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5 00:40 发表 那你不适合创作了,只适合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5 00:48 发表 谁主张,谁举证。是你主张善和美高于真的,你举证。你是正面立论的嘛……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5 00:46 发表 就是那些说文学胜过生活的人所说的那一切,他们所说的每一个方面,我都倒转过来。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0:56 发表 你必须论证为什么“生活高于艺术”,如果你不能充分展开你的观点,那么你叫我清醒一些,我觉得不过是一些口水。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0:50 发表 我所认可的诗人多数不沉湎于现实的喧闹,他们总是和现实远远地拉开距离。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1:50 发表 “词与物”的关系是知识论里的事情,我在这方面已经说了很多,这里不再重复。我只想问题诗歌是一种生活吗,如果诗歌本身就是生活,换言之生活高于生活。我不否认在某些情况下,实际生活的知觉强度要比它的替代性满足要高,但是我也不否认艺术真实的体验在很多时候也超过了现实生活,特别是现实生活陷入一种自动化中。那么你是从特殊的绝对角度去理解“生活高于诗歌”,这点我承认你是对的,但它不是常态。如果在常态下,你依然保持生活高于诗歌,现实高于虚构,那么“生活高于诗歌”所适用的论域就只在实用中合理,在美学上它必将导致庸俗。我不反对泛神论,我只反对神独论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5 01:24 发表 纸上得来终觉浅,呵呵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1:56 发表 那么你要的深是哪方面呢?如果说知觉问题,我想你是有理由的。但如果从思想的角度,我不认为一个没有直接参与事件的思想家,其想法会浅到哪里去?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5 01:55 发表 你不妨把我的签名档再看一眼。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5 02:00 发表 他如果参与了,就更不会浅到哪里去了。你不能拿不同的人来做比较,呵呵。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2:01 发表 世间的热闹不是谁都能参与的,实际很多人参与了,也是懵懂的。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5 02:06 发表 有些时候,你得同情一下沉默的羔羊或者鸵鸟的策略。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5 02:18 发表 如果不涉及美学的问题,我不会这样穷追的。我早在几年前就写过审美距离的虚伪,其实我是明白你的想法的,但是我要提出艺术和现实关系的不同的适用性。否则你就真的陷入庸俗中去了,我对你近期那些短诗,思想性我不否认你,但从精神面貌上来说,我早就想找个机会来和你过过招了。这次算是打平手吧,我没有理会你的诗歌提升生活,我讨论是生活高于诗歌,本来就是断章取义。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3 18: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