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低处的迷雾

生命和岁月的回声,诗歌的盛宴——诗人陈仓在线访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楚魂 于 2011-4-30 23:24 发表
看到你在回帖中提到“[邓康延]先生的“民国语文重读”的书,才发现那时候的教材,比我们现在要优秀得多,没有一篇是洗脑子的。”邓康延先生的书我没读过,我相信是真的。民国的有些事情其实是非常好的,值得我们去肯 ...


        邓康延的书,我准备买回来,留给孩子做私人教材用!
       你又看到了社会的进步,看到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不断扩大的空间。在《亮剑》等电视艺术中,正在还原着历史的真实,“楚云飞”一角,在原来,这样的形象,不可能在电视中看到,肯定会被删掉,甚至因为这个,整个片了放映都不可能。但是我们现在就看到了。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开放尺度的加大,我们的文学创作越来越靠近艺术的本质。我们期待着,更加宽松的政治生态。
    忘记了,不知道怎么才能拿到你的通讯地址,不是要找上门算帐的,是想把书寄你。

[ 本帖最后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1 17: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哲 于 2011-5-1 00:19 发表
访谈已入佳境,预祝圆满成功:)


无哲还不批评我?你是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那西 于 2011-5-1 00:46 发表
陈仓,我也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也坚持写了几年的光阴。在我的朋友圈子里,很多人都比较迷茫,都在竭力寻找坚持下去的源泉。可以说说你写诗的动力吗?你如何看待那些校园诗人及他们的诗歌的?谢谢!


      那西同学,其实我有时候也很迷茫,但是我用两点说服了自己。第一点:就是别人上班,我也上班,别人吃饭,我也吃饭,别人睡觉,我也睡觉,别人会死,我也会死。但是别人上完班、吃完饭、睡完觉、死了后,在干什么呢?上完班后,他们在打游戏或者是泡妞,吃完饭以后,他们在看没完没了的肥皂剧,他们睡完觉后,就把做的梦全忘记了。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干完这些事情之后,我们开始干什么:读诗,写诗。最最重要的,他们死后,只有一把骨灰,一个血脉,我们呢?不但有骨灰,还有一些美妙的句子,让别人读,与血脉一起,在向下继续遗传。所以说,我们比别人多活了,比别人了不起。不管是不是阿Q精神,但是胜利了就行了。
   至于校园诗人与校园诗歌,我觉得校园是梦开始的地方,没有几个人的梦想,不是从校园里开始培育出来的,也没有几个一直坚持下来的诗人,不是从校园开始起步的。校园是一个与神同在的地方,干净,虔诚,美好,在这里起步,或者是在这里写诗,那将是诸神诞生之地,相信每个字里都会藏着或大或小的神灵。
   我就是从学校开始,把自己的梦想定在写作上,如果不是当时开始的,我不可能坚持一路走来,如此累如此苦还不放弃。如果我把自己的梦想放在发财上,也许我这一生就不可能写诗了,现在也不可能在这里,过着一个充满诗意的五一,也许在外边花天酒地地收钱或者花钱。

[ 本帖最后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2 11: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最后一剑 于 2011-5-1 04:37 发表
陈仓先生大我1岁,同属于70后。先生以生命写诗的态度我很赞赏,我也是这么坚持的。先生目前取得的成就(业绩)我很钦佩,作为一个学土木工程的诗歌爱好者(也可以说是诗歌最忠实的走狗之一),我一直把诗歌当作自己的 ...


   你是70年生的,那就是我的师兄了。现在说说一剑兄的第一个问题:
   我觉得这一点要视情况而定:如果你是“出世”的,那无所谓了,在当今没有什么人能饿得死,仅仅要求活着的条件,其实是相当简单的。一是空气,二是几把粮草,穿不穿衣服不太重要,因为赤身裸体不会死人的,那些越来越暴露的人,不但没有生病,还活得更爽快。如果我们本来早从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逃走了,把尘世里的任何与活着无关的东西,不放在眼里了,而且我们希望用诗歌,来为自己的灵魂打出一双翅膀,永远在天空飞,那我们就可以“去流浪着写诗歌”。如果你是“入世”的,有了空气、粮食之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才能活下去,那就还是先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留得青山在,照样能唱歌,再去考虑诗歌的写作。
    不过,我有一点建议。之所以那么多的人不写了,然后解决了生存的基本要求后,再重新写,加上前一阵子,回西安探亲时,看到一位当年名气不小的作家,生活相当困难,而且简直就是穷困潦倒,而且他感悟到“不要理想主义”。我就觉得,诗人应该好好地活着,然后再去写诗才是对的,因为我们还没有修练成一尘不染的神仙。其实,好好生活与好好写诗并不矛盾,我看古代,现在能叫得响的诗人,不都是官居高位、奉禄优厚、活得滋润的人吗?(当然这与他们掌握着传播机器,而且有资本雕刻竹简也有关系,就像我们现在,要么有权,要么有钱,才能印诗集一个道理)。
   一剑兄,你看怎么样呢?只是自己的体验,这个问题,每个人应该有每个人的答案。

[ 本帖最后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2 12: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最后一剑 于 2011-5-1 04:37 发表
陈仓先生大我1岁,同属于70后。先生以生命写诗的态度我很赞赏,我也是这么坚持的。先生目前取得的成就(业绩)我很钦佩,作为一个学土木工程的诗歌爱好者(也可以说是诗歌最忠实的走狗之一),我一直把诗歌当作自己的 ...


       2答一剑师兄:
    现在有很多的诗歌研究者,喜欢按年龄分类诗作者,譬如60后,70后,80后等等。这是一种最最简单的方法,科学性到底有多大,这里不敢确定。但是既然有人这样分了,也许有一些自己的道理在里边。因为每个年龄层次的人,面对的时代背景与所获得的文学体验不同,所以他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比如说,六十年代的诗人,他们经历过文化焦渴期的文革,又经历了八十年代的诗歌蜜月期,他们大多在那时奠定了自己在文学界里不可动摇的地位,就是几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名声还在社会中被广泛知晓。而80后呢?迎来一个网络时代与意识形态逐渐开放的时代,他们不胆可以大胆地写,而且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地自我发表,但是比起60后来说,还是不幸的,因为信息的垃圾化,冲淡了人们对艺术浓度的认可。
    最可怜的就是70后诗人了,从他们迷上写诗的时候开始,诗歌就因为时代发展中心的变轨,而使他们经历越来越边缘化的磨难。我上学的时候开始写诗,追求梦想与精神享受,但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世界变了,有些不对味了,学妹学弟们不再谈精神、谈伟大的梦想了,他们谈的是如何的发财如果的赚钱,我当时就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所以我最后也被打败了,下海了。在70后的诗人中,他们中间有写的非常好的,目前在诗歌艺术方面已经超越60后的,但是他们在艺术界的排座上,永远被排在了60后的后边,从各种官方的评奖与活动名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特别是他们的诗歌进入公众的视野无望,被大众所广泛接受遥不可及,我在单位七年,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写诗的,这就是70后的诗歌杯具。
    唉,可怜的70后。对不起60后、80后啊,因为我是70后嘛,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才是最不幸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苦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看过来,首先相对陈先生说一声的是“你辛苦了!”半夜里还在忙着回复大家的问题及探讨诗歌的创作经验;其次,感谢你把我的问题十分详尽地给与了回答!从你的回答里,可以感知你是一位很容易接近的诗人。期待与你在诗歌年会上能与你相见!!!
我一直在上海的东海上空飞翔,很想飞到其他领域,只可惜硬度不够,还有自身的能力有限,所以时时徘徊时时俯冲时时又漂浮在海面上。
祝你的访谈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吸引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浑浑噩噩五一节

问候各位!

陈老师我发现您对于每一个提问和顶贴都极认真地回复,您的诚意真是让我这个小小的小蚂蚁非常感动。今天瞄了一下,看到您的在线访谈人气特别旺,我想这跟您认真谦和的态度以及深厚的文学造诣戚戚相关。您的《诗上海》我很喜欢,人物里面我最喜欢《姚明》,深入浅出,很有意思也很有道理,呵呵。

另,迷雾老师在首页上配的音乐,很好听啊,也很适合这个帖子的风格。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只听到过一次,以后打开时声音都听不到,我的电脑设置也没动过,真是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1 16:52 发表


我的堂客那天看了你的贴子,在我面前表扬了好一番,说是你有些方面不但说得有理、有深度,而且写了那么多,能看出你是有才华的人,而且是真心的。希望我们长联系,多交流。真心谢谢你。小鱼儿那里应该有你的联系 ...


很荣幸能欣赏到你的大作,地址在站内短消息发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4-30 22:29 发表


秋若尘好。既然你与翩然若梅的问题一样,我就不多说了。但是需要纠正一下我自己,诗歌的散文化倾向,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就是最好诗就是诗,散文就是散文,如果真的回避不了,那就算是散文诗吧。现在的散文诗也有 ...

谢谢陈老师又一次细心回复 ,受益匪浅,再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路力 于 2011-5-1 19:19 发表
问候各位!

陈老师我发现您对于每一个提问和顶贴都极认真地回复,您的诚意真是让我这个小小的小蚂蚁非常感动。今天瞄了一下,看到您的在线访谈人气特别旺,我想这跟您认真谦和的态度以及深厚的文学造诣戚戚相关。 ...


谢谢你认真阅读,音乐我又弄了下,应该可以听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辛苦,一路读下来 再次感动。老师谦逊、和蔼、亲切、平易近人的品格,其实是内心的丰盈和积淀的深厚被自身修养升华出来的 真风流真高贵的大家风范。让人感到生命的境界和人格的华美。

那麽,迷雾再请教:在写作时,有没有可能在呈现的过程中 诗感、内蕴能量的释放超出或 破坏语言固有的秩序或逻辑关系或日常的修辞学?如果有该用怎样的手法来处理?诗歌表现如果有异质经验的纳入,读者的阅读立场和成熟的参照系有没有被瓦解的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最后一剑 于 2011-5-1 04:37 发表
陈仓先生大我1岁,同属于70后。先生以生命写诗的态度我很赞赏,我也是这么坚持的。先生目前取得的成就(业绩)我很钦佩,作为一个学土木工程的诗歌爱好者(也可以说是诗歌最忠实的走狗之一),我一直把诗歌当作自己的 ...


      “最后一剑”兄的最后几个问题,昨日因为忙得太晚,十一点才回家吃饭,没有回答完,我在此一并说说
    问:一个没有诗歌(诗意)的国家是很无趣的。在物欲横流,道德加速滑坡,各种坑蒙拐骗层出不穷,水货泛滥成灾的今天,您认为诗歌对于提升人们的道德有没有作用,或者说是不是真的有巨大作用?如果有作用,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真正的让诗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正常的交流甚至共鸣?
   
    答:前几天,我有一个想法,但是实施不了,因为我的号召力实在太小了,没有人听我的。现在全国上下,都在狂热地追求金钱,可以说,当下是一个信仰金钱的社会,人们无视文学作品的存在、无视作家诗人的人格,甚至鄙视我们、仇视我们。我们这些作家诗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心血,制造出大量的精神产品,无偿地提供给社会,甚至是赔钱提供给社会,就是这样也不被社会尊重,这难道是我们作家诗人的悲哀吗?不是的,是社会的悲哀。所以,我提议,所有的中国作家、诗人、包括翻译家,三年内不向社会提供一个字的文学作品,反正也没有多少人看,反正国家也不重视,反正大家只要有酒喝有妞泡,精神就满足了,那就让所有的文学作品从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消失三年,我们与三年自然灾害比一下,看看哪一个更让人们更有饥饿感?
   我有一个作品,说的是,文学是灵魂的加油器,而诗歌则是灵魂的起飞器。一个没有诗歌的民族,不仅仅没趣,没有深度,没有闪光点,那根本就是一个木乃伊,毫无生命力。一个不读诗歌的民族,那就是一个俗不可耐的民族。前一段时间,与白桦老前辈一起出游,随行的王久辛老师说了一个艺术观点,很给人启发:一个歌唱家,一辈子没有唱过一个歌剧,那就不叫歌唱家。
    至于诗歌在校正扭曲的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如今真是微不足道的,就像一颗巨大的流星,忽然从天上掉下来了,穿过红尘滚滚的空气的时候,已经被折磨得有气无力了,等它真的落地的时候,有时候连尸体也没有了。可想而知,诗歌在当今社会中的无奈角色。但是有一点可以自慰:无论这个社会怎么乱、怎么怪,骗子横行、人心险恶,但是我们这些诗人们当中,应该是没有骗子的,诗心是向善的,长期的诗歌创作与阅读,让我们抵制住了俗世的引诱,主动清洗了身心上的尘土。现在的骗子很难分辨的,但是有一个标签,那就是写不写诗,如果是写诗,肯定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干净的圣人。

    问:您看好通过网络功成名就的诗作者吗?纸刊是不是不行了?2者之间谁更有魅力?谁能笑到最后?
    答:通过任何形式成名成家,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网络上功成名就的诗作者,要在网上成名更难一点,因为这里自由度更大,更活跃,群体更加庞大,要想脱颖而出,那简直太难了。我有一个爱好,就是捡石头,每到一个新地方,我都会捡一块石头回家做纪念,在小河边很容易就能捡到,到大连的海边想捡一块,就难很多,得顺着悬崖爬下去,我到甘肃的雅丹,找了大半天,几乎迷失了,才找到一个,不过这一个石头,很稀奇,像是从外星球掉下来的,像一个黑色的火炬。这就是在网上成名的网络诗人,现在毕竟是一个网络社会。
    至于报纸,有人说未来的社会,会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未来不知道是多少年,如果是一万年的话,那是肯定的,因为那个时候,说不定人类也消失了,得从头再来轮回。如果是几十年、几百年的话,那是瞎说。这不是找女人,可以喜新厌旧。昨天与人探讨过网络社会里,平面媒体怎么办的问题:我的观念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报纸能够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替民众进行信息整合,二是进行信息的深刻挖掘。唉,我是办报纸的,所以说的有些偏激,请大家原谅。
   
    问:您最喜欢的诗人或者诗歌有哪些?说出靠前的10位(包括已死的和外国的)。
    答:我有自己最喜欢的诗人,而且不至十位,但是我不敢说,说一批就最罪了另一批。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诗人写出来的作品,我都会认真阅读,我不但读那些自己买来的大家的作品,而且读网络博客上的作品,还有一些人寄赠的作品,一些民间的小册子,我也看,我觉得有时候是享受欣赏的乐趣,有时候则是一个学习的乐趣,读每一个诗人的诗,我都会问三个问题:一是他为什么这样写,二是自己你能写得这么好吗?三是如果是我写,那是什么样子?
    不过,我最喜欢女诗人,因为我是男人嘛。这一句,千万不要让我家堂客看到啊。
     
    问:先生酒量怎样?最喜欢哪种酒?有机会到深圳,渴盼能与您对酒当歌。与君同饮,乃幸事!因本人工作因素,2011年7月1日之前不能离开深圳,更无法远游,诗歌报网站的10周年大喜庆典也无法前去捧场,只能遥祝和遗憾了。
    答:我的酒量?目前不知道,因为从来没有醉过,是不是怕了啊?但是,原因是我从来都不多喝,一是我能让别人多喝,二是我多喝了伤身子,也是怕被抓,从昨天开始醉酒开车要负刑责了,是要关六个月的。酒嘛,我不喜欢白酒,这酒太牛了,两下子就整死我了。有机会来上海,我一定请你!你喝白的,我喝红的。祝你工作顺利。

[ 本帖最后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2 18: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11-5-1 19:16 发表
一路看过来,首先相对陈先生说一声的是“你辛苦了!”半夜里还在忙着回复大家的问题及探讨诗歌的创作经验;其次,感谢你把我的问题十分详尽地给与了回答!从你的回答里,可以感知你是一位很容易接近的诗人。期待与你 ...


       “海鸥飞海上”,你是东海打捞局的?很佩服你的工作,你的工作就是守卫大海,等我空了,我要为你的工作写一首诗。

[ 本帖最后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2 12: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路力 于 2011-5-1 19:19 发表
问候各位!

陈老师我发现您对于每一个提问和顶贴都极认真地回复,您的诚意真是让我这个小小的小蚂蚁非常感动。今天瞄了一下,看到您的在线访谈人气特别旺,我想这跟您认真谦和的态度以及深厚的文学造诣戚戚相关。 ...


大家花费时间光顾这里,我已感激不尽,唯有我多唠叨几句,以示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1-5-2 09:58 发表
陈老师辛苦,一路读下来 再次感动。老师谦逊、和蔼、亲切、平易近人的品格,其实是内心的丰盈和积淀的深厚被自身修养升华出来的 真风流真高贵的大家风范。让人感到生命的境界和人格的华美。

那麽,迷雾再请教:在 ...


       问:陈老师辛苦,一路读下来 再次感动。老师谦逊、和蔼、亲切、平易近人的品格,其实是内心的丰盈和积淀的深厚被自身修养升华出来的 真风流真高贵的大家风范。让人感到生命的境界和人格的华美。
    那麽,迷雾再请教:在写作时,有没有可能在呈现的过程中 诗感、内蕴能量的释放超出或 破坏语言固有的秩序或逻辑关系或日常的修辞学?如果有该用怎样的手法来处理?诗歌表现如果有异质经验的纳入,读者的阅读立场和成熟的参照系有没有被瓦解的危险?

    答:迷雾啊,你让我有点不安了,我是一个俗人、粗人、土人,这是一个叫陌桑的朋友说的,他的评论《陈仓:一个诗人的尴尬》里你能看得出来的。不过,这是为了强调某些东西,我也叫他老男人,因为他最有意思的,是名字。他叫叶松丽,谁看了都以为是个女人,这也就算了,他娶了个漂亮老婆,名字却叫范晓忠,结婚的时候司仪都说了:新郎范晓忠,新娘叶松丽。我喊他“老男人”,就是强调一下,这个人性别绝对是个公的。
    我这是在赞美自己呢,你没有看出来吧。
    你的问题很专业,我审了五分钟的题,比高考时审题的时间还要长,我怕自己理解错了。其实,我们创作过程中,为了更有诗感、更有内蕴,有时候我们在表达手法上出奇不意,在意像嫁接上尽量形成反差。我小时候学过果树的嫁接,开始在苹果树上嫁接苹果树,后来觉得不过瘾,就在苹果树上嫁接梨树,甚至嫁接葡萄。以寻求意像之间的想像空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张力。至于这样做,是否破坏语言固有的秩序或逻辑关系或日常的修辞学?这要看情况,还是拿果树嫁接来比方,如果是违背事物之间规律的,强行地违背科学地嫁接,那结果不仅仅是破坏,应该是伤害,我在苹果树上嫁接的梨树,活了,在苹果树上嫁接的葡萄,很自然死了,因为他们虽都是植物,但是葡萄是落叶藤本植物,而苹果是蔷薇科草本植物,由于科目不同,生命肌理不同,彼此结合,只能是伤害致死。我前边说起过,在一首诗里,因为虚实的需要,以及内蕴的营造上,可能需要很多不同的意象,在意象的选择上,如果彼此吻合,符合自然规律,那对诗感与内蕴是有巨大作用的。最原始的,就是选择太阳比喻希望,选择月亮比喻思念,选择雪花比喻纯洁。不过我在一首诗里这样写过“谁能告诉我,这飞流直下的阳光,是不是眼泪”,这也是符合事物规律的,因为流泪与阳光,都是流动物体。也不是说,葡萄绝对不能嫁接到苹果树上,要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在诗歌里叫主题是什么,如果我们的目标本来就不是想让葡萄活过来,做一棵葡萄树,收获葡萄来酿造美酒,而是为了一次雕塑,或者是行为艺术的需要,那也是可以这么做的。
    这里还要提到的是,有异质经验的纳入问题。我认为作者在诗中纳入自己对生命、对事物的独特体验,这是作者常有的一种方式,也是自己诗歌作品个性化塑造的渠道。但是如果你没有一个与之匹配的表达方法,那么你的个性体验,很有可能就违背了读者的阅读立场和已经形成的美的参照系。这样的作品应该是不成功的,不被认同的。我们有时候自己认为不错的一首诗,却被别人忽视了,我们会说“你看看,这个人就是不懂”,或者是抱怨这个人的生活体验有限,他根本无法体会我们都写了些什么?有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思,人家歌女,饭都没得吃了,哪有心思去管国家呢?杜牧先生,你说是不是?
    迷雾老师,不专业的回答,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

[ 本帖最后由 陈仓chencang 于 2011-5-2 18: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27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