恩广场,青草很快爬满了我的全身
   
胡茬上更有
   
马蹄的声音。那季节暴雨很多
   
没留下什么,也没带走什么
   
   
我的一张年轻人皮为你死亡
   
说这话的时候
   
从火车走下来的一支钢琴曲把我分成两半

【昌昌点评】此组中是我最感动的一首。一支钢琴曲把我分成两半,年轻的人皮可以死,年轻的诗人的心没有死……


【昌昌总评】溶入社会,忘我而思,诗心如日,灵光照人。

  此组诗作在不同的时间反复读过几遍,每每为作者灵动的才情、独特的视点和对生活深刻的反思所感动。这年头,能让我感动和学习的诗作真不多。好诗,好诗!

                           2009.07.01于诗歌报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并问好星海左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兴昌及翠儿,祝福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力唱将!
支持活动,问好左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1-14 11:27 发表


走近星海左岸 http://bbs.shigebao.com/blog/att ...

大约用了150分钟研读完子衣对左岸的访谈内容,通往罗马的道路曲曲弯弯千万条,现在杨版驾驭诗歌的神鸟,子衣和左岸是博击长空的双翼,他们在意念的迷阵中升华或降落,搧动的风暴振憾诗坛,用智慧和才气结晶成的文字以水银或珍珠,的质量抛弃地球古老的重力上升为横亘天地的虹,七彩的光谱诠释太阳对于月亮的白日梦,神性的诗.这是我此时浅薄的感悟,明天再向纵深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海左岸的诗值得认真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岸的诗歌,我读着不是很明白,与阅历有关吧,倒是他的评论和随笔很有见地.问候左岸欢迎到我们心情文字的精品屋来坐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流浪之丑丑 于 2010-1-14 11:54 发表
看了一些,大开眼界。
有事,一会再慢慢地学习!

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星海左岸 于 2010-1-14 15:39 发表
问好兴昌,看到了,谢谢你及心情文字的其他同仁的关心支持,如果说有收获,都是诗歌报的培养,没有诗歌报就没有我今天。写诗我依然在路上,我把同仁的勉励,始终当成自己的强大动力,上面是我去年的一小部分作品,有 ...

问好左岸,遥祝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1-20 03:31 发表

大约用了150分钟研读完子衣对左岸的访谈内容,通往罗马的道路曲曲弯弯千万条,现在杨版驾驭诗歌的神鸟,子衣和左岸是博击长空的双翼,他们在意念的迷阵中升华或降落,搧动的风暴振憾诗坛,用智慧和才气结晶成的文字以水银 ...

望远版主好学如斯,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8 04: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