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杨兴昌

【精品屋】第2期--走近星海左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6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像黑夜的炮群:浅析左岸《巴顿将军》的意象手法

文/木行之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我认为意象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表象层,即外在客观物象,它是形象的、具体的、可感的,属于物质层,是外在的;第二层次是表意层,即对外在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是审美意识的再现,它是抽象的、主观的、不固定的,属于精神层,是内在的。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诗歌写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新手还是行家,都不可小觑。如何把握好诗歌的意象写作技巧,左岸先生的诗作《巴顿将军》,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样本,通过分析其中的意象特点与表达手法,将对提高我们的意象表达技巧有所帮助。引用《巴顿将军》中的一句话——“黑夜的炮群”,意象饱满密集、绘声绘色、具有冲击力这正是左岸诗作意象的生动形象概括,我认为《巴顿将军》的意象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借经典意象,豁开情感之门。开篇的“小雨”,落在了传统文化的背影里。“清明时节雨纷纷”,“小雨”带人们忧思、伤感与怀旧,这是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沉淀,形成的一种情结与心理,拉开了去“公墓”的感情雨幕。这种意象写法,就较好的借用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象,自然而然的营造了去公墓的感伤气氛,打开了情感的大门。
    二是泼墨“皆着我之色”,物我为一。王国维云“以我观物,故物物皆着我之色”,作者浓烈深厚的情感外射于物,物我为一,使得意象饱满,情感色彩鲜明。“卢森堡,哈姆二战美军公墓,是一块无声的布”,“无声的布”形象的写出了公墓的肃穆与庄严,读来心中一沉,景仰与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那些草/或者不如说,那些鬃毛,依然活着。”,“草”是植物,作者把它比喻为“鬃毛”,立刻让我们想到飞驰的战马,想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依然活着”一语双关,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同时战火与硝烟,也还“活着”,世界经历二战磨难后,仍不太平。“十字架下的/六千多位阵亡士兵,以嘴唇,推动地下的岩石/跑动。”,活着的是草,而睡着的是“六千多位阵亡士兵”,两者形成强烈对比,难怪会“以嘴唇,推动地下的岩石/跑动。”,这些纷至沓来富有冲击力的意象,旗帜鲜明的表达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与痛责,对人间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多种意象交织,形成视觉与听觉冲击波。“小雨”、“公墓”、“草”、“嘴唇”、“旗帜”、“炮弹”等意象互相交织在一起,给人视觉与听觉上带来巨大冲击,正是这种巨大的冲击力,才能炸开公墓里铅一样沉重的空气,也才能让作者心口打开一个缺口,让沉闷与压抑至极的感情集体出逃,寻找一线生存的机会。      
    另外,注重意象的陌生化效果与硬度,也是作者重要意象表现技巧之一。如“倒是我/灵魂掉到泥土的声音/很快接近黑夜的炮群”,“黑夜的炮群”准确、有力的把“灵魂掉到泥土的声音”描绘的如临其境,顷刻把作者的情感推向新的高峰!


2007-10-22


附:《巴顿将军》
   
作者:左岸



小雨对一个人的抚摸,是辽阔的
卢森堡,哈姆二战美军公墓,是一块无声的布
一头加利福尼亚狮子,埋在这里,那些草
或者不如说,那些鬃毛,依然活着。十字架下的
六千多位阵亡士兵,以嘴唇,推动地下的岩石
跑动。圣路易弧形拱门,弯下腰的一刻
孩子们看到了,麦哥娜姆甜玉米,真实的曲线
   
而他们的父亲,依然抱着毛瑟枪,蹬着大皮靴
寻找蚯蚓的旗帜。这个小老头
墓志铭写着:乔治·S·巴顿  第3集团军  上将  军号  02605
   
小雨在皮肤上的渗透,是苍茫的
冷丁,背后有人拍了我一下,回头看去
什么也没有。倒是我灵魂掉到泥土的声音
很快接近黑夜的炮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7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左岸诗人及重庆子衣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若山 于 2010-3-17 13:26 发表
拜读!

若山好,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0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星宝剑 (诗人、诗歌报版主)点评左岸新作

一九四三:波隆贝斯库《叙事曲

   《火车》
   
    据说你的眼泪,早年
    被十三节车厢的一位盲女
    提前交给了一群缺盐的羊,在母语的故乡
    有多少核桃威慑于你巨大的光芒,至今不敢睁开眼晴
    伸向肉欲的铁轨,在酸性的时光里
    让你忘记,你不过是瓶子里的一道闪电
    但一缕头发遭遇你的咬痛,它的飘舞
    无意成了食草动物的节日。在无人倾诉的黄昏
    你冲出了大桥。牵手空间的宗教
    终于,在荒野补上一生的睡眠
    你,以一堆废铁的距离,看到了
    一片幼林将要高过自己

七星宝剑:一个不容忽视的手很硬常常和自己较劲并将文本执行到抵死状态的作者。我愿意把这许多用形容词做定语的句子先交给这个小作品。作品的状态处在一种竭力的边缘。本来一件普通的火车出轨或完成使命成为废铁的事情,被作者从头看来,虽然最终完成在荒芜中,但是从早年的诉说中文本所展示的,并不简单是一列火车的历史,大约是作者颓废思想的来源,抑或是写作者从中找到的终结。提示一下:技术层面的独到之处是把各个形象简单汇聚,使每一个动作干净而仓促,干净是说叙述,仓促是说关联,在火车冲出的一刹那的惊心动魄中,连幼林也要掩盖巨大的尸体,我们所能看到的抑或是作者的手笔路径?   

    ◆遗精者
   
    那个年代,夜晚的灯火,比孩子少
    但这并没影响小工匠,所制造的一些物理现象
    吃大葱,蘸大酱,饮烈性酒
    钻进被窝,打着手电筒,看上两页《红楼梦》
    然后,瞅着一块三岁的手帕,恍惚。门开了
    手帕的主人不约而至,她,军帽压眉,羊角辨
    黄书包带,斜跨胸前,像一列军用火车
    缓缓驶出山谷,灯光转暗
    他打开身体的亚麻布口袋,把她装了进去
    两条蛇扭在一起,月色就这般,被压成了重伤
    一阵鸡鸣。把一切拉回到现实中。而他
    一直在被窝,制作的这些粘液,至今也不想
    让另一只软体的器皿接纳

七星宝剑:高手写作胶着纯洁和爱护和生理之间矛盾斗杀的范本。这里面有许多需要用不是诗歌的语言来叙说的东西,因为诗歌所能完成的已经完成了,但是诗歌不能解释的必须用散文来解释,那就是想象的状所做带来的梦遗,还完全在纯洁的情操下,一定要注意他最后“至今也不想/让另一只软体的器皿接纳”给出的界限,这是极端的说即便是当时的所有梦,我至今并没有后悔,我也不曾有过哪怕是一丁点的纯洁之外的想法。全诗形象铸造(注意,我没有用塑造这个词)结实而柔美,没有一句废话,也不能压缩成短句,一种唯此一法的坚决贯通整体。击溃了我。   
   
   
    ◆传统心理学
   
    戴草帽的东西走在半路,看不见脸
    惊动一把沙子的女人,躲到男人的掌心
    手,白菜一样,包紧飞来的尤物。沙子漏掉了
    天空无人。这个男人就是我

七星宝剑:裹得太紧。不必再做这样的练习题了。

     

    ◆一九四三:波隆贝斯库《叙事曲》
   
    灰尘、蛛网
    一把斯特拉季瓦里乌斯制作的小提琴
    阁楼、油灯,一名德国军官,把华尔特手枪
    对准了一位犹太女孩。杀戮前,犹豫片刻,便下令
    为他演奏。旋律里,波隆贝斯库复活了,这罗马尼亚之父
    把女孩搂紧,要陪她一起闭上眼睛,去见上帝
    枪响了。那名德国军官,像电影中的慢镜头
    倒下。从太阳穴,跑出一只很绅士的红色幼兽

七星宝剑:通篇并没有从镜头跳出来,仅仅是叙述加上并不简练的诗歌语言,寓意有多深在这里意外地被削弱。你说呢?   
   

     ◆秋色赋
   
    秋天来了,农民要把麦谷一直割到天边
    才能装得下忧伤。山的一些旧部,依然舞动刀枪
    水,绕道走过去了,什么也没有留下
    我惊诧于另一类隐形人的品质

七星宝剑:非同一般的漂亮的小诗歌融入很大的内质。最后一句是不是还有更好一点的表述方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0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再学!提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1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如 于 2010-3-20 14:30 发表
再读再学!提起来!


问好静如,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女诗人野子评左岸《火车》:《进入体验觉出的》

注:左岸的这一组好像已被众多的高手评读抚摸过了,这里我依然站在我的视觉再次浅略作评,我感兴趣,没有办法,呵。(先不看其它的评,闭着眼睛评完再看它评:)
《 一九四三:波隆贝斯库《叙事曲 》组诗   之 ——

《 火车 》

据说你的眼泪,早年
被十三节车厢的一位盲女
提前交给了一群缺盐的羊,在母语的故乡
有多少核桃威慑于你巨大的光芒,至今不敢睁开眼晴
伸向肉欲的铁轨,在酸性的时光里
让你忘记,你不过是瓶子里的一道闪电
但一缕头发遭遇你的咬痛,它的飘舞
无意成了食草动物的节日。在无人倾诉的黄昏
你冲出了大桥。牵手空间的宗教
终于,在荒野补上一生的睡眠
你,以一堆废铁的距离,看到了
一片幼林将要高过自己

野子野语:在这首诗里“火车”我们不妨把它看作一个大的载体,至少我是这样来看的。我甚至摒弃它的具像性以及单一指向。左岸的这一“火车”是疾速的,甚至是黑色的,它的速度在整首的一开始就发生了,并带着它的疾速、闪电、惊悚诡异的碎裂之声,撕裂之声一泻到底。且整首诗的力度与分裂压抑的速度是成递增趋势的,直至黑色的极致最终坠毁出轨,带着它浓郁的尚未彻底熄灭但奄奄一息的白色喘息,读完全诗,我几乎也被完全的置于一截断轨“火车”的“庞然”身下 …… 一并粉身碎骨。这是我所理解的这首诗的基调。其实,这首诗的内在是极其压抑的,又由压抑走入火焰岩浆般的大爆发。有着熔浆痉挛般的阵势 …… 给足了力度!  
        我们再来看它具体的一些语言:“据说你的眼泪,”眼泪、尔后—— 十三 —— 盲女 —— 以及“一群缺盐的羊”羊,温暖的东东或相关情愫(我也喜欢用到这个意象)而“缺盐”的羊,你可以自己去想象 …… 接下来“母语的故乡”母语是什么?当然不是单纯的说或者真实意义上的语言,事实上,它直指一个人的内心腹地,联系起来这一句“母语的故乡”那就是原始的深邃内心。“有多少核桃威慑于你巨大的光芒”核桃,这一句的关键是“核桃”,核桃是什么,如果你有一点点儿的具像思维,你不难想象,它是“大脑”的一个具像小载体那么“有多少核桃”我们可以这样翻译:有多少迂回的情结迂回,但却“威慑于你巨大的光芒”光芒,威慑、威慑于光芒,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用光芒来掩盖,至于掩盖什么,你去想。这就是空间与力的语言魅力所在。至今不敢睁开眼晴/ 伸向肉欲的铁轨,在酸性的时光里 / 让你忘记,你不过是瓶子里的一道闪电 / 但一缕头发遭遇你的咬痛,它的飘舞 / 无意成了食草动物的节日。这一段的书写是极具杀伤力的,痛且撕裂。“你不过是瓶子里的一道闪电”“但一缕头发遭遇你的咬痛”…… 等等,这些语言的锋利以及更为锋利形像的节奏,你可以想象发丝快速掠过皮肤的那种体验,闪电爆破玻璃器皿的那种惊惶与撕裂 …… 以及疯狂的吞噬野草的悲凄 …… 尔后的一段我们只需要提取部分词语,就不难理解此处的精魂了:尔后是这样一组词汇:黄昏,冲出、大桥、宗教、睡眠、铁(铁很关键,于全诗用力上非常关键的收紧作用)幼林、高出 ……   
         这是我对左岸这首诗的粗陋理解,它的魅力是需要每个人亲身进入体验才能觉出的,注意是觉出,不是说出来的 ……   就说这么多了,不能逐一详尽 …… 望谅!

感谢:左岸。粗陋浅析,不当之处还请指正,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女诗人野子点评左岸新作:抒情与叙述之路


应邀评读左岸新作:《老农的脸上有一只苍蝇在爬》一组。算作读吧,深沉的进入
不当处,左岸涵与指正,也算学习。:)


《 巴顿将军 》
   
小雨对一个人的抚摸,是辽阔的
卢森堡,哈姆二战美军公墓,是一块无声的布
一头加利福尼亚狮子,埋在这里,那些草
或者不如说,那些鬃毛,依然活着。十字架下的
六千多位阵亡士兵,以嘴唇,推动地下的岩石
跑动。圣路易弧形拱门,弯下腰的一刻
孩子们看到了,麦哥娜姆甜玉米,真实的曲线
   
而他们的父亲,依然抱着毛瑟枪,蹬着大皮靴
寻找蚯蚓的旗帜。这个小老头
墓志铭写着:乔治"S"巴顿  第3集团军  上将  军号  02605
   
小雨在皮肤上的渗透,是苍茫的
冷丁,背后有人拍了我一下,回头看去
什么也没有。倒是我灵魂掉到泥土的声音
很快接近黑夜的炮群

野子野语:读这一首的时候,我非常羡慕左岸饱满的叙述激情,以及锋劲的笔力。干脆利落而不带杂质。总的来说左岸的这一组比他的上一组:一九四三:波隆贝斯库《叙事曲》组诗来得更精道锐利,跨越了叙述的局限书写。让语言具有了更强韧的穿透性。以此,拓展了整首诗的整体空间,空间呈发散射击趋势。摒弃与突破了局部的外围。这是左岸这一组的可喜可贵之处。好了,回到具体的这一首《巴顿将军》“小雨对一个人的抚摸,是辽阔的”,一开篇左岸就很好的控制了局面,给到了一个大空间的大场景。而并无费多少口舌,连具体的个体也就捎带有了,进入了,真好。第二句:“卢森堡,哈姆二战美军公墓,是一块无声的布”其中 “是一块无声的布”,奠定了这首诗深沉的基调,接下来的几句,左岸就开始奔跑了,充满了饱沾的激情,“那些草/ 或者不如说,那些鬃毛,依然活着。”与“以嘴唇,推动地下的岩石 / 跑动。”2句给我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后一句,也深深的带动了我们的灵魂扩张以及强烈的震撼。至少我是这样。
    第二段:一句“寻找蚯蚓的旗帜。”与上文作了非常好的暗接与应和,整段只区区3句,却很精道的虚拟再现了鲜活的场景,以及人物的鲜明呈现,真的很劲道,佩服!
    第三段: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句:“倒是我灵魂掉到泥土的声音 / 很快接近黑夜的炮群”  “很快接近黑夜的炮群” ,只此一句,便把我们刚刚放下的灵魂,再次点燃,一天焰火的滚滚雄势之态 ……
     通读了这一首,我们不得不因为:一个强劲的灵魂以及灵魂群体,被更加灵魂的呈现而震撼,这是左岸带来的震撼。左岸的书写功底可窥一斑。左岸的语言是附有灵魂的,也是非常之精的,有着珠玑钻石般的璀璨与耀目,且细节与整体达成了相当的共识,是一个完整的强力光环。我相信,他用点燃的灵魂书写与散发热力。这是一个书写者的基本素质!
                           

《 笔录 》
   
一只猫跳进扩大器,森林多了一个王
花儿鼓掌,红药水仍坚守贫民相
少女们都搬到树上栖息,抬高了社会视野
无所事事的我,选择容易曝露乳房的雨天
把瞎子阿炳拖出来毒打一顿

野子野语:左岸的这一首虽然短,却是极其的精巧,一句一个台阶,走向海水的高潮,整首诗潮湿而哀伤,当然,这是潜藏的“地下水”。如果我们不认真,可能根本看不见,甚至可能被一带而过的从文字表面上忽略。全诗最后一句,“勾引”了我们的眼泪(如果你完全读懂以及进入了的话)整诗在细节上用到了许多对比意象,比如:猫 —— 王、花儿—— 红药水。从“少女们都搬到树上栖息 ……”一句开始,诗抬高了一个水位,从地上搬到了空中。全诗的精髓,我以为是这两句:“少女们都搬到树上栖息,抬高了社会视野”  “把瞎子阿炳拖出来毒打一顿”  我们来看看整首诗都写了以及表达了什么呢?我这样看——表达了:一个或者说个体生命的卑微与社会、人文、大的体系的对抗与不妥协。以及欲求生命力上升的一种欲意。短短5句啊,而给出的声音与空间远远的超越了这个基础。真的就像是一个神力的“扩大器”。学习左岸的精深手笔!  

  
《 送花人 》
   
天空说,蛇缠过的石头有神性
门开了。双手,似两块黑炭的老者
来给父亲送鲜花。他不知道,我父亲已死了十年
老父生前帮过他。这使他的眼睛,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知道父亲喜欢花,他就执意天天送
拗不过他,父亲只好以付钱为条件。两位白发老人
牵起了手,杀死了泥土的裂缝
   
临终前,父亲叫我保守秘密
记得当时窗台的花,冒了一下烟,就变得无踪影
惊异地上,冒出一只从未有过的茅草鞋
   
现我已破产,变卖了房屋,不得不把实情告诉他
第二天,他儿子来电话,说老人走的很安静
我手中的话筒,怎么看怎么像,一只面对自己的手枪

野子野语:“天空说,蛇缠过的石头有神性” 恰恰是这一句,在整首诗里也是具有了它自身的神性!蛇与石头,一个是诱惑的化身,一个是坚涩的征物。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愿与善恶之本。
     第二段:很绝妙,也很精巧,能看出左岸的精心构筑。虚实以及虚虚相间的手笔,你注意看这一对词:花 —— 茅草鞋。我们可以理解成两个老人各自的影射,也可理解为,人的外在浮华与原始之相。
     第三段:当然字面上谁都能够理解,就不赘述。只是末尾的一句,着实在我的头脑里也给了我一枪,遂烙下烙印,很绝。
     这首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的结构,以及左岸一双充满神性的手为它们赋予了神性的魅力。应该说“送花人” 这般原形的故事,大家都有印象,然,在左岸的笔下得到了崭新的瑰丽与光彩,让它们重新给我们带来灵魂的震撼,这实属不易!记得当初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真的颤栗不已,明白我们灵魂深处仍有洁净的东西,让我们对生命充满爱意与感恩 …… 一首诗能够达至这样的目的,已算是相当成功,超越了它本身原始的价值。这是值得借鉴与推崇的精神方向!
                                                                     
   
《 老农的脸上有一只苍蝇在爬 》
   
城市的暗角,秋风凉如铁
有只苍蝇在一位老农的脸上爬
它爬得很轻也很慢
仿佛要在老农未睡醒之前
检阅完这位粮食之父的一生
沟沟坎坎也实在太多了
苍蝇有些吃不消
但还是充满安全感,它决定在此处
选好一块墓地
它觉得它与他,同属一个阶级
细小的生命,往往死掉之后
我们才会唏嘘地发现
过去的江山已不在

野子野语:这首,书写卑微姿态下的生命与赞美。全诗用“苍蝇”这一经典的意象细节带入与带动,以点代面的勾勒出了一个卑微生命的“江山”之图境。或者说生命的卑微。选择“老农”这一意象,更能能体现这点。我于这首诗的整观与诸多精妙细节处暗自惊呼叫好,全诗紧随叙述的自然曲线而展开了横向的关联翅膀,把全诗拓展到了一个高度。苍蝇与老农这一对意象走到一起,首先就让我们悲哀与怀伤了,充满了悲怜氛围。其中几句是精髓:“苍蝇有些吃不消 / 但还是充满安全感,它决定在此处 / 选好一块墓地”   "苍蝇有些吃不消 " 个见老农生命的皱纹深豁,“但还是充满安全感” 是啊,很安全,因为他已经死了,不会动弹了。“它决定在此处 / 选好一块墓地” 哦,这句,就是这句,让我们灵魂出窍,悲情骤升:细小与卑微正被更为细小与卑微的东西所消耗 …… “过去的江山已不在” 这一句,记得当时我在左岸的帖子说不好,现在细领会却又是好了,当时对“江山” 的理解太狭隘了。其实,这里的“江山”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整体过程,这就是他们的江山。反之,老农现在正是“苍蝇” 的江山。     嗯,好啊。再学习!



《 重症监护室 》
   
我把一个魔鬼,骗到大号笼子里
像养鸟一般地驯化,以期拓展人类文明
后来却出乎我意料,它怀孕了。说生物父亲
正在我体内,要把我分裂出一窝小老鼠

野子野语:左岸在很多时候会写这样的一些超短精诗,以小博大。有点儿杠杆的效应。全诗就4句搞定。书写的人灵魂“恶” 的一面,以及它们孵化过程的呈现。“我把一个魔鬼,骗到大号笼子里 / 像养鸟一般地驯化” 其中“像养鸟……” 是的,我们以为经过驯化与监护的“魔鬼” 就能飞了,我们期待深切 …“以期拓展人类文明” —— 上升扩展到了大的层面,以及个体到群体。“后来却出乎我意料,它怀孕了。说生物父亲 / 正在我体内,要把我分裂出一窝小老鼠” , “它怀孕了” 哦,适得其反,魔鬼衍生出了更多的“鬼” 。“说生物父亲 / 正在我体内,要把我分裂出一窝小老鼠” 魔鬼把“我”孵化,“我”孵化诞生出了更多的魔鬼,一个“恶恶”至恶的过程。嗯,这是我们灵魂的又一个横切面与剖面图,在左岸笔下得以精锐的展示与呈现 …… 。


通读这一组,我感觉左岸在诗的路子与领域里又靠前了一步。从开始诗为叙述而叙述局限与叙述,到现在的深入与拓升,一直都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与借鉴。总的来说这一组既精又锐。呈现灵魂的光环,以及被观众反射、吸纳、提升了生命的内质,体现了文字宝贵的互动的价值,与双向提升。我相信左岸会越走越好,越深远。期待他更多的佳品。我想下一步,左岸的前景可能更多的会用在“抒情与叙述” 浑然相成的力道上。呵呵,大力期待。
              随便几句,左岸海涵了,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1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左岸的诗与野子的评,其实,这几首以前读过,好诗百读不厌,何况还有诗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如 于 2010-3-21 20:08 发表
学习左岸的诗与野子的评,其实,这几首以前读过,好诗百读不厌,何况还有诗评呢!

问好静如,谢品读,致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左岸的诗歌,更喜欢他的诗论,握手兴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5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诗人,不一般滴哦~读过大厅他的很多诗歌,涵盖面比较广,风格自成。这里的评论很多,以后慢慢来读。上午就跟在胡诗人后面顶帖子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8 08: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