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4 21:59 发表 真伪的尺度不在现实真实,还是艺术真实,而是价值感的问题。伪有价值亦为真,真无价值亦为伪,评价真伪在于美与丑,善与恶。因为同一个层面的事物不能互为参与者,又是裁决者。而美与善比真高,一个真的人不一定是美的,更不能说是善的人,所以真伪的尺度要在比其更高一层的事物中展开。自私就是自我中心主义,你这个提法更确凿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4 23:55 发表 我知道大美无言,但你在诗歌中,任何属于诗歌的美都在艺术中。现实的大美无言在艺术同样是可以被领略和实现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生活,文字同样是实践。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4 23:59 发表 回答你的话的最后一句:首先,要把自私看成一个中性词,接着,我也许会因此承认一些东西。 前面的那些话,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么地混乱不堪,简直让我疑心你还是不是那个夏日的果,呵呵。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0:01 发表 我是釜底抽薪,文学艺术一定要自低于生活,才有活路。———这是老子的那套吧。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0:04 发表 算了,不跟你吵,再说你那个文本我还没用心看呢。我去看看有没有更好玩的事物,如果有,回头告诉你。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5 00:04 发表 现实也一直在说话,呵呵,你以为它们不说话?你以为它们不说话,那是你被那些操持文学高于生活论调的人灌输了,呵呵,醒醒吧。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5 00:07 发表 真的,我搞不清楚你为什么居然把善和美凌驾于真之上?!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0:22 发表 另外,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的“文学艺术一定要自低于生活,才有活路”,就这点你的理由在哪里?如果你以原因为结果,则依然是老子的那套逻辑。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0:14 发表 我的经验是现实真是没什么好写的了,以前呢,在大学的情感故事多,所以获得的生活美感也强。但是自从我已经失去了恋爱的权力,那么诗意就只能在阅读的生活样式中实现了。我有时候想去流浪的,踩着辆自行车走南闯北,做驴友去。但是我认为阅读的生涯其实比前者来说,幸福感一点也不差。我是过得很安宁的,每天跑跑步,回来看书,心里特别安详。所以我的写作并不提供多少现实事件,我想日后会更加明显,但我会在诗歌中提取很多思想、文化、历史和艺术本身的资源。所以我对所谓的现实主义往往是不屑一顾的,我觉得目前我接触的现实主义写作,多数不过是一种自动化、日常化和平均化的事物。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0:44 发表 有哪个亲身经历过的人会觉得文字或影像或其它载体“胜过”它所承载的。 ————那么就拿这句话来说,你说的“胜过”是指哪方面。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0:16 发表 那么你为我提供一下美和善的定义,你知道我这个人是认理的,我希望你从逻辑上分析出为什么善和美不比真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3 12: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