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2-6-25 11:43 发表 到位。 (井水是如何干涸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6-24 23:18 发表 大叔,目前还是先这样吧,诗歌原作者都还没来,我那个是很毒的刀锋,怕伤着人呢。真的,看了墨石那个就已经很露骨了,我的更直接明了,怕对作者有情绪上的影响。不是我不不支持自家的《诗功夫》,是我和你们评的目 ...
原帖由 腋窝 于 2012-6-25 08:09 发表 “让我住在你的心里吧 那些苦水我依稀得见”——这段的“我”的本体我一时拿捏不准,但是诗歌中的“你”却可以理解成“井”。这是一个问句。 井面飘着落红——这一句我暂时理解为井的常态,由上面的“那些苦水” ...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2-6-25 11:30 发表 对文本的评论不应该有再创作的动机,有了,就违背了文本的本身。批评家更不应该有,对一首诗歌而言。 如果是你的文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可能找到几个代表性的点,或者特色的点来阐释……。。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6-25 11:55 发表 剑客兄弟说的在理,但是,我们诗歌的目的何在?就是为了供批评家或评论家去分析他的构建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诗歌会去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嚎啕大哭的。 兄弟别介意,我永远是一个读者,只会用心去体会每一个作者的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25 12:01 发表 好呀,做后备也行,先看看再说。我们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不用担心,很多评论是需要作者慢慢消化的。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2-6-25 11:51 发表 保罗策兰的诗歌我也爱读。我是说我们,没有说大师哈。作品之间肯定有很大的差别,是吧。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2-6-25 12:07 发表 没关系。如果这样的话,我也支持你这样的赏读诗歌。 诗歌当然不是为了供批评家或评论家去分析他的构建,问题在于你是赏读,还是评论,在于你只是做个共鸣文本内蕴的第三者,还是评论人,批评家。当然,批评家或 ...
原帖由 腋窝 于 2012-6-25 12:13 发表 ——那我们眼光是不是应该放高点,即便我们现在能力不够,但也不应该以大众的眼光看待吧。我始终认为诗歌是少部分群体的,不是人人必备的衣食住行。
原帖由 腋窝 于 2012-6-25 12:18 发表 如果一首好诗歌满分是100的话,这首给我只能给70分。属于中等偏下的作品。另外要说的是,通过整体来看,诗写得比较主观,而忽视客观(客体)。 ——小宇对好诗说的模糊,如果你的眼光很独特的,那堂堂的作品得到这 ...
原帖由 腋窝 于 2012-6-25 11:45 发表 为什么一定要说小宇的评就不是同等标志的好评呢?仅仅是代表各自的观点,我可能反对,但我没有说不好。姐姐说话言辞不够准确。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2-6-25 12:20 发表 我们的眼光应该高点的,我十分支持。但我们眼光放在高处,是面对文本,而不是拔高文字高度。其他不谈。 另外讨论开始有偏离的倾向了。应该对该首诗歌而言。问好腋窝!
原帖由 腋窝 于 2012-6-25 12:21 发表 其实这首诗歌虚实并不重要,说成是一个人的呓语也未尝不可,所以主观我很认同。但一个人的主观,如果也能得到别人的认同,那说明这个主观是有少许共同点的。我个人的诗歌很多都是主观的,当然有些共同点几乎没有。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7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