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求风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生命的思索(下)》   文 / 求风 
 
        ——读雁无伤诗集《生存百首》  
 
从《生存百首》完整版中的诸多篇章里还可以读出,诗人对生存和生命中的东西有着切身体会。如他的《鱼》:“我的期待好比水/期待上游流来的鱼讯/你柔软的鳍/一裁/就裁小我失神的河面/我吝啬的使用我的空气/等着我的蚌/姗姗的走出/你最爱的/金色的姑娘”、《贝壳》:“更多的水漫过月亮/今夜可以捡三枚贝壳/过一条河/要走很长的路/捡贝壳的孩子/有涉水的冲动/他们远远的来了/小桶拎在手上/河水变成小沟的时候/贝壳都变成石头了”、《鸭子和水》:“你游泳的模样/象一条丝绸带子/你了解我/我这样想/岸上成群的燕子/集体排练干燥的话剧/我是最干旱的鸭子/曾经游过/现在不敢下水”、《死亡》:“长喘一口气/死亡的进展缓慢/象极了深谷里一声回音/惊破了/满山的杜鹃巢/还有/那些双飞鸟儿”……等等。
比较起来,该诗集还有个可贵之处,那就是作者把哲理融于抒情诗歌之中,使情感的流程同时也流淌着哲理,如他的《天鹅绒》:“天鹅掉进湖里/失落了它的绒/行走的投机客拿了去/铺成了我的被/盖在额头泛白的夜里/我拥着思念大笑/天鹅绒/你是我的情人了/柔软而无言的情人/我必将爱你/爱一个至死不渝/黑夜里一切裸露跳舞的身躯/你们缺的/仅仅是一幅铺盖”、《炊烟》:“炊烟写不好诗词/干脆就放下挺直的笔/收回缭绕的思绪/安分的帮老房子喘息/立在麦芒上的/是一些危险的智慧/诡秘的信号灯/等着看一些孤单灵魂/掉进一口枯井”、《乌鸦》:“它冷漠的说/今夜入住山庄/于是微薄的黄土/朝着黑色的方向/摆设上瞌睡的姿势/选好一处树丫/用三年的时间/织一嗓挽歌/世界在焦灼的聆听/等待一场/阵痛的分娩”、《暗云》:“你们在天空如此美/纠缠着疼痛/屋顶齐刷刷的趴下/我看见脚地下升起来/你们亲吻时的灰色地毯/肆意的美吧/过了今夜/整个世界/全面凋零”……等等,这些抒情诗歌就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
这100首诗歌从文字表层来看,似乎是在写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物象,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把这100首诗歌读完就不难悟到其深层的意义,这是在写人,写作者的生活,写作者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写在顺境和逆境中的抗争。从诗歌写作技巧上看,这种淡化处理的哲理诗句,是潜“理”于景、渗“理”于景的技巧。记得别林斯基对哲理诗有个通俗的比喻:“思想渗透形象,如同月亮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从诗歌的艺术效果来讲它能给我们读者带来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艺术美感上的享受。它既是一个实有的广阔画面,又在画面上给读者留出回味思考的广阔空间,让读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填补作者留下的想象空间。
在这100首诗歌中,我们还可以读到诗人对生命的忧患意识,但这对生命忧患意识的沉重,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在深思,是诗人用微小的身体和生命在对话,如他的诗歌作品《逃》:“让那两个尖叫的孩子/立在麦芒和针尖上/看这个遍是泥土的世界/如何嘲弄没有羞耻的纯良/和海岸说你们不会回来/和田地说一切都将深埋/就来一场痛吧/痛与裂变同时发生/完成/一出角落里的胜景/呼出深蓝的夜/让死亡流动/你们和你们的风亲切配合/用绝望开出绝美的花”、《守墓人》:“他在第三块墓碑的后面/闪过一张苍老而激动的脸/他指着碑缝里的草和我说/这是死去的人/开始懂得想念/他鄙视年华/他的思想无新无旧/他然后对着那些草说一句/你醒了/该我睡了”、《死亡》:“长喘一口气/死亡的进展缓慢/象极了深谷里一声回音/惊破了/满山的杜鹃巢/还有/那些双飞鸟儿”、《回望》:“打开我的故土/我的林海/我的版图上没有河流/可是却想捕捉到你/我闪着鳞片的前生/微风过山岗/酝酿水之温存/空气演化成/象形波纹/那是我浮躁的二十六年” ……等等。
透过这些沉思,我们可以读到诗人对未来那充满激情和憧憬、期待和讴歌。诗人在《羊皮》一诗中,忧心忡忡地吟道:“羊皮上绘满历史落满尘埃/叹息和反省/与羊无关/它们曾经结队曾经吃草/曾经疼痛的哀嚎/它们是羊/它们的日子很短/我们忘了”, 这一类诗歌中,有诗人的忧虑,有诗人的担心,也有诗人的期盼。
尽管诗人说道:“时光是熟稔的刀片,在每一个白天夜晚,卷带着那些痛,伤,还有美,让我看着你们,想到你们……”,但诗人所期盼的是:“记住生活里面,我的你的他的那些相逢,什么样的回想,都几乎是无悔的,那足可以蕴贴心灵……”、“多么希望我在奔跑,跑到半路,时光陪我折回来,看看身后繁衍生息的人们……”、“什么时候,什么境遇,我们都需要学会——用翅膀划水,用鳍飞翔……”
在读这100首诗的同时,也感觉诗人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上也颇有建树,很见功力。诗人没有故作深沉,玩弄晦涩的字句,所以也就没有当今诗坛流行的那种矫揉造作的虚脱、顾影自怜的忸怩和怪异放诞的思维。我们不论读他哪一首诗歌,都能从中感受到诗人那颗热爱生活的心博、哲人的思想闪光和探索者上下求索的铿锵足音。
在结束我这篇文字之前,借此机会再说些与评论无关的话:
在当今网络诗歌论坛里的各种不同观点中,我的观点是提倡包容。老网友要包容新网友,新网友要包容老网友,老网友也要包容老网友,新网友照样也要包容和你们一样的新网友。不同写作风格的网友更要互相包容。不搞小团伙,不拉派系,团结一切热爱诗歌的网友。因为在网络诗歌论坛,读者不只是作者你自己,更多的是别人。你只觉得自己写得好,但你知道别人的感觉又如何呢?也许有的网友喜欢,而有的网友就不喜欢,这都很正常,可你必须允许别人喜欢或者不喜欢,这谁都管不着,网络是虚拟的,来去自由,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如果你只以为自己写得好,别人写得不好,这恐怕就有失公正。我认为,不管在哪个网络诗歌论坛,都会有好诗,都会有精品诗作。那些互相漫骂、打口水仗的网络写手,最好能把心思放在写作上,不要去老管别人怎么样,更不能老想着自己怎么去出风头。你的作品写好了,风头自然也就出了。这是我说的一些题外碎语,与作者雁无伤无关。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在网络诗歌论坛,我们所有热爱诗歌的朋友应把眼界放宽些,多吸引些新的东西,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诗艺。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感受一位为正义而歌的诗人   文 / 求风 
 
         ——“蓝天哨鸽”诗印象  
 
  在入驻“子归”的诗人中,“蓝天哨鸽”是我比较关注的人物之一。他对文学的执着、对诗歌的追求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最早知道“蓝天哨鸽”,是今年四月底的时候,通过审查他一系列诗歌来稿,从他的诗行中我读出他在诗歌写作方面功底。此后一两个月以来他那轰炸式的诗歌来稿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印象。
我和他交上朋友那是一个偶然的误会促成的,因为那段时间我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浮躁时期,我和大家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都比较敏感,记得有一次我在审查诗歌版稿件之时,见有一篇小说长篇连载误发在诗歌版,对此我毫不犹豫就把该文章转到长篇连载版,可是一转版他那长篇连载就自动被枪毙了,为了避免误会,于是我当时就越权给他改判了发表,因为他前面的连载都已经发表,接下来的也应该顺其然予以发表,否则读者没法读,于是我给他发短信予以解释并道歉。就这样,我们之间的短信息一来一去不停地交流上了,顺其然我们也就交上了朋友,但是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好久没见他来过,甚是思念。
关于“蓝天哨鸽”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诗歌,我在他一篇篇诗歌来稿中领略了他的诗歌才华。他那逼人的热情,以及那一股长期在法院工作所具有的正义感和坚韧性,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呼之欲出。通过简单的交流与观察,“蓝天哨鸽”其人其诗都如同一团火一样率真和坦诚。在理想与现实、责任与爱心不断解魅的当今社会,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使诗歌走向低谷的今天,以及在拜金主义和虚无主义、躲避崇高和游戏人生被某些人奉为人生哲学的今天,他的诗流露出高贵而稀有的品质。
读“蓝天哨鸽”的诗歌作品,总有一种纯净的质感、青春的真诚、清朗的词句与韵律在心中跳动着,并且也使这种跳跃的情思与形式构成流畅透明的晶体。也许由于这种写作的成功,从而使他和那些大不相同的、概念化的说教性词句完全区别开来。
“蓝天哨鸽”的诗歌作品理想与现实、责任与爱心相互交替着,并且这种交替的情调十分明显,就好像一台音域宽阔的钢琴,这一点与文学和诗歌的本性很是接近,但是这种写作品质在现实的文学创造氛围中却是我们久违了的,这种品格出于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伪理想与现实主义的厌倦以及近些年来我们大家审美精神的逆转,人们对这种理想与现实主义情调似乎染上了一种不大不小的误解。
“蓝天哨鸽”是个很有创作激情的人,这点从他平时每天凌晨一点到五点的辛勤创作中可以看出,但激情又是很容易衰减的东西,可他却依然如故地一直坚持了下来。对于激情,人们似乎不能指望它伴随着诗人生活全部的经历。就好象象凡高那样的人,被人们看成奇迹或者是病态,但是流贯于阿尔时期全部画作之中的那股子激情却是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美事。“蓝天哨鸽”的诗歌创作饱含着激情,这种创作激情随着岁月的流失而仍然保持着不败的记录,这就使得“蓝天哨鸽”的诗歌始终带着震撼心神的效果与魅力。
“蓝天哨鸽”的诗歌还有一种责任与爱心的光彩,这种责任与爱心的光彩既是发自作者心灵的,又是给读者以审美的享受的,它与诗歌其他的理性特点不同,所以给读者有着更高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这种责任与爱心的光彩在当今的诗歌创造氛围中也是一种久违了的、可贵的品质。
对“蓝天哨鸽”的诗歌精神,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因为他的诗歌不复杂,也不失其内涵的丰富,在这个拜金主义和虚无主义、躲避崇高和游戏人生被某些人奉为人生哲学的社会氛围里,他的诗歌作品显得更加清纯而潇洒,这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在当今社会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具备这种责任与爱心的心境。
我觉得“蓝天哨鸽”的诗歌还比较适宜于朗诵,他的诗歌句子的音律起伏和语义深浅跌宕好像是裁剪得体的衣服,非常适合在大庭广众或者晚会上走动,这无疑恢复了诗歌本质所天生具有的那种永恒不变的传统。
“蓝天哨鸽”的诗歌在描写倾向上是积极的,并且在诗歌技术层面上,描写范围十分广泛,自然与人文也相得益彰,描写节奏弛张有度,词汇的跳跃感比较强,描写手段也具有多样化,其诗歌作品的画面感也比较强,且比较生动。在他的诗歌里我们可以领略到综合效果的美感,读之使人丝毫不感到阻隔或疲劳。蓝天哨鸽在诗歌中对描写对象的选择,以及他在诗歌的描写过程中都带有浓厚的趋美性,它的精神向度、理想与现实、责任与爱心的基调都是相统一的,都带有生命颂歌的特征,因为他所注重的是生命和生活另一侧面,在这个侧面蓝天哨鸽所获得的表现深度是令人欣喜的,由此构成了蓝天哨鸽诗歌创作的艺术品位和社会保证。
我觉得写作也是一个不断的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这个作为地方法院的部门领导而言,从繁琐具体的行政工作事务中一下回到诗歌,有时确实很难回过伸来。而“蓝天哨鸽”这些年的诗歌创作却总是笔耕不断,积累的规模也相当可观,这不能不让人感到赞叹。有时我还想,如果不是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诗人,以及内心充满大情大爱、对世事有着严格的责任感和坚决不妥协的原则之人,他也许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放下自己手中的笔。但是“蓝天哨鸽”早就心有所企,因为他放不下另一个世界,他的诗笔已穿透庸常生活的硬客,愈走愈远……
由于“蓝天哨鸽”长期工作在地方法院,因此对基层群众的生活了解颇多,所以也使得他天生具有爱憎分明的个性在他的作品中显露出来,他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事务都有自己严格的立场,而且容不得眼睛里揉进沙子,所以,这一切都在他和他的诗歌带来一种可爱的个性。在今天这个社会里,这些久违了的精神品格让人看到就肃然起敬,也许你对这些可以不接受,但你却不能不去尊重他所做的一切。正是在这种工作和生活的背景下,他的那种精神的则显得非常可贵,似乎已经自动上升为诗意,上升为抵达深度的力量,这已经是一种操守和信仰。
“蓝天哨鸽”还年轻,还有一个事业的辉煌,有一个诗歌的未来,他还有时间和精力把工作和创作做得更好,那个热情、好动、充满真诚、自信和理想主义的诗人还会一展歌喉,让我们倾听黎明清凉的吟唱!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读流逸诗集《水流云在》(上)》   文 / 求风 

尽管近几年来的中国诗坛比较萧条,但这个如今似乎变得遥远了的诗歌时代,仍然充盈着弃旧从新的批判和创造的激情。
尽管现在只有几家有影响的刊物在支撑着这个萧条的诗坛,书店里摆着的也只是寥寥无几的诗集,但我们仍然不知厌倦地为“诗歌”这些精神粮食奔波着,业余时间被“诗歌”占去了不少。
我觉得诗歌是美好的,尽管现实生活中的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只要空余时间翻阅这些“诗歌”,就会觉得生活的一切又是多么的美好,就如同今晚我翻阅的是中青年诗人流逸最近出版的诗集《水流云在》,该诗集单从“水流云在”这四个字,就给了我无尽的遐想,这四个字不仅明快,而且脱俗!
《水流云在》是流逸的第三部诗集。该诗集可以说是诗人的全部,因为他是用全部身心在写这部诗集,而且诗人是用诗来表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在诗人的眼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而这美好的东西又是永恒的。在这里,“云”成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对应物:“风送云到岸边后/便微笑着隐退了/云踟躇成我的愁思”(《童话》),而紫荆花在“这是离雪线不太远的地方/拂去世俗的尘雾/此种清寂/与荷塘的初香之美/恰好异曲同工/悟解生命的精彩/最忌刻舟求剑/其实/在云之下/水之湄/大地母亲的目光中/只要你边走边唱/一曲韶乐/并不碍于音符的高高低低/仄耳细细听/紫荆花在歌唱”(《紫荆花》),可这里连水漂儿都绽开微笑:“选一枚最薄的石片/将自己打成一迭欢喜/岁月的涟漪/为之绽开微笑/也敞开宽宽的水路/于是,便有了/青春结实的舟楫//依然被梦导引着/激起又激起/人生的水花儿/直射向前方——/永远的童年中/韵味最美的那一页”(《水漂儿》)。
诗人还以他那敏锐的目光,透视画的真谛:“轻扣玻璃球的/是身披羽衣的仙人/小仙童的轻脆笑声/融化了多情善感的冰雪/初伴的河水/倒映着/小仙童手中的/桂枝、瑶草、琼花”(《题张省的彩墨画》)。
又如《秋到太行》:“柿叶红透时/天高云淡/山呵/俊朗丰华得像成年男子/恋山恋果的鸟儿/飞翔成优美至诚的歌/唱得层林尽染/唱得飞瀑溅玉/此时此刻/你若凭风而立敞开襟怀/再摘一枚橙红的柿果品尝/便可领略秋之太行”,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注重的是画面上跃动青春的旋律,使这山水画涌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而对张省的另一幅画:“天地间的诗意/三分融入辽远/沉思的画屏村/占尽余下的七分//仰望栉比的屋瓦/品出岁月的艰辛/默诵耕牛的意绪/悟性长成亭亭的行孤/石板路不长不短/恰可做未来的琴弦”,诗人感悟出了:“石板路不长不短/恰可做未来的琴弦”的哲理,使画家的形象陡然升高。
诗人还用了很多篇幅来描写爱情,爱情这是个千古永恒的话题,但在诗人的笔下却不落俗套。比如:“是那种思念/使这月光如初潮/舒缓的潮水中/有一只舢板美丽而无畏//是那种真挚/使此刻有如晚祷/确信圣洁永恒的钟声/由两颗心和谐振荡”(《月光曲》),把思念写得那么美丽,那么动人,这样的爱情诗还是不多见的。另外,在《缩写的历程》一诗中:“那天,静静的/只有雨声//那时,只想写信/忘记了病痛//那一刻,情丝杂绞/怨爱悔盼拧成一股绳……”,诗人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写思念,写得惟妙惟肖。
诗人还有一些诗篇是写乡情、亲情和友情,比如《故乡旧事》:“水蛇/沿着教堂的石墙根/一寸,又一寸/延伸着欲望和贪婪(水蛇是从连接花园和湖水的管道爬进来的)……”,把对故乡旧事写得那么自然,那么亲切,那么熟悉。而在《赠友》一诗中,诗人说:“或许是在村口/在临歧处在河汊分支处/你与谁相约//可以省略许多许多/唯一可丢掉的/是那滴晶莹的泪珠//在星月无光的暗夜里/它就是给你信念的北斗/在阴湿的洼地里/它就是驱除瘴气的干柴//以肝胆相约的根啊/足以长成一棵/耸入云端的树//它是冥冥中的一双眼睛/凭高望远/看着托钵僧一样的你/还看着/与你誓死相约的他”,诗人笔下的友人完全诗意化了,他歌颂友情,在诗中情不自禁地溢了出来,也感动了一批读者。可以这么说,流逸的诗充满了活力与激情。
通过通篇读完流逸的这部诗集后,我认为,流逸在写诗的过程中运用的创作技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这么几点:
首先,流逸在写作过程中能通过象征的形象和意境,来表达诗人微妙的内心感情以及对社会和大自然体微入细的观察和体验。
流逸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表诗作,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他在创作中很刻苦,磨练了几道笔墨,他不仅擅长写散文和散文诗,而且还擅长写评论和小说,尽管如此,但在他的创作历程中,诗歌还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以诗歌写作而步入文坛的,而且这多少可以说旁证他在创作气质方面的属性。在流逸的意识中,诗歌创作毋庸置疑是最具独特文体魔力的一种。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读流逸诗集《水流云在》(下)》   文 / 求风 

流逸在写诗时,一般不在诗中直接抒发胸臆,不直接去描写生活,而是借助象征意义的形象和意境,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感情。由于形象是事物本身,又不是事物本身,这就是象征形象之内涵。
如《白鹤群飞起时》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这种形象的特征,诗中写道:“终于相信这是个神奇的湖泊/白鹤群飞起时/扇动苍穹/忽然孵化一种渴望和情致/渴望属于大地/情致属于你/那一刻/你得意忘言/心飞出体外/在如梦的鹤翅间翱翔/伴应着大地呼吸/远山远海都不远/所有的想象都褪掉面纱/你忽然悟到/你和世界的歌/就是这翩飞的白鹤群/就是这游动的祥云/这难以言喻的白鹤群……”,诗中的白鹤就是一个象征的形象,它不仅仅是一个活生生的飞翔在天空的白鹤,给人以如梦的渴望的形象,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形象来蕴涵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感情。
还诸如有《忘忧树》:“……翔临的枝桠化作绿叶,于是/风成为你的朗朗笑声/雨化作你笑声中的泪珠/四季/永远不再乏味不再无所谓/你的舞台/终于从堪以自豪的树冠/直铺向历历的山/直铺向真切迷人的海”等等。
流逸的一些诗在写作过程中由于熟练地使用了这种表现手法,所以使得他的诗的味道更浓郁、更含蓄与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流逸在写作的过程中还善于运用奇特的想象和比喻来表现情境。
朱自清先生曾在他的《新诗杂话》中写道:“象征派要表现的是微妙的情境,比喻是他们的生命,但是‘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他们能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远取譬”而造成诗的比喻和想象的奇特。看上去对一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好象没有共同之处,但诗人能用奇特的想象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朦胧飘忽的美感。
比如《变奏的萨克斯》:“山溪鸣咽着/于乱石中蛇行/风中俯乞的秋草/为这萧杀的画幅/增添重浊的底色/一息尚存的潺潺/是因了地势的厚爱和公正/虽然水床仄狭/障屏如堵/但是精采的落差/已近在咫尺/难怪不绝如缕的水光中/有晶莹的彩石微笑/难怪忧郁的溪岸/爬出幽默的小蟹”,这种奇特的想象给人以一种新鲜的感觉。
又如《暮》:“不是扉页/是一个/精彩得绚烂/余味无穷的结尾/包括那只不愿归巢的鸟/都请求再欣赏一遍/可是/慈祥神秘的夕阳婉谢着/合上了万物的遗憾/即使乘着淡月/寻找一个通宵/在黎明的地平线上/找到封面相同的另一本/也难以百分之百地重温/那一去不返的情感”。
比喻的奇特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使人能耳目一新,耐人咀嚼,给人以美的享受。
又如《灵感》一诗:“笔锋下悬一注清水/风伫立窗外/本该被谛听的/此时都屏息环视/生命的真谛借助火焰/正拟挥洒一幅大写意/潜入墨色的已不止于阳刚阴柔/浮想联翩的已不止于莽原大川/思接千载呵歌哭如潮/却化作如烟的阍寂孕育着你/直到此时/才掂量出那瓣绿芽的诗意/直到此时/才听懂眼角泪水的倾诉……”。
再次,关于语言的运用,我认为,流逸对语言保持了一定的敏感性,这使他的诗句中间性转化和创造性组合,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比如《晨昏》:“切取平明这块糕点时/石阶上的苔藓绿得惬意/由窗口望河对面的坡地/目光中有祖父之风曾祖父的痕迹/金黄的苞谷哟/岁月的宽宏大量和微笑/眼前的这条河就是逝川吗/没有一个声音问你/你似乎也并不在意/山风照例从山口吹过来/风式微时/你成为嵌入薄暮的风景”。
诗中的“绿”字形容词作动词用,不仅指色彩鲜绿,而且有绿遍晨昏的生动情景,使诗句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新意。
又如《致B》:“我拾起你的沉思/凝视黄绿交融的边缘/看耿直的叶脉/穿过命定的人生带/……/将头埋进时间的并非都是弱者/海在你的心目中/总是最可信赖的摇篮/凋谢的花曾溅起你的泪水/而你的步履却足以令严冬退却//想象你总爱折叠纸鹤/想象你总爱潇洒地滑冰/想象你用上好的狼毫笔/颤颤地点染画布上的红梅/想象你挽着月光小径/将青春散步成纯湛的诗”。
“我拾起你的沉思……/想象你挽着月光小径/将青春散步成纯湛的诗”不仅比喻形象,而且创造出了新的意象,使诗的形象更加丰满。这使我想起了中国古代诗论家常说的写诗要“始于意格,成于文字”,他们普遍主张“炼”字,甚至认为“炼”好一个字,便会“境界全出”。应该说,流逸在这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他的语言注重色彩、音律、节奏,达到了一定的表达效果。
最后,我要说的是,感悟在整部诗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处处留下了诗人的感悟体验的痕迹,这也是这部诗集最突出的一个方面。
诗人把这种感悟描述为似有似无之间的境界,就象国画创作技巧中突出的在似与不似之间,比如《澄之悟》:“透明的气流在翔舞/芸芸众生中/纷繁的日子里/总有它/得以飘逸的自由通道/这无语无形的存在/是虚无/又不是虚无”。
“感悟”固然有出自其天分的一些重要因素在里面,但是通过后天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陆桴亭曾在他的《思辩录辑要》卷三中这样写道:“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从流逸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比如他在《提示》一诗中这样写道:“并非盘坐者都是修炼者/双手合十掌端向内/这也是一种形式/所附丽的是那个世界/你自己的世界需要你自己寻找/眼前会有蒲公英飘过/还会有叮咚的音乐之河/悟道不仅有门还有曲折之径”。可见诗人为了寻找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世界,是走过了“曲折之径”的。
流逸的诗歌应该说是反映了当代人对生活的诗化和理想化,对生活的梦想和渴望,他笔下的富于浪漫气息的生活图景将激发我们这些为“诗歌”而奔走的人们对生活挚着地去追求、去热爱,并情不自禁地沉于思索,去发现心灵永恒的平静和爱是生命的欢乐!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思考这个时代的诗歌写作》  文 / 求风 

记得米沃什有这样一句诗:“如果不是我,会有另一个人来到这里,试图理解他的时代。”
每当我想起这句诗,我就在思考,是不是我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品质,同时也在思考自己这些年来写诗过程中所经受的一切。我喜欢写古体的格律形式的诗词,也更钟情于彻底摆脱并突破旧的格律形式的新的自由体诗歌,因为诗歌,无论旧与新,都是语言艺术中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样式。任何时代里语言的精华,总是集中地表现在诗词作品之中,这也是我倾诉心灵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是,在当今社会,诗歌早已被世人放逐到荒野之外,有钱的自去醉生梦死,没钱的为讨生活而挣扎,诗歌根本抵不上牙缝里一点残渣,只配在冷笑声中逃亡。
我每天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也每天都在思考着那种不着边际的玄谈和奢聊,思考过程中我甚至在怀疑自己,怀疑自己和这个时代的诗歌写作究竟有什么关系。但我想,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不能从米沃什所说的这种:“试图理解他的时代”开始,我们又怎能去谈论诗歌?也许我们可以自以为是,但有时我总在想,究竟是我们在解读或糟蹋诗歌呢?还是诗歌在解读或糟蹋我们?
我不反对任何诗歌样式的创新与实验,甚至是人们称之为难以启齿的“下半身”诗歌或人们称之为糟蹋诗神的“狗屁垃圾”诗歌,因为我提倡包容。我想,不管怎么样,虽然这些看上去个性过于张扬的诗歌一次次引起了大家的失望,但它暗中体现的转变却十分重要,也只是时间本身就已经把这一切很清楚地摆在了大家面前,该出现的一定会出现。这种诗歌的出现,是和一个时代有关系,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原有的神话构型和意识形态话语在今天被我们这群后新生代诗人所颠覆,并且被大家进行戏聊和改写,这些被进行这种或那种的后现代式处理,已经成为社会总体的话语实践的一部分。然而,当这些诗歌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恐怕也是到了反它一讽的时候了。当今诗歌中的理念正是处于这种自觉才出现的,因而它是一种更具有写作难度的和具有批判精神的,这和当今那些“玩固派”们的调侃深刻而又带有讽刺。
可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最必要的呢?我有时在想,如果不具备一种更为坚决的、彻底的语言和思想立场,如果我们的写作仍然是缺乏一种对诗歌的生存与死亡的承担,如果我们到现在还不能真正严肃并严格起来,那怎么能为一个时代的诗歌写作打开一个新的局面?目前诗歌语言的混乱,诗歌内涵的浅薄、诗歌活力的减退、诗歌无病呻吟的泛滥、等等,最终将会造成我们这个时代诗歌的死亡,也正如唐诗的鼎盛时期过后在宋朝就断代了,对诗歌的生存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一直在注视着我们这个时代,注视着我们这群后新生代的诗歌写作群体,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又想起苏格拉底的一句话:“分手的时候到了。让我死,而你们活……”是啊!分手的时候早就已经到了,我们应该抛弃那些早已过时的、陈旧的思想,抛弃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东西,我们应该要为一个新的时代去写作,不要再徘徊在历史的马王堆里,要从里面走出来,走进一个新的时代。
关于为这个时代去写作,我们大家就必须听从这个最高的、唯一的指令。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你一定去扮演什么角色,而是作为一个诗人的命运,也就是一个时代诗歌的命运,大家必须都有这个责任把它承担起来,大家也必须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觉悟和坚定,自觉地为这个时代的诗歌生存与发展去努力。
我现在深深感到自己的写作是那么的浅显,深深感到自己的时间是那么的宝贵,也深深感到在这21世纪初的这些年头里对一个中国当代诗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这一阶段的写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对过去的进行研究,而对于快速发展的新事物还没来得及去消化,更谈不上研究和思考,我不知道这是否可能,但是我已经活到这个年龄,也活到这种程度,或者说我已经到了快退化的时候了,我是脱离这个时代呢?还是继续思索?我甚至有时会这样想,一个世纪已经终了,新的世纪已经开始,到时总会有人出来说话、出来创新、出来推动。但谁会出来开口说话呢?答案是“时代”!现在我想是到了时代本身出来总结一切的时候了。
也许大家不能不深感迫切,甚至有些畏惧,也包括缺乏推动力的我,但这恰恰又是这群后新生代诗人们的幸运所在。因为这是历史赋予大家一个推动时代的好机会,对大家也是个巨大的严峻考验。这也使大家有幸成为一个时代的诗歌写作的承担者,有幸把大家的思考与写作置身于一种时间的压力之下,有幸面对整个21世纪的展望和诗歌的生存。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思考的东西!我们应该要为一个时代去写作!在今天看来这也许是口号,但是我想,这应该是到了我们大家喊这句口号的时候了!
诚然,诗歌的发展到了今天确实是到了一个紧要关卡,是生存还是死亡,那就要看诗人们的责任心!但是,在生存与发展的紧要关卡并不是很轻易就可以到来的,它对大家当然会有所求。引用海德尔一句话来讲:“语言的本质是一种天命。”我想,唯有在一些历史的重要关卡时刻,这种“天命”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希望这一切的一切都不会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错过并落空,也希望我们大家能够把自己置身于一种更高的、更严格的尺度之下,并且能真正地对之有所感应。
所以,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时代本身在造就和选择它的一批真正的诗人。我虽然不信命,但我喜欢说,或许这一切就是命运的安排,抑或是天意如此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新旧交融》   文 / 求风 
 
          ——读《嵇康的符号生涯》  

 “三国烽烟徐徐败落/一个背影悄悄升起//历史长剧中/一个清峻秀美的/标点符号/悄然站立//他闪亮在浩淼海洋/是一艘昭示前进的航船/抚平波涛汹涌的满心创伤/用一颗落地有声的头颅/完成一个叹号的行程”(《叹号》)
“药(五石散)与酒/什么时候成为了/左眼和右眼/此岸和彼岸/将七根原本/同气连枝的竹子/分散在胸腔的两边/一个靠近心脏/其余靠近世象//能够面对白云沉默成石/能够面对火焰澎湃如铁/却不能搬个凳子/会心凝望”(《分号》)
“把怒目生长在天上/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温习/高高在上//把迷茫写进《家戒》/教诲儿子/言行举止/务必张弛有度//把傲骨埋葬在土中/为了让竹子的根茎/比竹子更硬//把时代分成三段/直到话不言声”(《省略号》)
  因风而舞诗作《嵇康的符号生涯》共由《叹号》、《分号》、《省略号》三首组成,读之给人感觉有一股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里面,尽管这类诗歌写作已经是属于久远的写作,但我喜欢里面的韵味,喜欢里面的文化,喜欢里面给人丰富的联想,等等。
应该说因风而舞这几首诗歌的写作方式不新颖,属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比较流行的写作,但我以为,只要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东西,它就一定还会有它生命力,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太深厚了,我们只要能吸取其中一点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这一类诗歌主要是借古代优秀文化中的某个代表或典故来用现代诗歌的思维进行联想,进行诗意的再创作、再升华。也就是说这一类诗歌一般都是新旧交融,用旧的东西进行新的思维。
但什么叫新旧交融呢?
我以为,这一类诗歌写作中所讲的新,是指现代的新诗,是指现代的新思维;所讲的旧,就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代表或典故。交融,顾名思义,就是上面所讲的指当代的诗歌作者借古代优秀文化中的某个代表或典故来用现代诗歌的思维进行联想,进行诗意的再创作、再升华。这一类诗歌只有新旧交融,作品才能体现真正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与西方诗歌表现形式以及文化内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我们称之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又是这一类诗歌中不可缺的,也是喜欢中国文化的读者最喜欢的,我就非常喜欢,尽管我也很喜欢西方那类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我认为,对我国优秀的文化,我们应该努力的吸收,去消化,去运用,只有这样我们在自己现代诗歌的创作与创新中才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不能完全否定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我国的古代文化是一座藏量极丰的艺术矿藏,是我国古代先辈们创造的极其可贵的精神财富,不但为当时的文化大放了异彩,还可以为我们今后创作与创新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对优秀的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这也是我为什么比较喜欢这类诗歌的缘故之一,但我反对徘徊在前人文化的套子里走不出来,那就谈不上继承和发展,我们要站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我们的现代诗歌。
平时,我们所说的文学修养,主要是指诗歌修养;而诗歌修养,又主要是指你深厚的文化底蕴,你的知识面。我认为,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是写不出好诗来的,就算拼凑出几首所谓的“佳作”,那也只是哄哄小孩子或者没文化的街头小市民的,就算你不停地写下去,依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依然是毫无收获。我坚信,只有善于吸收优秀文化的人,努力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做人修养,就算他们不写诗,但从他们嘴吧里出来的东西一般都是富有诗意的,和一个有修养的人交谈就好象是在读书,是在吸取对方的营养;假如和一个没修养的、心胸狭窄的人在一起交谈,那就等于在进行慢性自杀,因为你在浪费时间。
艺术是相通的,我国近代、现代、当代的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甚至画家、音乐家,谁没有一些优秀的诗篇在脑海里呀?谁不会写几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呢?诗歌,是一门渗透艺术,因此也是一门普通艺术。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画家、音乐家们,是最善于吸收文化的的大家,特别是善于吸收诗歌文化中的意境美,以此来滋润自己的作品。这些人的作品,可以这样说,如果是称得上精品的无一不都是洋溢着诗歌艺术之美的。举个例子,有的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画家、音乐家,他们同时又是诗人。比如鲁迅、老舍、沈从文、曹禺、朱自清、齐白石、田汉、黄永玉,贺绿汀、徐迟等,他们同时又写得一手好诗,而且还是很有灵性的诗人。
古代文化中,有相当多的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个我提倡继承和发展。目前我们有些诗歌写作者由于缺乏自身的文化修养,写出来的作品一般都是些“假”、“大”、“长”、“空”、“泛”、“散”、“晦”、“涩”等,这是当前一些诗歌写作者致命的通病,而且这类作者总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听不进善意的意见和建议,这是这些作者最要命的地方。也许他们说只是爱好,只是写写玩,写给自己看的,对艺术的追求还没那个必要,但我想说的是,你既然写上了就应该好好去写,否则也对不住你手中的这支笔呀!
写诗的人是需要文化的。没有文化的人拼凑出来的诗歌,制造出的也只能是滑稽的笑话,也只能给人们提供茶前饭后调剂的笑料。中国古代的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够大家学习一辈子,够的大家享用一辈子。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把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加强自己的写作基础,没有基础何谈写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说不用学习并吸收、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文化的话,那只能说是无知,而且可笑。
今天借因风而舞诗作《嵇康的符号生涯》来发这番感慨,希望爱好诗歌的人能虚心去写,也包括我自己,不要脱离学习、脱离优秀的文化去空写,那毫无意义!也许有朋友会对我说风凉话,但说就让他们说去吧!缪斯一般是偏爱虚心而勤奋的人,不会去偏爱心胸狭窄,眼里容不了半点沙子,总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选准角度》   文 / 求风 
 
     ——简评痴意子诗作《城市化石》之建筑篇  
 
“森林是一栋完整建筑/藤条之间没有准确计量/设计哪该有一棵银杏/或是哪该有一株松柏//筛选直径均匀的苹果/培育大小一致的玫瑰/我们把自己的巢穴/建设的高大精致//拆毁都成了伤脑的事/另需铸造一种机器/掩埋也成了一门科学/千年后仍是不化的钢筋//当我们精密计算/自己死亡的一刻/眼看着病毒侵入细胞/显微的丑陋在眼底招摇//我们把自己尽可能/掩盖的无影无踪/又被别人最大可能的/想方设法的偷窥//隐居在闹市/是一件历史难题/我们不能够/自欺欺人的掩饰//一回首开始渐次苍老/整齐的物体慢慢折旧/生命的遗骸渐渐风化/谁来做灵魂的拓荒者”(《<城市化石>之建筑篇》)
“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使世界变的搞笑/因为我们需要排解/幽怨,这样我们行动//我们虚脱了前世/耗尽了后世的情感/无奈的再努一努力/象死寂前的火山//没有了粮食/我们在麦田耕种/没有了快乐/我们播育笑料//当有一天遍地长满/无论是营造还是摘取/快乐和美丽/一切都在透支里枯竭”(《喷泉》)
“自然的纪念碑/是美丽的活化石/贝壳和珍珠都是心血/死亡里渐渐打磨//人们以拙劣的模仿/在鸟巢里种植森林/动物被圈养在监狱里/我们自己又把自己囚禁//美丽开始抽象/快乐成了象征/没有比我的疑惑更加深沉/而他们在这里用酒来麻醉//来这里凭吊吧/我们在快乐里悲伤/又在快悲伤里乐/纪念一下这——/宇宙间芜杂的自由//爱在心底徘徊/不能从口中歌唱/不能在手里执剑/不能用眼睛喷射/也不能用耳朵聆听//我们从乡村来/只为了——自蹈死路”(《花园》)
  读完痴意子上面这三首诗歌后,有以下几点感受:
诗歌在写作之时应该立意要高,着眼要宽,落笔要小,这是我们在创作诗歌作品之时必须遵循的三个重要方面。
在创作时,如果立意低了,诗歌作品的内涵就会流于浅薄和平庸;着眼窄了,则会影响诗歌作品的博采和兼收;落笔大了,诗歌作品又如同大海捞针,东一网、西一网,网不到关键部位。
作诗,我们常说落笔要小,就是要求我们不要一马平川地去作,就是不要漫无边际地去作,就是不要什么都去作。但是,我们所讲的这个“小”又必须“小”在哪里呢?选准落笔的“小”之处,就是今天本短评文章所要说的一个角度。
所谓“角度”,有的朋友叫它为切入点,也有的朋友又叫它为抒情焦点,还有的朋友叫它为生活的燃烧点。我们可以把它说得通俗点,就叫它突破口,也叫开好一个口子。
这里所要说的“点”也好,“口”也好,虽然都是小小的,但它却关系到全局,牵动着全诗的神经。
假如我们面对《化石》这个大题目时,或者《城市化石》这个题目时,落笔就显得很大,无论作者花多少篇幅去写,也无法把地球上下几亿万年、以及整个地球的化石写全写尽,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所以说,这就必须作者从小之处落笔不可!
《城市化石》之建筑篇,题目虽然也比较大,但诗作者痴意子却是从千年后仍是不化的钢筋、喷泉、花园着笔来写的,如:“森林是一栋完整建筑/藤条之间没有准确计量/设计哪该有一棵银杏/或是哪该有一株松柏……掩埋也成了一门科学/千年后仍是不化的钢筋……一回首开始渐次苍老/整齐的物体慢慢折旧/生命的遗骸渐渐风化/谁来做灵魂的拓荒者”、“当有一天遍地长满/无论是营造还是摘取/快乐和美丽/一切都在透支里枯竭”、“人们以拙劣的模仿/在鸟巢里种植森林/动物被圈养在监狱里/我们自己又把自己囚禁……我们从乡村来/只为了——自蹈死路”,作者笔底出现的,虽然是一些小小的意象,但诗歌作品中的意境所展示的,却是大大的主题,收到了以小寓大的艺术效果。
城市建筑是什么?是高楼林立、钢筋铁骨和飞速流动的水泥……要用一首诗歌来揭露目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如果泛泛而写,必然事倍功半,所以,这就必须要求我们的作者去找一个突破的口子来写不可。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切入的:
作者在写的时候是这样下笔的,“森林是一栋完整建筑/藤条之间没有准确计量/设计哪该有一棵银杏/或是哪该有一株松柏//筛选直径均匀的苹果/培育大小一致的玫瑰/我们把自己的巢穴/建设的高大精致//拆毁都成了伤脑的事/另需铸造一种机器/掩埋也成了一门科学/千年后仍是不化的钢筋”、“我们虚脱了前世/耗尽了后世的情感/无奈的再努一努力/象死寂前的火山//没有了粮食/我们在麦田耕种/没有了快乐/我们播育笑料” ……
这里,作者把笔落在“森林”、“折毁”、“掩埋”、“生命的遗骸渐渐风化”、“耕种”、“透支”、“囚禁” ……这一系列意象上。这些词汇再简单不过,但却又深刻不过,这就是落笔小而产生的艺术效果。
作者在写《喷泉》时,又是从哪里写起的呢?作者选定了“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使世界变的搞笑/因为我们需要排解/幽怨,这样我们行动” ……不全面写喷泉,而把笔落在“当有一天遍地长满/无论是营造还是摘取/快乐和美丽/一切都在透支里枯竭”。
《花园》一诗作者则是从“自然的纪念碑/是美丽的活化石/贝壳和珍珠都是心血/死亡里渐渐打磨”落笔的,以美丽的活化石作为切入点,即抒情的焦点或燃烧点,便凝聚了花园的全局,牵动了花园的神经,使笔墨花得少,而涵盖面却十分广阔。
写诗就好比牵牛要牵牛的鼻子,打蛇要打它的七寸之处,角度要选好,要选在即便于起兴,又便于展开,也便于挖掘的地方。所以说,我们在创作之时,要善于选准角度,这既是一种技巧,又是一种才能。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简评《即将远遁的夜撞伤了我的眼睛》   文 / 求风 
 
“和诗句隔海相望了那样久/一些零零星星的文字/也已充满咸腥的滋味/恰如寂寞/让时间变得纯粹//想要说的话搁在嘴边/月光轻轻拢起/一盏灯在夜鸟的啁楸里明亮/弯回头的语言/变得生动而丰满/却无处落脚//总爱和季节纠缠不清/秋天的心事/更是密密地爬满窗台/星星的坠落不能说明什么/虽然天边已经开始泛白/有人说这就是黎明//我把黎明捧在手里/细细地观察/一不留神/被即将远遁的夜/撞伤了眼睛” 《即将远遁的夜撞伤了我的眼睛》(作者:晓寒深处)
  写诗,不排斥叙事,但不重叙事;不排斥说理,但不重说理。写诗,是一门不重事理重情怀的艺术。写诗,必须是抒情的,不抒情的诗不是诗。就算是叙事诗、散文诗,也必须具备浓厚的抒情氛围。
当我细读晓寒深处这首诗之后,我被她那份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情怀所感动着,情绪也被她那份呵护诗心的真情所感染了,也使我在一定程度上和该作品所表达的产生强烈的共鸣。诗无达诂,因接受者的不同,各有各的理解,所以下面我谈的只是个人读这首诗之后的一些感受:
第一小节,“和诗句隔海相望了那样久/一些零零星星的文字/也已充满咸腥的滋味/恰如寂寞/让时间变得纯粹”
——在这里,作者先写实,“和诗句隔海相望了那样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这就好象一对恋人在渴望着互相拥有,可这之间拉开的距离又是那样的渴望不可及,作者在追求着,希望把这隔海的距离缩短……紧接着,作者在这写实的基础上,马上提炼出情思,这就是虚写。有了情思,便为我们读者提供了可想的一些东西。如“一些零零星星的文字/也已充满咸腥的滋味/恰如寂寞/让时间变得纯粹”,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在追求诗歌艺术过程中所充满的咸腥滋味和寂寞,这种情思怎么能不和我们产生共鸣呢?我也喜欢写诗,我也在苦苦追求,和作者晓寒深处一样,和诗句隔海相望了那样久,我还在望着彼岸……
第二小节,“想要说的话搁在嘴边/月光轻轻拢起/一盏灯在夜鸟的啁楸里明亮/弯回头的语言/变得生动而丰满/却无处落脚”
——在这小节,作者借景抒情,开始进入主题,也就是她诗题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啊,想要说的话搁在嘴边,但不知道如何运用诗歌的语言去驾驭它。但是,月光轻轻拢起,一盏灯在夜鸟的啁楸里明亮,作者在这夜里似乎看到了写作的光明,那弯回头的语言,变得生动而丰满,可又无处落脚,这又使作者在这夜中感到无奈,有些力不从心……
第三小节,“总爱和季节纠缠不清/秋天的心事/更是密密地爬满窗台/星星的坠落不能说明什么/虽然天边已经开始泛白/有人说这就是黎明”
——这小节,作者把自己在追求诗歌艺术过程中所走的弯路点了出来,作者是这样说的,“总爱和季节纠缠不清秋天的心事/更是密密地爬满窗台”。当前有些诗歌写作者,总是缠绵在个人小我的情感之中,把自己小我情感与季节一起缠绵。这样读者读多了,就很乏味,感觉小气而无病呻吟。比如在今天下午,我在红袖添香发了一篇《感受一位为正义而歌的诗人》的文章,马上就有一位读者跟帖子说“看了你的文章,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那个人的诗歌,我也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竟然写些情诗,很少人能写这种题材的诗歌了。其实在这个网上,我也是在寻找写这类诗的人!现在我们的社会正是需求这类积极,乐观的东西!”从这位读者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写手缺乏些大情大爱的东西,我不反对写一些小我的个人情感的东西,因为我自己也写,但我反对只停留在这样一个写作层面上,也许有的写手会说,我不想成为什么优秀的写作者,只想借文字表达一下自己的个人世界。我想,如果是这样的想法,那你就不要去苦苦追求你的诗歌艺术,写写玩玩就算了,那你还花那么多心思,浪费那么多时间去写诗干吗呢?既然写上了,就应该有所追求,否则你这一生写的全部是这样的诗歌,不但读者读多了会厌腻,到时你自己回头来看看也会觉得写了一辈子,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再回到作者的诗中来,“星星的坠落不能说明什么/虽然天边已经开始泛白/有人说这就是黎明”,作者写到这里,是在表达一种在黑夜中快要看到黎明的情绪,但是星星的坠落不能说明什么,天照样会开始泛白,所以说,只要自己勇于去追求,就算是在黑夜中摸索着前进,但总会等到黎明时刻的到来……
第四小节,“我把黎明捧在手里/细细地观察/一不留神/被即将远遁的夜/撞伤了眼睛”
——在这一小节,作者用了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句子,“我把黎明捧在手里”,形象而生动,但接下来拟人手法的运用,更把我们带到一个联想的世界,“细细地观察/一不留神/被即将远遁的夜/撞伤了眼睛”,看,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句子!这句子我个人是百读不厌,那韵味在我嘴里回味无穷,犹如酐醇,久而弥笃!在品味作者妙句的同时,我们不乏可以从深层理解作者的主题思想,最后一小节正好和第一小节起到了呼应的作用,那就是作者自己认为她还在和诗句隔海相望,还在努力追求着,尽管看到了黎明的到来,但是就在黎明到来之际,又被即将远遁的夜撞伤了眼睛,既然眼睛被撞伤了,那作者也只有依然在摸索中前进,但我相信,眼睛终究会明亮,所以说作者也终究会在追求诗歌艺术道路上有所获、有所得!让我们一起祝福她吧!祝福她在诗歌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缪斯的光明总会偏爱勤奋的人!
最后,再说点不足,觉得诗的中间还缺少点什么,还感觉中间稍微单薄了点,表达还不够充分,思绪还可以拉开点。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98)

2005-2-16 15:22:58 心情:还好 天气:雷阵雨 温度:4 ℃ 
说到游吟诗人,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荷马时代”的历史中一再出现,但都被我放过去了,直到我读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时,才注意到他们。
但是,我们必须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与后来的文学史诗如维吉尔的《伊尼德》或约翰&#8226;弥尔顿的《失乐园》区别开来。后者是个人独立的文学创作,而前者则首先是口头流传的诗歌,它一般是由并不会读书识字的游吟诗人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口头创作而成,并现场为听众吟唱。
在口头诗歌的传统中,创作不仅意味着新内容的创作,还意味着对已有诗歌的改编和加工,同时创作和表演是同步进行的。这些诗歌的内容往往是人们代代相传的英雄故事和神话传说,而吟唱的场合往往是人们是贵族的聚会或公共节日。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豪情满怀——读求风散文诗集《红土地放歌》
        作者:礼花 (2005-02-15 19:17:05)

我曾在网上拜读求风的很多作品,他的作品有种清新淡雅的风味。不是那么深邃难懂,文章很清醇,很朴实,给人的感觉温文尔雅,耐人寻味,读起来很轻松。读过总想再读。
《红土地放歌》算是求风初期的散文诗集。这部诗集共收录了诗人80多首散文诗,分别归纳为《井冈之颂》、《豫章之赋》、《匡庐之韵》、《故园之恋》四部分。每篇文章都经诗人在业余的时间里精心提炼打造的,诗人一丝不苟的写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也许诗人的本性都是善感的。求风的诗也一样,在看似平淡的语言上,富含哲理。抒他的情,达他的意。这部诗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诗人年轻的心,豪情满怀,朝气蓬勃!整个诗集都能感受诗人激情与豪放,似一团火在燃烧!读着文字,感受真情!
情字当头,是每位诗人写作的基石。抒写亲情,描绘爱情,怀念乡情等等。什么文章都离不开的“情”。
《红土地放歌》正是诗人那份悠悠的恋乡情结所致。红土地(江西南昌)是革命圣地。诗人生于斯,长于斯,那山那水养育了诗人豪情满怀,所有的思绪都围绕这个“红色”而吟唱!寻觅革命先烈留下的印记,写了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八角楼的灯,草鞋,哨口,碑林,古城……虽然这些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诗人用他特有的文笔,写下肺腑之言。让读者更深层次的体味,红土地的壮美!
——“只要有一洼泥土,你就会发芽,你就会抽翠,你就会向前蔓延”
——“信念不倒,向往依旧。在纷飞的硝烟岁月中,你不倒的信念,喂大了一支支雄赳赳、气昂昂的强大队伍” (南瓜颂)
——“你,对真理的追求,对光明的探索,从未动摇,既然选定了道路,就意气风发的走下去,顽石路障,险关危崖,都被抛在身后,用红色革命的文字,写成一部震天动地的厚厚史书。”(草鞋)
在整个诗集里,看不到枯涩文字的说教。透过诗人的吟唱,让读者感到热血沸腾;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与缅怀!诗人是有心的,有情的。透过诗人笔下红色的土地,显见一座历史的丰碑。
——“一杆杆刀枪,刺破层层的雾霭/一柄柄梭镖,穿透厚厚的乌云/一团团烽火,烧红片片的朝霞/你,如今屹立在英雄城八一广场,是天地间的一支大毫,饱蘸赣江滔滔激流,浸浴红土地上滚滚的朝霞/你,从英雄城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到延安,从延安到天安门。一头连着历史的烽火硝烟,另一头接着时代的火树银花/是你,书写了东方辉煌的篇章……”
这就是诗人笔下的“八一起义纪念塔”,字字句句都充满着敬意,饱含着激情!在我看来,这诗把诗人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诗人的写作功底非同一般!全诗集象这样的排比句式运用很多,加强了朗读的效果,更显诗人的豪情!
感受诗人的激情,再品诗人的柔情。
读诗人的《未来湖的诉说》以及《晨雾朦朦》、《踏雪》感觉是一种柔情,是诗人在低语呢喃。
——“未来湖,把深情的爱和纯洁的情排在铅字的方阵里,就象湖边的翠竹,袅袅的四季里都泛着绿色的憧憬;犹如那流畅的乳汁,滋润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未来湖的诉说》
——“古色古香的老屋是一幅典雅清淡的国画。这老屋却插满了现代味的光纤光缆,穿梭在四合院里,那爬满青苔的墙尾在薄雾中呼唤老屋的名字,有一双永远不知道闪的眼睛,藏着童年的猛、少年的天、垂暮的地……”《晨雾朦朦》
——“我喜欢选择在静谧的时刻上路,把歌唱冬天的第一篇散文诗,用脚印书写得抑扬顿挫,使自己在田野的深处,渐渐地变成一粒追逐春天的种子”《踏雪》
用诗人那颗年轻的心,吟唱的是青春的美。青春是人生最美的年华,思绪无所顾虑,写下的文字也是那么纯美!
正如诗人在《青春》中,这样写到“你是一棵火红的石榴,扎根于知识的土壤,永不衰退,焕发火一般的激情。在火的热情燃烧,使火焰跳动着诗的韵律。”这是一种情,热烈而奔放,毫无羁绊,毫无束缚,发挥自由的想象力。语言优美,富于诗情画意。
——“朦胧中,斜风细雨挂满枝头的杨梅,重重叠叠像相思豆,轻轻地摘下一棵棵甜甜的情思,让各种形状的竹蓝盛满沉甸甸的微笑,酸溜溜的梦幻开始在发绿……”《梅雨》
象这类的文字描绘,在《朝霞》、《三叠泉赋》都体现出来了。诗人用情在唱,用心在写,给读者是美的享受!
——“伟哉三叠泉,烟雾飘渺,万马千军,雷霆万均,风驰电掣拉出一道道长长闪亮的轨迹……嗟夫!你似风姿绰约的仙女,沿山体轻柔的飘动,边走边为山织雨帘……”
这些文字都很清雅,读着爽心悦目!
当然,每部作品都不是尽善尽美的。读过求风现在的作品,感觉语句排列,用词搭语更娴熟老道些。(譬如《沙漠中,我寻找绿洲》)在语言修饰搭语上比较含蓄,挖掘更深层、更自然些!
诗人依然孜孜不倦的在文学中求索,在不断的完善自己!只要在进步,都是可喜!可敬的!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对此诗集的感受文字就写得肤浅片面些,其实诗人此诗集很多精华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领会。透过这部诗集,我读懂诗人的那份对家乡的挚爱情怀!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我诗写我心 文/昙花蝴蝶
      --评红袖诗友求风《有雾的早晨》                       
  求风的诗歌,总有细腻的情感在飘动。特别在《有雾的早晨》里所散发的那份真、那份善、那份美,令我不得不在他发在红袖的文集里驻足流连。
  “有雾的早晨/古香古色的巷/是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古巷中没有马鸣/朦胧中的古街/尽是小贩的叫喊声/喊声在寻找一双双/南来北往的眼睛//那是一幅幅迷人的画/那是一首首动人的歌/那是一句句感人的话/汇成一条条/脉脉含情的小河//”这样的诗句,让我的心在读着读着之间,于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了宁静,于动荡的不平衡中保持平衡,犹如沉浸在“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
  求风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有雾的早晨》就是他诗歌自然属性的诠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这样论述过:“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此诗抒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哲理为风骨,以抒情为血源,使之饱具生命的原态。例如:“古坝旁有马的嘶鸣声/有洗衣少女在浣纱/薄雾泻满桥级/那桥级尽是石块的堆砌/浣纱女在朦胧中/寻找心里揣着的希冀//那是明天的太阳/那是今日的赞歌/那是昨日的六弦琴/汇成一条条/脉脉含情的小河//”……在这里,难道你不会从中得到一种人生观的升华之气息。
  求风的诗歌,大多以婉约的诗风见长。就象这一首,婉约的情感从轻雾、古巷、小贩、浣纱女、老屋、古井、长青藤等几个平常的意象中透出。大家都知道,轻雾、古巷、小贩、浣纱女,老屋、古井、长青藤,谁都见过,在普通人的眼睛里,平常的很。可是,经过诗人的点化,这一组组意象,原来是“一首首含蓄隽咏的小诗”。诗人利用高超的喻体设置,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一组组意象都成为吟咏诗歌的高手,使这首诗歌不仅具有绘画的美,还有韵味十足的音乐美。
  求风写这首《有雾的早晨》,用的是轻柔的而随意的笔墨。从古巷的繁忙景象,写到河边的浣纱女的朦胧心情,再到老屋古井的历史沧桑,使我们逐渐进入一种诗美的特殊氛围。这首诗歌,求风采用相对灰色的基调,较好地表现了有雾清晨的那种朦胧情感,使人拜读此诗后的心情是愉快的,能够更好的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这样设置色调的效果,正应了色彩学的一个常识:“温雅的心情容易为优美的色调所吸引,忧郁的情绪自愿被黯淡的色调所包围。”求风就是这样,巧妙地运用水彩的技法,恰到好处地铺设了灰色的色调,表现了自己轻快的情绪,让这首诗歌表现出浓浓的诗情画意,给读者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
  鲁迅曾经说过:“好诗到唐代已经做完。”但是,读了求风的这首诗歌后,我的感觉是,好诗永远做不完,只要你用心体会,用心创作,让诗源于生活,源于真情。好的诗歌,就像“晨雾凝结的小水滴,映着朦朦的青绿,在地上旋出了一个个包不完的圆泡,旋出了生命的回音……”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99)

2005-2-17 13:52:48 心情:还好 天气:中雨 温度:2 ℃ 
从整个诗歌发展史来看,自由体新诗与格律体新诗都是并行发展而不相抵触的,且往往是自由或者较为自由的诗体先行,新的诗歌为后继。
新的诗歌不断发展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还迎合了人们对诗歌的传统的审美情趣。
中国格律诗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格式,即诗歌的形式;二是声律,即音韵。两个方面的内容赋予格律体诗歌三大审美特征:一是诗歌的形式美;二是语言的精炼美;三是音乐美。
格律体诗歌的形式都有一定的格局,篇有定节,节有定行。古代格律体诗词,或为四联,寓起承转合之法则;或分上下阙,提供写景抒情之便。
于是,整齐之美与整齐中按规则变化之美兼而有之。这种形式美,可以用英国古典美学家哈奇生的“一致与变化的复比率”来阐述:“如果物体在一致上是相等的,美就随变化而异:如果在变化上是相等的,美就随一致而异。”
古代的格律诗词是在既定的框子内求整齐与变化,因此对反映今天新生活、容纳新语言,局限较大,“容易束缚思想”。
而格律体新诗往往由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自定框子,诗人对整齐与变化有了较大的主动权。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100)

2005-2-18 9:52:36 心情:还好 天气:小雪 温度:1 ℃ 
关于游吟诗人,在荷马时代必须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奥德赛的王宫中的诗人弗米俄斯,另一个游吟诗人是阿尔西努斯宫廷里的盲诗人德谟多科斯。
据说在奥德赛远离家乡时,帕尼罗帕亚的求婚者占据了他的王宫,并在此饮酒作乐,迫使诗人弗米俄斯为他们吟唱。诗人弗米俄斯为他们歌唱希腊英雄从特洛伊归来的故事,但帕尼罗帕亚听后感到伤心,因此要求他改换一个主题:“弗米俄斯,你知道许多其他给人带来快乐的事,如诗人们常常歌唱的人和神的故事,唱一个这样的故事给他们听,使他们安静地饮酒。”
说到盲诗人德谟多科斯,据载奥德赛在历险途中,辗转来到腓西亚人的岛上。阿尔西努斯王召集岛上的贵族,设宴款待奥德赛,并请德谟多科斯为他们助兴。德谟多科斯先是歌唱了阿基里斯与阿加门侬之间的争吵,尔后歌唱了阿芙罗蒂忒与战神阿瑞斯通奸的故事,最后又歌唱了希腊盟军在特洛伊使用的木马计。
以上两位游吟诗人已经使我们对当时“黑暗时代”的古希腊口头文学的传统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
当时,吟唱诗歌作为一种娱乐形式,盛行于贵族社会之中。王公贵族在举行宴会或聚会时,都要请游吟诗人为他们助兴。诗人在吟唱时,以七弦琴伴奏,吟唱的主题往往由宾主选择。因此过去的以英雄和神话为题材的故事经过游吟诗人的代代传唱,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主题和格式。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101)

2005-2-19 13:50:59 心情:一般 天气:阴天 温度:1 ℃ 
在古希腊的“黑暗时代”,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的游吟诗人最为活跃。他们以伊奥尼亚方言为基础,创造了一种以韵律诗为特征的口头文学形式,这种诗歌每行分成六个压韵的音节,称作六律诗。
民间流传的英雄与神话故事经过游吟诗人们一代又一代的吟唱与加工,逐渐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然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并不是游吟诗人们偶发奇想地创作出来的,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文学思想有一种关联。如同契柯夫所说,如果在一出戏的第二幕里出现了一枝枪的话,到了第六幕的时候它一定得派上用场。果然,我在后来又读到了游吟诗人们创作的一些美妙而深邃的诗篇。在这些诗篇里,游吟诗人们把神与人的关系,以及后世处理人与神的关系制定的准则进行了详细描述,而游吟诗人们的这种描述,使我联想到了一个哲学问题,也就是人与神而成为文学的一个基本意象,一种关涉到文学的人神轮回、生命的轮回的东西。
游吟诗人创作的荷马史诗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古希腊民族的象征,是他们早期历史的最权威记载,还是他们的宗教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主题日记:《诗论碎片》

关于诗歌的随想碎片(102)

2005-2-20 13:51:39 心情:一般 天气:多云 温度:5 ℃ 
游吟诗人在荷马史诗中直接讲述了众神的战斗、争吵、婚姻等故事。大力的英雄可以同神争斗,就如吉尔加美什能够同伊斯战斗一样,赫拉克利斯能够同阿波罗争斗,特洛伊的希腊英雄们也可以在战场上面对战神阿瑞斯。传说中最伟大的英雄都是神的子女或后代,赫拉克利斯是宙斯的儿子,美丽的海伦则是他的女儿,阿基里斯的母亲为海之女神色提丝所生。因此,英雄们之间的战争使众神也不得不卷入进去。在特洛伊战争中,宙斯、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芙罗蒂忒站在特洛伊一方,赫拉、雅典娜和波赛冬则站在希腊人一边。神不是远离人间,而是直接进入人的世界。人的活动和神的活动互相影响,众神观看着人间的万事万物,但如果他们的利益受到影响,他们马上就会出面干预。阿基斯之所以退出战斗,是因为宙斯决定使希腊盟军受到打击。特洛伊战争的开始和结局,都是由神来决定的,其他事件也是如此。凌夷方面,神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有着人类所有的缺点和弱点,互相之间产生妒忌以至于争吵。神不过是放大了的人,他们的力量更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雄们是从神到人的过渡。
也许上面所讲的古希腊的神话和宗教不是那些游吟诗人始创的,但就像其他的多神教民族一样,古希腊早期的宗教与神话是混乱不堪的,对同样的神祗和神话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只有一个权威的出现,才能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游吟诗人创作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就是古希腊人所尊奉的权威。他们对奥林匹斯诸神及其传说作了系统的修订,成为后来希腊人普遍接受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